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到中國最好的學校有哪些時,清華與北大必然是首當其衝,北京大學作為國內最頂尖的學校之一,一直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學校,多少人每日挑燈夜戰,廢寢忘食,只為得到北京大學的「入場券」。
然而在貴州有一位女孩,不僅連續兩次拒絕北大的邀請,而且還背負百萬貸款去攻讀哈佛博士。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她連續兩次拒絕北大的邀請?又是什麼原因讓她選擇去哈佛攻讀博士?
詹青雲的考慮
2008年,詹青雲以658分的高分成為了貴州省高考的第五名。
成績出來後,好多學校為了能讓詹青雲加入他們學校,早早的就打來了電話,還給她開出了豐厚的條件,這其中也包括詹青雲曾經夢寐以求的學校—北京大學。
不過詹青雲出於對自身家庭情況和自己未來發展方向的考慮,她拒絕了北京大學,選擇加入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不僅能給她提供優厚的獎學金,還能開拓她的眼界,讓她在一個更加國際化的環境中學習。
面對他人的質疑,詹青雲什麼也沒有解釋,她認為人就要勇於挑戰自己,走出舒適圈,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站在更加廣闊的舞台,獲得更多的成長。
進入香港中文大學的詹青雲,很快就適應了全新的學習環境,在校期間她不僅成績優異,積极參加各種校園活動,還在辯論方面有著驚人的天賦。
通過不斷的參加辯論活動,不僅使詹青雲的邏輯思維能力變得更加嚴謹,還提升了她的口語表達能力,更是讓她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多的思考。
詹青雲優秀的學習能力還讓她獲得了香港中文大學碩博連讀的機會。
這不僅意味著詹青雲可以繼續在學校深造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還可以節省時間直接攻讀博士學位,這對許多學生來說都是個「千金難求」的機會
就在詹青雲思考是否抓住這個機會時,北京大學也給她發出了碩博連讀的邀請。
場景重現,詹青雲再次經歷相同的事情,不過上次是高考志願,這次是碩博連讀。
就在所有人以為詹青雲這次會加入北大時,她又一次做出令人意外的舉動,詹青雲拒絕了北京大學,也拒絕了香港中文大學,而是選擇跨專業考取哈佛法學院。
從經濟學轉向法學,這意味詹青雲要從頭開始去面對一個全新的,她沒有接觸過的學科領域。
並且選擇考取哈佛大學,這也意味著詹青雲要面對更大的困難和挑戰。
然而詹青雲做這個決定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因為她在大學期間通過對選修課的學習和對辯論賽的深入研究,使得她對法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最終,經過她不斷努力的學習,詹青雲成功得到了哈佛大學法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興奮之後,她很快就遇到了一個現實的問題:高昂的學費。
即使她在大學期間獲得了不少的獎學金,還遠遠達不到哈佛的學費,更何況還有去美國的生活費。
經過詹青雲再三思索,她決定去銀行貸款100萬,來作為她去留學哈佛的費用。
詹青雲的決定讓所有人都以為她瘋了,這不僅代表著詹青雲要背負巨額債務去美國,而且在畢業後未來幾年都必須努力工作償還這筆貸款。
詹青雲的父母雖然擔心這會不會給女兒造成壓力,但他們還是沒有插手詹青雲的決定,因為他們知道詹青雲對自己的人生一直有明確的規劃,他們相信她。
詹青雲的逆襲之路
詹青雲在1990年出生在貴州的一個小縣城裡,父親是工廠的工人,母親是學校老師,雖然家境貧寒,但是她是家中獨女,父母從小對她就非常疼愛。
因為詹青雲的母親是一位老師,所以詹青雲從小就被母親教育好好讀書,告訴她學習的重要性,只有好好學習,才能給自己贏得更加美好的未來。
但是,詹青雲小時候學習很不好,而且偏科還非常嚴重,成績常年在班級的中下游。
這並不是她不好好學習,相反詹青雲上課聽講非常認真,每次考試前,也都會非常努力複習,但考出來成績就是不理想。
這讓詹青雲很是挫敗,經常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學習。
面對女兒的自我懷疑詹青雲的父母從來不會給她施加壓力,反而會鼓勵她,安慰她,和她一起尋找解決辦法,並告訴她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能力。
父母得陪伴和信任給了詹青雲莫大的力量,漸漸的她也在學習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名次也是從中下游變成了前排。
這樣的好成績一直持續到詹青雲上高中,進入高中的詹青雲也從不懈怠,相反她變得更加努力,成績始終保持在年級前列。
那時她的老師就說過,詹青雲一定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學,將來也一定會有自己的一番事業。
這讓詹青雲的父母很是期待,期待女兒能上一所好的大學,為自己,也為他們爭光。
不負眾望,詹青雲在高考中用優異的的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優秀,這一切都是詹青雲自己努力奮鬥的結果。
之後,詹青雲走的每一步都是她自己決定的,父母也只是給她提供意見,不參與結果,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的女兒會對自己的未來負責,會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
學成歸來,成為高級律師
進入哈佛大學後,詹青雲憑藉自己優秀的學習能力,成功獲得了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
學業完成後,詹青雲並沒有立刻回國,而是繼續留在美國深造,在此期間她還考取了律師從業證,在一家有名的律師事務所工作。
工作後,詹青雲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將自己背負的貸款全部還請。
她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除此之外,她還是始終保持對辯論的熱愛,經常參加國內的各種辯論節目。
詹青雲的經歷告訴我們,要勇於挑戰未知,挑戰自己,走出舒適圈,提升自己的能力,獲得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