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個專業「人滿為患」,2025高考生要慎選,隨大流可能難就業!

2025年03月22日04:03:06 教育 1361

近年來,「就業難」成為社會熱議話題。

考研人數突破500萬、考公競爭比突破100:1、外賣騎手中本科以上學歷佔比超30%……

上述相關數據背後,藏著年輕人的焦慮、藏著畢業生的迷茫,自己到底要怎麼應對?

尤其2025年高考臨近,專業選擇已被提上日程,如果不出意外之下,大部分都會偏向熱門學科。

因為在各位家長認知里,熱門意味著市場需求大,就業方面自然有所保障。

然而,現實情況卻往往截然相反。

這5個專業「人滿為患」,2025高考生要慎選,隨大流可能難就業! - 天天要聞

當一批批考生湧入同一賽道,競爭壓力陡增,供需關係失衡,所謂的「香餑餑」反而成了「就業難」。

再加上大學擴招、行業變化等影響,部分專業已經悄然「人滿為患」。

比如以下5個專業,看似熱門實則就業壓力大,2025考生需謹慎選擇,避免盲目跟風。

臨床醫學

看到這四個字,大多數都會直接浮現出「鐵飯碗」。

的確,醫生收入穩定、社會地位高、工作體面,確實令人嚮往,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隨著醫療行業的學歷門檻不斷提升,醫學畢業生的就業難度已今非昔比。

以往,本科生在醫療行業仍能佔有一席之地,如今大部分三甲醫院,已經將「博士」作為門檻

這5個專業「人滿為患」,2025高考生要慎選,隨大流可能難就業! - 天天要聞

更有一些科室,明確標註「博士優先」,醫學碩士逐漸變成「標配」,本科生在醫院幾乎沒有競爭力。

就業競爭如此激烈,關鍵學制還很漫長,本碩博加起來最少8年

即便是各個環節很順利,畢業後還要經歷規培、實習等等,正式入職往往已經接近30歲。

另外,醫學工作強度大晉陞周期長,部分年輕人選擇轉行,導致「考上醫學,卻出不去」的困境。

但話說回來,臨床醫學並非「不能選」,但僅適合學霸型考生,盲目選擇只會在「內卷」中被淘汰。

師範大類

關於師範行業,常常被視為「穩定」代名詞,不過隨著公辦高校編製縮減,就業競爭已趨於白熱化。

在數年前,師範類院校的畢業生,只要擁有教師資格證,便能順利進入公立學校。

如今,各省市的公辦學校招聘門檻不斷提高,「碩士優先」、「名校優先」已成常態。

在招聘過程中,「非985/211」的師範生,往往難以競爭過名校生,進入公辦學校的難度大大增加

這5個專業「人滿為患」,2025高考生要慎選,隨大流可能難就業! - 天天要聞

這種背景下,部分學子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私立學校或培訓機構。

然而,私立學校收入不穩定,工作強度還較大,特別是「雙減」政策後,課外培訓市場受到影響。

如果真要一句話來形容,我認為「入行難、晉陞難」,可謂再合適不過。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不能填報,如果你家境殷實,有考研或考編的長期打算,可以選擇師範專業。

如果只是沖著「穩定就業」而選,師範類專業風險較高,需謹慎考慮。

英語專業

「外企通行證」、「打底都能做個翻譯」……曾經這個專業受到極大追捧。

然而,隨著全球化紅利逐漸消退,尤其機器翻譯技術飛速發展,英語的就業空間被大大壓縮

這5個專業「人滿為患」,2025高考生要慎選,隨大流可能難就業! - 天天要聞

怎麼辦?唯一選擇就是轉行,畢竟語言能力已不再稀缺,自身必然喪失了所謂競爭力。

可能有人會問,難道連外貌都做不了嗎?最起碼還能做個跨境電商吧?

想法沒有問題,關鍵公司是為了賺錢,為了最大限度減少成本,大部分會直接進行翻譯外包

沒有了需求,自然沒有市場,整體就業前景上,可以說「極為狹窄」。

當然,除非你有明確的升學或留學規劃,否則單純依靠英語專業就業風險較高。

如果真要在這行發力,試著建議將英語作為輔修,或雙學位方向更為穩妥。

化學專業

置身於理科大類,化學是絕對的典型——學得辛苦、就業卻難。

看起來技術性很強,但就業面相對狹窄,尤其化工、製藥等行業,對化學專業人才需求量有限。

即便會進行批量招聘,且大多集中在一線生產、以及研發崗位,碩士學歷已是基本門檻

這5個專業「人滿為患」,2025高考生要慎選,隨大流可能難就業! - 天天要聞

再者,這個行業危險性較高,普遍存在環境風險、健康隱患,例如長期接觸有毒化學試劑

如果收入相對較高還好,關鍵二者並不成正比,這也導致了一個現象:

許多化學本科生畢業後,不得不轉行或考研,導致就業難度進一步增加。

對於2025屆考生,如果沒有明確的科研目標。不建議選純化學專業

在理工科方面,可考慮與計算機、材料等交叉領域的複合型專業,看自身對哪個感興趣。

軟體工程

在「互聯網+」浪潮下,軟體工程一度成為炙手可熱的專業。

但近年來,內卷加劇,競爭白熱化,就業前景已不如往年。

許多大廠要求相對較高,雙非本科生幾乎難以進入,中小型企業雖然門檻低,但需求有限。

這5個專業「人滿為患」,2025高考生要慎選,隨大流可能難就業!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軟體行業變化速度極快,編程語言和技術迭代頻繁。

即使順利就業,若不持續學習,也容易被淘汰,我身邊就有同類畢業生。

對於這個專業,我永遠是一句話:雖有前景,但需有較強的編程能力、學習意願

若只是因為「熱門」而盲目選擇,容易面臨競爭力不足的問題,到頭來只能被迫選擇轉行。


說到底,高考志願填報不僅關乎專業,更關乎未來就業和人生規劃。

所謂的「熱門專業」,從來都不是一種萬能葯,有時反而是「就業陷阱」。

2025屆考生在選擇專業時,需要結合自身興趣、學科優勢和行業前景,做出理性決策!

互動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些「紅牌專業」?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名師帶你衝刺高考2025直播∣雅禮中學伊波老師為考生拆解「最後一公里」提分密碼 - 天天要聞

名師帶你衝刺高考2025直播∣雅禮中學伊波老師為考生拆解「最後一公里」提分密碼

當高考倒計時進入最後一個月,瀟湘晨報·晨視頻「馥郁未來——名師帶你衝刺高考」公益講座第九場如約而至。5月9日晚7時,雅禮中學伊波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一場數學衝刺講座《穩固基礎,精準備考——2025屆高考數學考前複習策略》。從教材母題變形規律,從高考原題精準導向,從錯題基因庫構建到考場能量管理,伊波老師的講座為...
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 - 天天要聞

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

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體重管理技術證,這一證書在健康管理與健身領域日益受到重視,其考試難度往往成為眾多求學者心中的疑問——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這並非一個簡單的「是」或「否」能回答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到多個層面的考量。
雲岩區公示2所民辦教育審批事項 - 天天要聞

雲岩區公示2所民辦教育審批事項

5月8日,記者從貴陽市雲岩區教育局獲悉,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貴陽市民辦學校設置標準》的規定,現將雲岩區教育局審批事項予以公示。據悉,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2025年5月8日至2025年5月14日),在公示期間,對公示名單如存有異議的單位或個人,請通過如下途徑實名反映。聯繫電話:0851-8651...
共36個專業!貴州2025年增列學士學位授權專業審核結果公示 - 天天要聞

共36個專業!貴州2025年增列學士學位授權專業審核結果公示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近日,貴州2025年新增學士學位授權審核工作已結束,並對36個擬增列學士學位授權專業予以公示。根據《省教育廳關於印發貴州省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審核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黔教發〔2020〕3號)和《省學位辦關於開展2025年學士學位授權審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貴州省學位委員會組織開展了2025...
第300萬人次!是她! - 天天要聞

第300萬人次!是她!

南都訊 記者李潔瓊 「手機看世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圖書館還有吸引力嗎?金灣區圖書館用實際行動給出答案。自2019年10月1日開館以來,截至2025年5月8日10時47分,該館進館人數突破300萬人次,一場「書香盛宴」正吸引著無數讀者紛至沓來。金灣圖書館迎來第300萬人次的讀者。受訪者供圖進館人數突破300萬人次伴隨著金灣區圖...
教師自己以為是認真負責,其實非常惹人討厭的幾個行為 - 天天要聞

教師自己以為是認真負責,其實非常惹人討厭的幾個行為

列舉一下,教師自己以為是認真負責,其實非常惹人討厭的幾個行為:拖堂學生討厭,其他老師也討厭。下課了還要不停講的內容,學生其實根本聽不進去。沒有一點教學效果不說,還搞得下一堂課的老師沒辦法準時開始上課。是學校里大家都很討厭的行為。對學生過於嚴
教育部迎來新司長! - 天天要聞

教育部迎來新司長!

教育部官網截圖教育部官網「司局機構」欄目最新顯示,王日春已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王日春(資料圖)公開資料顯示,王日春,男,漢族,中共黨員,1974年2月生,江蘇揚州人,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學位,1997年8月參加工作。王日春曾任教育部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教材局副局長。2023年3月,王日春任人民...
重慶大學通報:已成立專項工作組 - 天天要聞

重慶大學通報:已成立專項工作組

5月8日晚,針對網傳「本科生已發14篇SCI論文」事件,重慶大學發布情況說明:關注到網路上有關2021級本科學生劉某喬發表論文等情況的討論。學校高度重視,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若發現有不當行為,將按有關規定處理。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和監督
人民日報調查:中小學春秋假,如何放得好推得開? - 天天要聞

人民日報調查:中小學春秋假,如何放得好推得開?

引 子「杭州中小學有春秋假?」2018年從外省考入浙江大學,在杭州生活了近7年的朱梓熒第一次聽說這個假期時,頗感新奇,「杭州的孩子真幸福。」「很多地方還沒有春秋假?」26歲的杭州姑娘富樂寧也很意外,「我還以為這是全國中小學生都有的假。」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