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講述的自律思路,對於準備高考的學生黨、想要考證的上班族來說都是適用的,這個思路來自於多位學霸、考證達人的經驗總結、提煉。可以說是濃縮的精華了。
你是否有過下面的經歷:
- 想要看書,使盡了洪荒之力,好不容易才讓自己坐到書桌前,翻開書剛看了幾眼,不知不覺的又開始刷手機了。
- 對那些能長期保持自律的大神,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議,完全無法理解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甚至懷疑他們是不是有某種超能力。
- 給自己設定了目標,剛開始向目標前進的時候,還能夠保持自律一段時間,一旦遇到困難、挫折,就很容易徹底失去自律狀態,陷入頹廢。
如果你中了一條或多條,並不能說明你沒有意志力,沒有自律的天賦。只能說你可能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驅動力。
比如說學生黨準備高考。你覺得高考是驅動力嗎?星期考、月考、模擬考是驅動力嗎?成績的進步,老師和家長的認可是驅動力嗎?
比如說上班族準備考證。考證的結果——得到證書,是驅動力嗎?因為得到證書而獲得的職位晉陞、薪水提高是驅動力嗎?
上面說的都是驅動力,但卻不是能讓你長期保持自律的準確的驅動力。
不信你自己琢磨:你心裡想著高考,能夠持續一年每天都自律的為考高而奮戰嗎?你心裡想著考下某個證書後可以調薪,能夠持續每天下班自律的學習,堅持幾個月或者一年的時間嗎?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很難做到。
那麼關鍵來了,能保持長期自律的、準確的驅動力是什麼呢?
準確的驅動力一般具備以下兩點特徵:
1、能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2、簡單、直接與目的相關聯。
比如上班族考證,假設考試的試題是從一萬個知識點裡面隨機選擇一百個來考。那麼你掌握的知識點越多,考試通過的概率也就越大。從理論上來說,如果你一萬個知識點全部掌握,那麼考試必過。當然,實際當中,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說儘可能多的掌握。
那麼,我們在準備考證的、那段有限的時間裡,就要儘可能多的掌握知識點。每多掌握一個知識點,考試通過的概率就大了一分。
如此一來,考證的準確驅動力就是,每天掌握知識點帶來的成長感。我今天掌握了8個知識點,考試通過的概率必然大了一分;明天掌握了10個知識點,考試通過的概率又大了一分……如此,每天都在確實的成長,每天都在一步步的向目標靠近。每天掌握一定量知識點,是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是可以直接讓我們達成目標——通過考試的。
如果是學生黨準備高考,這一點同樣適用。
酷貓不建議學生朋友們把平時的大小周期考、模擬考的成績進步,作為自己的成長感。因為模擬考的試題是從所有你要掌握的知識點中隨機選擇的,某一次模擬考試題,可能恰巧比較多的出了你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導致你成績較好;也可能某一次的模擬考,恰巧出的大部分都是你沒掌握的知識點,那你的成就就會很差。
也就是說,模擬考的成績是有一定運氣成分在裡面的。況且,模擬考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是高考。模擬考只能說是檢查我們哪些知識點還沒有掌握、或者掌握不牢的一種檢驗手段。
如果把模擬考的成績作為自己的成長感,假如恰巧你這個月考的成績不理想,那你的成長感就消失了,就會被負面情緒所左右:我努力了一個月,還退步了?
實際上呢,你並沒有退步。你這一個月肯定是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識點的,只是這次月考恰好考到了你沒有掌握的一些知識點。把月考這種模擬考當做檢驗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的一種檢驗手段,可以讓自己的心態更平穩。
同上班族考證一樣,學生朋友們,只要每天都紮實的掌握一定量的知識點,你無疑就是在進步的。給自己建立這樣一種正反饋:我多掌握了一個知識點,我進步了一點,高考的分數可能就高了一分。
只要每天持續的掌握知識點,那麼成績的提高是一件必然的事情。這會帶來進一步的成長感,老師、同學等周圍人的認可,也會帶給你更強的動力。
當然,還有一種「假努力」的情況。每天認真的上課、聽講、刷大量的習題。但知識點並沒有確實的掌握。這種情況下,上課、聽講、刷題,這些看似成長的行為,實際上帶來的是負反饋:我都這麼努力了,成績還是沒有進步!
這也是很多人焦慮的地方:我每天上課、聽講、刷題,我每天這麼努力,別人都看在眼裡,他們知道我是在努力、在進步的。但我的成績卻沒有進步,那我的這些努力有什麼意義呢?
這樣一來,當然無法堅持學習下去了。
綜上,找到你準確的驅動力,給自己建立正反饋,讓你的大腦覺得,這件事越做越爽。這裡面的機制原理,其實和刷某音視頻是一樣的,只不過刷某音視頻最後你可能什麼收穫都沒有;而長期自律的學習,可以讓你獲得不一樣的人生。
公仌仌號【酷貓世界】
一個關於自我提升、高效生活、心理學的公仌仌號,成長中的困惑和煩惱,讓我們一步步戰勝它們,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