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將如何開展分類改革?為何要這樣改?專家解讀

2025年01月23日09:30:33 教育 4713

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近日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特別提到要「分類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具體分哪幾類?為何要這樣改?有哪些方向性的舉措?戳視頻↓來聽專家解讀。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理論研究所所長姜朝暉:高等教育為什麼要分類發展?長期以來高等教育這一塊,它總體上是有一個同質化的傾向,大家都在同一個賽道上都想成為研究型大學,都想不斷升格,所以現在導致了一個比較凸顯的問題,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就是高校培養的人和社會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脫節。

高校將如何開展分類改革?為何要這樣改?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圍繞這個問題,《綱要》提出將按照研究型、應用型、技能型等基本辦學定位,區分綜合性、特色化基本方向,明確各類高校發展定位,支持理工農醫、人文社科、藝術體育等高校差異化發展。

高校將如何開展分類改革?為何要這樣改?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也就是說要使得「金字塔」型這樣的一種建設模式,變成「五指山」型,每一個「指」都應該有從基礎到高端這樣一個發展的通道。所有的高校不一定完全是三種類型,但是它確實是應該找到一個它的賽道、適宜的評價體系、適宜的資源保障體制機制。使得每一類高校都能夠在各自的賽道上,能夠放心賽跑,都能夠沖向它的一個高峰。

建立分類管理分類評價機制

同時,《綱要》還提出要建立分類管理、分類評價機制。根據不同類型高校功能定位、實際貢獻、特色優勢,建立資源配置激勵機制,引導高校在不同領域不同賽道發揮優勢、辦出特色。那麼怎麼引導、怎麼評價?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表示:

一個是要構建多元化、多層級分類標準,

二是健全分類評價制度,針對不同類型高校設計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

三是完善多元主體協同評價模式,推進教育外部評價與內部評價協同,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重慶市教育評估院院長劉雲生表示,評價高校要運用多把尺子:

一方面,鑒於高校辦學存在共性,需要一把統一的尺子進行衡量。

另一方面,還需要有類型的尺子,例如對於研究型高校,著重考察學術;對於技能型學校,則重點關注學生的技能水平。

此外,每所高校都有其獨特之處,所以還需一把個性化的尺子。

將這三把尺子疊加起來,綜合評價高校。同時,評價體系還要動態調整,不能一錘定音。比如這五年朝著某個方向發展,通過五年發展發現還有更多的特色,絕不要一分定終身。

高校將如何開展分類改革?為何要這樣改?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此外,在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部分,《綱要》還提出,自主科學確定「雙一流」標準,聚焦優勢學科適度擴大「雙一流」建設範圍。完善質量、特色、貢獻導向的監測評價體系,健全動態調整和多元投入機制,加大資源配置力度。

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表示,避免入選高校和學科產生「一勞永逸」的心態,打破身份固化,做到有進有出、良性競爭,激發出高校和學科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促進高校辦學水平持續攀升。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能

面對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如何加快推動科技成果儘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至關重要。《綱要》專門就「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效能」做出部署,提出依託國家大學科技園打造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加強與各類技術轉移轉化平台和高新園區等的協同,搭建校企聯合研發、概念驗證、中試熟化等平台,建強技術轉移轉化等專業人才隊伍。目前,各地也在探索相關做法。

前不久,上海一家空調企業開發了一款新產品,如何驗證產品性能,讓企業頗為頭疼。依託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建設的上海國際綠色低碳概念驗證中心,他們找到了復旦大學王麗娜老師團隊,這一團隊研製出的設備和實驗方法,通過建立氣溫對人體舒適度及思維創造力測試平台,剛好能解決他們的難題。而這樣的校企精準匹配,也得益於驗證中心一支100餘人的專業服務團隊,他們架起了校企溝通的橋樑。

高校將如何開展分類改革?為何要這樣改?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復旦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技術轉移中心主任仲實:這支專業服務團隊通過市場化的眼光,選擇復旦大學某一個領域的科研成果,放到概念驗證平台,然後匯聚市場上的好的資源來看到這個成果,來投資這個成果。這個模式其實我們已經見到了很好的效果,除了在綠色低碳,我們還在大健康、新材料、精準醫學上都合作了自己的概念驗證中心。

高校將如何開展分類改革?為何要這樣改?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除了這樣的概念驗證等平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鏈條平台也在搭建。2024年9月,教育部在江蘇啟動了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其中生物醫藥分中心落戶在了南京生物醫藥谷,這裡集聚著1300餘家生命健康領域企業。目前,來自高校的多個高水平研究團隊正陸續入駐,東南大學顧忠澤教授主攻器官晶元技術,他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已經有多家企業找上了門。

高校將如何開展分類改革?為何要這樣改?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東南大學教授顧忠澤:一些大型的企業已經在紛紛跟我們對接,希望我們跟他們在這個平台上共同開展研究,能夠加速高校成果轉化,為企業的產品研發和升級換代去做服務。

高校將如何開展分類改革?為何要這樣改?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據了解,全國高校生物醫藥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未來還將建立「企業張榜、高校揭榜」的校企協同攻關機制。平台還在組建200人左右的技術轉移轉化隊伍,將為入駐高校團隊提供全流程技術支持保障。

高校將如何開展分類改革?為何要這樣改?專家解讀 - 天天要聞

全國高校生物醫藥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江蘇南京)負責人吳昊:我們已經建立了新葯研發、檢測、基因測序等8個子功能平台,瞄準目前科技創新的一些需求,我們會逐漸打造概念驗證資金的資助、風險投資,再到後期的產業資金,這樣一個全方位的金融支持體系。建立了從原創的科研成果,到小試中試、中試熟化這個流程鏈條。不需要走出這個園區,就能享受到成果轉化的全流程的服務。

(來源:央視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放過那棵樹 - 天天要聞

放過那棵樹

廣闊田野、孤樹佇立……最近,一棵本不起眼的鄉間樹木突然出圈,被網友冠名「孤獨的樹」,社交平台也將其所在地標為「出片勝地」。不過,一些人是拍美了,農戶卻犯了愁——據報道,因遊客紛至沓來踐踏莊稼,有農戶無奈砍掉這棵新晉網紅樹的樹枝。好在,當地隨後回應,樹已暫時保留,相關協商工作正在進行中。一棵樹竟莫名陷...
辦好「第一中學」|平等互助,避免教育生態走向單一化 - 天天要聞

辦好「第一中學」|平等互助,避免教育生態走向單一化

在當下教育變革的浪潮中,「內卷」與「功利」的陰霾尚未完全消散,如何構建一個健康、可持續的教育生態,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湖南省「龍頭高中」之一,長沙市一中又該如何發揮引領作用,建設良好的教育生態?近年來,該校以系統性的思維積極破解這一時代命題——通過校、家、社的深度協同,在規範與創新中探尋教育均...
辦好「第一中學」|規範+創新,集團化辦學並非「劃地盤」 - 天天要聞

辦好「第一中學」|規範+創新,集團化辦學並非「劃地盤」

在當下教育變革的浪潮中,「內卷」與「功利」的陰霾尚未完全消散,如何構建一個健康、可持續的教育生態,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湖南省「龍頭高中」之一,長沙市一中又該如何發揮引領作用,建設良好的教育生態?近年來,該校以系統性的思維積極破解這一時代命題——通過校、家、社的深度協同,在規範與創新中探尋教育均...
小米雷軍回母校仙桃中學講話:志存高遠、腳踏實地 - 天天要聞

小米雷軍回母校仙桃中學講話:志存高遠、腳踏實地

IT之家 3 月 26 日消息,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 CEO 雷軍今日回老家湖北仙桃,在母校仙桃中學為其捐贈的雷軍圖書館揭牌。據仙桃日報今日晚間曬出的視頻,雷軍發表講話:回到母校心情特別特別的激動,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工作,算起來已經有 38 年,但無論走到哪裡,在我的身上都有濃濃的仙桃烙印。就是走到哪裡,大家都很熟...
約翰·納什, 23歲提出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成果之一,嵌入定理 - 天天要聞

約翰·納什, 23歲提出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成果之一,嵌入定理

他是個天才。可惜瘋了,又奇蹟般清醒了。這不是一句空洞的標籤,而是被數學界、精神病院和諾貝爾獎三次打上的鐵印。約翰·納什,1928年生於美國西弗吉尼亞的藍菲爾德,家境穩定,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教師。他最好的朋友是百科全書。他被姐姐帶著「學會正
PCGROUP浪花計划走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高校超品日點燃科技熱潮 - 天天要聞

PCGROUP浪花計划走進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高校超品日點燃科技熱潮

就在今天,就在今天!3月26日,PCGROUP攜「浪花計劃」校園大使招募計劃與「高校超品日」品牌快閃活動登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座國內信息與通信工程領域的頂尖學府,匯聚了最有想像力、創造力和行動力的年輕人,本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PCGROUP的深度合作,致力於打造一場融合前沿科技與校園文化的盛宴,一起看看活動盛況吧...
學業預警,讓大學「混文憑」此路不通 - 天天要聞

學業預警,讓大學「混文憑」此路不通

「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既體現學校管理的價值,又蘊含育人的溫度。全文1757字,閱讀約需5分鐘 撰稿 / 楊麗萍(北京教育督導評估院高等教育督導評估所)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李立軍▲華南理工大學資料圖。圖/微信公眾號「華南理工大學」據央視網綜合報道,近日,華南理工大學公布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學業預警名單,...
海南師範大學足球學院教師在Nature發文遭質疑,全篇不到200詞,學校官微已刪除原推文 - 天天要聞

海南師範大學足球學院教師在Nature發文遭質疑,全篇不到200詞,學校官微已刪除原推文

3月24日,海南師範大學官微發布題為「我校體育學科教師劉吳禹在《Nature》雜誌正刊發表通訊文章」的推文,引發外界廣泛質疑。海南師範大學官微3月24日發布的文章截圖推文寫道:3月18日,海南師範大學體育學科引進的青年高層次人才劉昊禹博士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正刊發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