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中國教育在線
近日,多所「雙一流」高校公布2024年專業調整名單,引發關注。其中,四川大學撤銷三十多個專業的消息被媒體廣泛報道。7月10日,四川大學公示2024年擬申報新專業1個,預備案專業5個,撤銷專業31個。本次公示中擬撤銷的專業包括音樂學、表演、動畫、保險學、廣播電視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公共事業管理、電子商務、應用物理學、核物理、生物技術等,涉及多個領域。7月15日,西南交通大學公示2024年擬調整本科專業,2024年學校擬申報新專業1個,擬預備案專業1個,擬備案第二學士學位專業15個,擬調整學制專業2個,擬撤銷專業7個。7月12日,長沙理工大學發布關於2024年新專業申報與調整專家評審結果的公示。同意申報本科專業1個、調整修業年限專業1個、申報第二學士學位專業5個、撤銷本科專業3個。7月12日,重慶交通大學發布2024年度專業設置評議結果公示。擬撤銷專業3個,擬停招專業1個。7月5日,寧波大學發布關於2024年若干專業設置優化調整的公示。撤銷城鄉規劃、人文教育、海洋資源與環境三個專業,2025年新增「智慧漁業」專業,今年預申報。……
裁撤越來越多,新增越來越少
事實上,近年來在全國高校中,本科專業布點被撤銷的數量正在逐年增加。據統計,近5年(2019-2023)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5年間,共計4000餘本科專業布點被撤銷,被撤銷專業數量呈總體上升趨勢。2019年被撤銷本科專業布點僅有367個,而到了2022年,共有925個本科專業布點被撤銷,2023年撤銷的專業布點數進一步增加到1670個,撤銷專業數為歷年最多。
與此同時,高校新增專業數量相對要少得多。如上文所述的四川大學,2024年僅擬申報一個新專業,即生物質技術與工程。擬預備案專業則有五個,包括中國古典學、智能信息工程、智能建造、智能工程與創意設計、醫療器械與裝備工程。西南交通大學,2024年擬申報的新專業也僅1個,為運動訓練專業。擬預備案專業也為1個,為環保設備工程。從教育部公布的近年來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來看,全國高校中新增備案專業數量也呈現出逐漸下降趨勢,新增審批專業則相對平穩。
這些專業,「消失」的最多
從具體專業上看,近年高校撤銷的專業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公共事業管理2個專業遙遙「領先」,成為學科專業設置改革上一個焦點和代表。據近5年數據顯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共有100所高校撤銷,排名第一;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共97所高校撤銷,排名第二;此外,服裝與服飾設計(70)、產品設計(66)、信息與計算科學(65)、教育技術學(51)、市場營銷(51)、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49)、廣告學(46)、工業設計(45)和生物技術(40)被撤銷也較多,且已多年位居前列。從撤銷專業的學科門類來看,近5年,工學、管理學門類撤銷總量最多,理學和藝術學門類緊隨其後。
不符合需求,自然被淘汰
高校本科專業調整一直被視為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晴雨表」,備受學生和家長關注。一般來講,撤銷專業代表人才市場已經供大於求,當然,除了社會上的供需關係,還有一些撤銷專業的學校,不是專業的發展問題,而是學校不具備舉辦這類專業的實力。生源不佳、就業率過低、不能適應社會變化需求,自然會被淘汰,還有些專業可能並不適合在本科階段開設,如管理學,對本科生而言可能並不合適。四川大學這次的調整,明顯比較多的體現了國家的要求,即2025年前調整20%專業,核心就是減去不符合社會需要與學校定位的專業。縮減文科和藝術類。理工科被撤銷的則主要是不符合新業態的老舊專業。2023年,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其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的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嚴格上講,撤銷的專業並不等於就業不好,增設的也並不等於就業好。每年撤銷和增設是常態,往往是根據學校特色定位、以及社會需要不斷在做調整。」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認為。新高考志願填報的底層邏輯就是報專業,強化專業選擇,疊加就業壓力,於是大家更在意專業。尤其是平行到專業大類的沒有調劑,大量不符合社會需要的專業會被考生家長唾棄。把專業選擇自主權交給學生,通過學生「用腳投票」倒逼大學進行專業調整與升級。畢竟,招不來學生,專業真的就沒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