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越老越值錢」的觀念在機械行業廣為流傳,凸顯了經驗與技術價值的重要性。對於年輕工程師而言,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快速成長,脫穎而出?如今,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擺在面前——上海東海新型技師學院聯合上海市技師協會打造的「名師育徒」項目正式啟航,高級工程師徐小平為機電製造專業課程的師傅,助力有一定基礎的機械工程師加速成長。
「名師育徒」項目旨在通過「師傅帶徒弟」的傳承方式,讓社會各領域有一定基礎的技能從業者在名師的指導下快速成長。徐小平、張翼飛、翁建和、徐珺、陳剛、戴淵、錢以斌、沈國興等12名行業大師作為帶班師傅,將親自授課,分享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技術心得。學員將有機會深入了解該領域的核心理論和技術要點,掌握先進的專業技能和操作方法。通過大師案例的講解,學員能夠了解大師的思考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獲得更加深入、全面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徐小平,國家級高級機械工程師,擁有獲得《靜壓支承全方位次級壓力監控技術》《流體同步分流技術》《激光可視對焦技術》等37項國家和國際專利。四十多年前,他從一家冷凍設備廠的學徒做起,期間遠赴德國進行培訓,歷經數十年錘鍊,成為業界翹楚。
徐小平曾表示,德國的維修師傅注重理論依據和數據導向,而中國的維修師傅則更依賴「感覺」。他認為,在面對故障問題時,感知往往先於邏輯,因此他提倡學員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培養對問題的敏銳感知能力。他將這些獨到的經驗總結融入教學中,培養出了眾多優秀的工程師,這也是大師教學與普通技能培訓課程的區別。
學技能,到東海。「名師育徒」項目提供的12門課程,涵蓋了西餐、中餐、機電製造、插花、金銀細工設計製作、鈑金技術等社會眾多領域。這些課程除了由各行業頂尖大師授課,還有大學專業老師講解理論,這種「1+N」的教學模式,為有志於提升自身技能的從業者提供更全面且深入的學習空間。7月下旬,「名師育徒」首批技能人才高級研修班即將開啟,報名信息同步在東海新型技師學院官網和上海市技師協會官網,感興趣的技能從業者可前往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