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崇州市教育局舉辦了主題為「學習羅湖教育發展模式,開拓崇州教育新質未來」的校長發展學習會上,羅湖教育局副局長陳亞橋、區教科院副院長陳小波以及翠園教育集團總校長郭玉竹、蓮南教育集團總校長馮永兩位專家型校長分享羅湖教育綜合改革實踐,以及學校發展戰略、策略,作了題為《區域教育貫通人才培養以及教師隊伍發展的羅湖實踐與思考》、《指向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的集團化辦學》、《一個品牌支點,撬動一所老學校的新成長》的演講分享。


崇州市教育局於2024年11月專門組織了校長學習團赴羅湖考察教育改革,留下深刻印象,便組織開展了本次校長發展學習會,正式啟動崇州教育系統學習「羅湖教育發展模式」的轉型改革發展路徑。對羅湖教育而言,這是羅湖教育綜合改革實踐的又一個新收穫,標誌著羅湖教育的發展路徑探索贏得了國內同行的關注,開始形成輻射示範效應。
羅湖教育發展模式的內核是「羅湖教育綜改」。從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校長群體管理品質提升到數字化轉型建設,再到當前的貫通人才培養、新質教育生態建設,在近十年的多個綜合改革歷程中,羅湖區走出了教育探索的先行之路。自2023年7月以來,「區域育人方式轉型、教科研組織模式轉型、教師能力結構化轉型、教育教學數字化轉型」已成為羅湖教育綜改的又一張名片。
隨後的校長微論壇中,郭玉竹、馮永與崇州校長代表們圍繞中小學貫通培養、學校特色化發展、師資團隊建設等教育實踐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展開深入交流,進一步促進了思想碰撞與經驗分享,為雙方教育工作者搭建了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平台。
在交流活動中,崇州市教育局局長高波表示,崇州教育高度認同羅湖教育「改革一直在路上」的創新精神、實踐智慧以及「四大轉型」的改革創新路徑,希望充分借鑒區域教育發展的「羅湖模式」,並以此為契機,加快崇州教育轉型,促進改革,做大增量,開拓崇州教育新質未來。
為支持崇州教育轉型發展,羅湖區教育局與崇州市教育圍繞教育改革的關鍵領域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識,聯合搭建「區域教育發展羅湖模式」崇州教科研中心、崇州教師發展羅湖培訓基地,助力崇州實踐羅湖教育先進的教科研組織模式轉型與教師能力結構化轉型方法路徑,並在此基礎上構築教師發展長鏈體系、賦能教師專業成長,打造推動崇州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同時,建立兩地教師培訓合作長效機制,實現教育資源互通有無,加強兩地教師多方面、多維度的深度交流與合作,推動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此外,為促進兩地教育文化交流與合作,羅湖區教育局與崇州市教育局聯合建設自然教育研學基地,依託崇州完整的自然生態體系、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秀麗的天府自然風光,為羅湖區廣大青少年打造多元化、高質量的自然教育研學實踐平台。與此同時,藉助羅湖教育資源與經驗,挖掘崇州自然教育潛力,推動崇州自然教育資源深度開發,提升自然教育服務質量。
在活動現場,由羅湖區教育局陳亞橋副局長與崇州市教育局高波局長共同簽約、完成授牌儀式,標誌著雙方協作正式啟動。
陳亞橋表示,此次交流互動,是羅湖教育綜改經驗面向西部教育的一次綜合展示,也為羅湖教育者提供了在交流中深度總結、自我校準的好機會,同時也為深圳教育面向西部同行輸出先行經驗提供了一個樣本。「未來,羅湖教育局將秉持開放共享的理念,繼續發揮先行示範作用,與更多地區攜手共進,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采寫:南都記者 謝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