2015年5月1日這一天,我更新了一篇文字,題目為《春日筆記460—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內容如下:
時間:2015年4月14日早上;
地點:河南省實驗中學;
人物:任職11年之久的女心理教師顧少強;
事件:顧老師申請辭職,所寫的辭職信上,只有短短十個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結果:領導批准;
後續:如此任性瀟洒的辭職態度,引發了各大媒體與網友的熱評。
對於上班族來說,辭職申請可謂屢見不鮮。待遇不夠高,發展空間窄,晉陞無希望,老闆太摳門太暴力等,都可以是辭職的理由。當然了,為了更順利跳槽,總是要寫得委婉一些,比如「要回家建房子,準備結婚」,「老婆要生了」,「離家人太遠、無法照顧孩子」等等。不管什麼理由,都得含蓄甚至「低三下四」,免得被老闆抓到小辮子,不給辭。
但河南實驗中學的顧老師,並沒有如此八面玲瓏,她也許認為沒必要。
顧少強:我不想幹了,我想釋放掉「壓力山大」的包袱,想走出圍城,到更廣闊的世界走走看看,以實現自己的平生夙願。這是我最真實的想法,我又何必那麼世俗虛偽,說一些違心的、不著邊際的話呢?有太多的人,已被社會大染缸塗得面目全非,從而失去了本真的自己。我不屑那樣做,我的思想還是挺拔的!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就是顧老師辭職信的內容。
顧少強:我的工作很穩定,職稱也上去了,待遇也很好。可在我的內心深處,總有一束不安的火焰在燃燒。11年了,如果學校是井,我真像井裡的那隻蛙;如果學校是一盆開始涼爽然後慢慢升溫的水,我也像水中的那隻蛙。開始覺得安逸,就不思跳出去,然後水慢慢地熱起來了,再想跳出去,卻是難上加難了。幸好我不是井底或盆中的蛙,我的理智告訴我:人生有許多活法,職稱、票子、房子、車子、面子等,這都像浮雲,轉瞬即逝。我為什麼要為這些外物而活得這麼累呢?更精彩的路,還在等著我走。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這麼有范兒的辭職信,讓很多網友大讚,他們甚至認為,這是「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沒有之一」。「情懷」二字該作何解呢?我認為這裡面有幽默、本真、自由、坦蕩。是啊,當一個人太在意名與利時,他(她)就很難跳出物慾的枷鎖,從而也就談不上真正快樂。
其實很多人也都明白,「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但在取與舍之間,更多的人會選擇更現實一些的,舍掉那些看似不需要的。而矛盾之處就是,現實往往讓人活得更累。快節奏的生活,催著我們不停地趕路,以至於無暇欣賞路邊的風景。而舍掉的那些,比如夢想、比如壓抑已久的遠方,就會開始蠢蠢欲動,直到不可遏止。
顧老師的任性,讓人心嚮往之。其實很多人早就想出去看看了,可是票票呢?沒有票票的支持,就算出去了,就能快樂嗎?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嗎?有網友如是調侃:「我也想去,但我五行缺錢。」「上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下聯:錢包這麼小,哪都去不了;橫批:好好上班。」「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我帶著你,你帶著錢」......
如果有一天,我也要寫辭職申請,會不會如此任性?不過我此時的最真實想法,和顧老師這十個字一模一樣——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完)
文章就寫到這兒,讓我們簡單看一下花絮與後續吧:
2015年春節,顧少強隻身一人,去雲南旅行。在大理雙廊的一家咖啡館做義工時,和於夫相遇。通過聊天發現,彼此都不喜歡繁華都市,都嚮往簡單的生活,都想開一家小小客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書喝茶彈琴。
於夫在成都經營理髮的生意,他也是來雲南度假的。
就這樣,兩個有共同志向的兩個人邂逅了。愛情也不期而遇。和相愛的人拍拖後,顧老師的心愿也變了:「世界那麼大,和你一起去看看。」
於夫迅速轉讓了髮廊的店面,顧少強那封風靡全國的十個字的辭職信,也是平地起風雷。
2015年4月13日,顧少強辭職。16日,來到成都與於夫匯合。
幾個月的旅行之後,顧少強與丈夫商議之後,決定定居成都。一邊打算開客棧,一邊準備做一個給成都青少年心理培訓的項目。
2015年8月19日,顧少強和她的於夫一起,被鄭州某旅遊公司聘為「終身免費智慧出行體驗師」。受聘的顧少強夫婦,享受該旅遊公司旅遊景點終身免費旅遊的待遇,並將以體驗師的身份分享心得體會。據悉,這是顧少強第一次從事商業代言行為。
2015年10月10日,顧少強與於夫在成都街子古鎮真武街95號(他倆共同開辦的遠歸客棧),舉行了婚禮。
2016年3月,顧少強懷孕。 同年12月9日,女兒出生。
2021年年初,顧少強帶著孩子,陪母親回到了鄭州,於夫留在古鎮經營客棧。由於疫情和鄭州暴雨的影響,她暫時留在了鄭州。
應朋友邀請,顧少強在本地的一家小劇場說了場脫口秀,她將這幾年的經歷編成了段子。
辭職後的這六年里,顧少強後悔過嗎?
顧少強:「不會,我是個從不後悔的人。」「這6年我不知道鋪了多少張床,套了多少張被套,刷了多少個馬桶。大家聽到可能覺得這就是一種苟且的生活,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這就是真實的人生。」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你在那一刻的選擇,一定是當下最想要的結果。如果你之後覺得不好,再去改變就好了。」
「從辭職到現在,我對未來都沒有什麼具體的規劃,只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往前走。有心情就去旅行,該講課就認真講課,照顧家庭的時候,也會全身心投入。」
「我就是想過點不太一樣的生活。現在看來基本達成了。」
有人如是讚美:這樣的人生真的很好,想做什麼都去做,不用被生活或者是現實所壓垮,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有人如是感慨:就是一個人選擇一種生活而已。詩和遠方更多的是內心的境界。夢想一詞被濫用了,其實我們最該對自己說的是:別做夢了,醒醒吧。有點理想能保持能靠近、不能或調整或放棄都挺好,自然就好。夢中的花園抵不上身邊的一朵小花兒給你的。日子不知不覺地過去了(歲月無痕),就是好日子,好過的日子。
有人如是批評:愚蠢,不知天高地厚。夢醒之後才發現世界並沒有改變 ,只是自己又老了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