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華院長劉俏:商學教育要推動經管領域自主知識體系建設

2025年05月25日23:22:10 教育 1394

從1985年到2025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迎來四十歲生日。5月25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四十周年院慶主題活動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

光華管理學院四十周年院慶之際,光華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應當如何迎接未來呢?

活動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以自己的思考回答了這一問題。他表示,光華四十年,已是璀璨。40歲的光華,又來到了商學教育一個全新的拐角。從這裡再出發,光華必須直面更多結構性挑戰。劉俏指出,直面這些挑戰時我們必須明確:推動經管領域自主知識體系建設是商學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和光華進一步發展的努力方向。面向未來的商學教育,面向光華下一個四十年,通過在卓越學術和自主知識體系的「突破性」布局、推動商學教育模式的迭代升級、實現商業議題和社會議題的新平衡等途徑,去定義並解決那些難但又必須回答的問題。

北大光華院長劉俏:商學教育要推動經管領域自主知識體系建設 - 天天要聞

北大光華院長劉俏在活動中談商學教育的未來發展。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圖

「站在光華管理學院璀璨四十年的時間節點,站在中國經管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時代關口,我們不應該依靠臆想和附會沉浸在優越感中,我們需要更加勇敢,勇敢地克服熟悉所帶來的舒適,勇敢選擇那些難而必須的事情,努力成為這個時代的自變數。」劉俏說。

劉俏表示,作為光華快速成長的目擊者和參與者,在光華已經工作十五年的自己常常感慨光華人在推動和引領這個時代向上走時展現出的敢當和堅持,也曾在心裡設想:世界上最好的商學院,應該是光華的模樣。四十年院慶之際,站在歷史的高點回望,也要站在時代的前沿去創新、去開拓、去持續創業。面對那些難而必須的問題,我們依然選擇相信未來,並躬身入局,去創造、去建設,奔赴下一個更遼闊的光華。

活動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馬化祥,圍繞學院40年的發展與創始院長厲以寧的緊密聯繫展開,從多個維度展現了光華的精神與傳承,講述了「何以光華」的故事。馬化祥表示,以經濟之學洞察時代,以家國情懷丈量山河,從博雅的學術土壤中生長出經世濟民的使命擔當,光華的情懷深植於這片土地。厲以寧親筆題寫的「敢當」石,佇立在光華一號樓前。敢當,是厲以寧敢為人先的人生寫照,也是他對一代代光華人的諄諄教誨。何以光華,答案就在每一個光華人手中,每一個光華人都是踐行者。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姜國華在致辭中表示,面向未來,光華管理學院必須立足更高起點謀劃高質量發展:一是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培養經濟管理拔尖創新人才;二是要加強一流師資隊伍建設,持續彙集經濟管理高水平人才;三是要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著力打造經濟管理創新研究高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他希望光華管理學院將「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北大精神傳統,轉化為推動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創新實踐,在回應時代之問中彰顯光華擔當、書寫發展新篇,為北大加快躋身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為我國建設教育、科技、人才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北大光華院長劉俏:商學教育要推動經管領域自主知識體系建設 - 天天要聞

「厲以寧何玉春教育公益基金」啟動儀式現場。北大光華 供圖

澎湃新聞從活動中獲悉,「厲以寧何玉春教育公益基金」正式啟動。一直以來,厲以寧及其夫人何玉春都有個心愿,就是希望捐贈他們的一生積蓄來用作教育基金,支持資助鄉村教育事業和經管學科建設。厲以寧何玉春教育公益基金的啟動,將為鄉村教育事業和經管學科建設注入清泉水般潤澤綿長的力量。

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增分100分以上的復讀生有話說(三) - 天天要聞

增分100分以上的復讀生有話說(三)

我校25年高考復讀生平均增分86.5分最高增分202分增分100以上49人,佔比34%增分80分以上86人,佔比59.7%物理組合平均分496分歷史組合平均分508.28分物理組合強基率由24年高考的4.76%提升至50.48%本科率由24
高考結束考生家長仍需警惕,網警護航高考警惕花錢改分騙局 - 天天要聞

高考結束考生家長仍需警惕,網警護航高考警惕花錢改分騙局

高考加油高考已經結束,千萬考生家庭進入等待查分階段。然而,在這段緊張而充滿期待的日子裡,一些不法分子也瞄準了考生和家長的心理,編織各種「提前查分」、「內部改分」、「特殊招生指標」、「花錢保錄取」陷阱,利用「焦慮」牟利,家長稍有不慎,就可能蒙
藏起來,度娘都搜不到的走心句子,太高級了 - 天天要聞

藏起來,度娘都搜不到的走心句子,太高級了

01☺︎⁺◞̆ʚ·͜·°ɞ在這世上,女孩總是被貼上各種標籤:溫柔、賢惠、乖巧……但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不應該被這些刻板印象束縛,而是要活出屬於自己的模樣。努力,就是為了打破這些標籤,從「被定義」到「我定義」。02.
海南省科協舉辦航空職業科普培訓營,帶領青少年「零距離」體驗飛行魅力 - 天天要聞

海南省科協舉辦航空職業科普培訓營,帶領青少年「零距離」體驗飛行魅力

9歲的喬子欣高舉親手組裝的航模,興奮地喊道:「教官快看!我做的飛機飛起來啦!」7月5日,在海口某飛行訓練基地,40名青少年參加由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與海南日報全媒體運營中心共同策劃的「航空職業科普培訓營」,開啟充滿趣味與挑戰的航空科普之旅。 此次培訓營作為《自貿海南 天天科普》第四期實踐活動,以「科普基地參...
何為「通識教育」? - 天天要聞

何為「通識教育」?

《通用人工智慧:認知、教育與生存方式的重構》作者:劉嘉版本:中信出版社2025年6月 現代教育的起源:為誰而學在亞平寧山脈與波河平原之間,是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它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的伊特拉斯坎人時期,宜人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和連接義大利北部和中南部的交通樞紐,使得它成為義大利乃至歐洲的商業和貿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