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2024年04月13日14:55:26 教育 1034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文 | 十八停

編輯 | 十八停

遼寧盤錦,有這樣一個小孩,他10歲就考上了大學13歲考上研究生16歲就成為北航的博士。

他曾經被奉為「神童」,智商測試結果高達140,與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智商相同。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天才,國家未來的希望,如今已經29歲了,卻依舊沒房沒車沒工作,每個月還要靠父母接濟,甚至稱父母欠他一套房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他就是曾經火爆全國的張炘煬

作為全國最小的博士,他如今為何淪落至此呢?這些年來,他又經歷了什麼呢?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驚艷的天才少年

1995年,張炘煬出生於遼寧盤錦,從他出生的那一刻,他的父母就在他身上注入了太多希望與汗水。

他的父親張會祥是當地的一個公務員,母親則是一名小學教師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因為張會祥曾經高考成績比較差,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幫他一雪前恥,創造家族輝煌。

不知是命運使然,還是張炘煬智商本就高於普通人。

他兩歲的時候就認識幾千個漢字,張會祥發現兒子有如此強的學習能力,於是5歲的時候,就將他送進了小學。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可是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張炘煬僅用了幾天就學完了,父親便讓他跳級。

但無論跳到哪一級,張炘煬總能以最快的速度學完全部課程,就這樣,張炘煬僅用了2年時間,就學完了小學的全部知識

張會祥做夢都沒想到,自己會有一個天才兒子。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所以他從張炘煬小的時候就開始給他灌輸「王者精英」的思想,他禁止兒子看電視,也不允許他看課外書,只讓他一直學習

進入初中以後,張炘煬的成績一路下滑,這在張會祥眼中是可怕的,因為他希望兒子在初中也能保持同樣的學習速度。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於是在初中學習兩年以後,張會祥就讓兒子跳到了高中

在高中,張炘煬的成績一直提升,每次考試他都提前交卷。

張會祥眼看學校的教學速度已經跟不上兒子的學習速度,於是就讓張炘煬回家自學,並很快學完了高中的全部知識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2005年,張炘煬剛滿10歲,父親便讓他提前參加了高考

在考場中,張炘煬與眾多高三學生一起做題,幼小的他顯得格外出眾。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小年紀,大學歷

高考結束後,全家信心滿滿,張會祥還給兒子選了兩個志願,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可是要想考這兩學校,就算放到今天也需要考600多分,10歲的張炘煬真能考上嗎?

可惜的是,高考成績出來後,張炘煬只考了505分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如此年紀,能考到這個分數已然不易。

張炘煬今後完全可以複習幾年,再參加高考,成績一定會更好。

可是張會祥卻決定讓兒子直接上大學,並替他填報了天津工程師範學院的志願。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進入大學後,張炘煬依舊只是自學,不過他的成績卻名列前茅。

張會祥夫婦為了照顧兒子起居,還專門辭職跑到天津,在學校旁租了個房子。

而學校為了培養這個尖子生,還為他聯繫了德國的大學。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但這個計劃直接被張會祥否決了。

因為要去德國上學,年齡至少要滿14周歲,對張炘煬來說,他畢業後還要等一年才能去讀書。

張炘煬13歲時,父親便督促他考研究生,最終他也不負眾望,成功考取北京工業大學應用數理學院的碩士。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學院為了培養這位「小天才」,專門給他安排了學院的副院長程曹宗教授當導師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研究生的學習生活相比於大學,會更加自由靈活,主要依靠自主學習,這正是張炘煬的強項。

所以當他順利完成研究生學業時,他的父親再次對他提出了要求,讓他考取博士學位。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而張炘煬此時更是高傲,公開要求父親為他在北京買一套房,如果不買房,他就不考博士

他說:「如果畢業了在北京連房子都沒有,那讀博還有什麼意義呢?」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但對於一個普通工薪階層來說,在北京買房談何容易。

張會祥夫婦為了哄兒子考博,於是就北京租了個房子,騙兒子說是買的。

張炘煬後來知道了房子不是自己的,還跟父母大吵了一架。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可張炘煬最終還是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應用數學博士,他此時只有16歲,成為了全國年齡最小的博士。

要知道,北航是航空航天領域的黃埔軍校,數學專業更是排名全國前十

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張炘煬的前途不可限量。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可在博士的學習生涯中,張炘煬的研究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因為他沒有經過多年系統的教育,只會學習,卻不會做研究

所以張炘煬的博士一讀就是8年,直到他24歲的時候才博士畢業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人生終是「傷仲永」?

2019年,張炘煬博士畢業後,成為了寧夏師範學院的外聘教師

巧合的是,他本科時期的導師張躍輝教授就曾在這所學校工作,此時還在擔任寧夏大學數學統計學院的院長。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不過2年後,張炘煬就直接辭去了教師的工作,前往上海和朋友一起做項目。

在上海這座城市,他積攢的5萬塊錢很快就花完了銀行卡里僅剩下幾千塊錢,每天只能吃10塊錢的青菜湯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每到這個時候,他就會給父母打電話,讓他們給自己轉幾萬塊錢

他說父母曾經承諾給他在北京買房,但是最後卻沒買,所以他們還欠自己幾千萬。

張炘煬如今已經29歲,卻依舊沒房沒車沒工作,他甚至覺得自己如今不用看別人臉色,無業一身輕。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他說:「我一輩子不工作都沒問題,我不單單靠父母,還能靠父母的父母,雖然家產所剩不多,但至少曾經也輝煌過。」

在談起曾經要求父親買房時他說:「我現在完全沒有買房的想法,無業無房無貸一身輕不好嗎?」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張炘煬的父親曾經不允許他辭職,他們為此還產生了爭執。

他從小就希望兒子成為精英,後來甚至還出了一本書,名為神奇的學習,不過他在書中只講學習,卻從沒講過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他智商堪比霍金,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29歲時卻要靠父母接濟 - 天天要聞

俗話說:「父母是最好的老師。」

儘管一個人的智商堪比霍金,但是如果他滿腦子只有物質,卻獨立的人格。

那終究只是拔苗助長,成為現代版的「傷仲永」罷了。

參考資料:

1.光明網:《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神童」張炘煬現狀:今年28歲,卡里就剩幾千塊錢》2023年9月22日

2.北青網:《當年10歲上大學的「神童」,如今隕落了嗎?》2023年9月22日

3.中國婦女報:《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搶跑的「神童」現狀如何?》2023年9月27日

4.南方周末:《成敗張炘煬:忘掉神童的人設,找回生命的意義》2023年9月25日

5.新華網:《美國5歲男孩智商130 接近斯蒂芬·威廉·霍金》2007年0月31日

喜歡本期節目,請您點擊「關注」,不錯過下期分享。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圖片來源於網路,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 天天要聞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5月1日上午,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河北日報記者劉 英攝進入「五一」假期,當大部分人開始享受美好假期時,固安縣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內,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依舊忙碌,全
翁城日記 888 - 天天要聞

翁城日記 888

翁城,我們來了!但見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風淳厚,人物磊落……我們行走,我們看見,我們閱讀,我們感受,我們沉默,我們呼喚,我們耕作,我們收穫。行走美麗中國,助力鄉村振興。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記」,用志其事,以壯我行。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著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