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王媛
通訊員 陳詩靈
實習生 熊榮歡
12月23日下午,武漢市江漢區教育局在武漢市一初學苑學校南校區開展2024年「以美育人,向美而行」美育浸潤行動展活動,全方位、集中性地呈現美育浸潤江漢校園的累累碩果。

音樂思政課上演「美育」好戲
「同學們,上課啦!」美育浸潤活動現場,學校的舞台變成課堂,由樂器、聲樂和課堂整合成一體的音樂思政課堂上演。


紅領巾學校CBD校區通過舞蹈《追星夢》,生動再現了中國航天人不畏艱難、勇攀科技高峰的壯麗歷程,以藝術的形式激勵學子們追逐科學夢想,傳承航天精神。常青樹實驗學校的合唱《期待的遠方》,通過歌聲培養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寓意著為中國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培養新時代的接班人。

武漢市旅遊學校的舞蹈《情系邊疆育桃李》,以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馬丹老師的事迹為原型,展現了援藏教師克服重重困難,用心教育,促進民族團結的感人故事。她克服高原反應,教授藏區學生舞蹈並榮獲全國獎項,彰顯了教育工作者的大愛與奉獻。

武漢市常青實驗小學的合唱《漢陽門花園》以悠揚的歌聲表達了對時代的敏銳感知,展現了學生們茁壯成長的幸福與自豪。

「這是什麼歌?」在《聽歌識曲》互動環節中,經典紅色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萬疆》等旋律響起,在場的觀眾起身回答,學生們在歌聲中感受到了紅色文化的魅力。啦啦操表演將「祖國有我」的豪情壯志展現得淋漓盡致,讓學生們感受到了新時代的青少年對祖國的熱愛與擔當。
通過多元的互動形式,學生們在美育浸潤行動中深刻理解責任、擔當、夢想與希望的含義。
以「美」的方式育人
近日,江漢區教育局正式印發《江漢區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方案》,標誌著該區將全面推動學校美育工作的深入發展。美育浸潤行動旨在通過藝術課程的全面覆蓋、美育社團的建設、師資的培養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的全面提升,將美育融入德育、智育、體育之中,以美育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美育浸潤江漢校園的現場展示活動中,19所中小學校亮出了各自的藝術浸潤活動美展,通過多樣化的藝術形式,展現了在德育、智育、藝體融合、美育潤心等方面的獨特魅力。

其中,衛星村小學以「美育潤心」為主題,將藝術教育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學生吳雨涵展示了以敦煌文化為靈感的蠶絲扇、蠶絲畫、漆器、泥板畫等作品。「這些作品都是我們在深入了解敦煌文化及其傳統手工藝技術後,親手製作而成的。」吳雨涵說,通過這一過程,她們增強了對傳統文化的了解,還培養了文化自信和對文化傳承的責任感。
武漢市漢口輔仁小學通過「輔仁有魚」的德育課程體系,「以美育德」,讓學生在學習魚文化的過程中體會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哲理。學生袁子佩展示了拓印魚的製作過程,通過在拓印片上塗上顏料,然後拓印在宣紙上,展現出細膩的圖案。
此外,北湖小學以「荷和」為主題,通過書法、非遺衍紙、水墨紙扇、輕黏土、扭扭棒、毛線織造和石頭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展現了荷花的清廉之美。這些作品展示了學生們的藝術才華,同時也傳遞了廉潔自律的價值觀。

江漢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深化學校美育浸潤行動,推動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的有機融合,為美育江漢的發展注入教育活力。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