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白鵝 重點知識梳理 四年級語文下冊

2024年04月08日22:55:46 教育 1670

15 白鵝 重點知識梳理 四年級語文下冊 - 天天要聞

一、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1975)

簡介:中國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名仁,又名嬰行,以子愷之名行世。浙江桐鄉人。擅長散文和詩詞。

作品風格:他寫散文,總是選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題材,以自己的所感,用最質樸的文字坦率地表達出來,在樸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傾注了一股真摯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靈而引起共鳴。

作者作品:《豐子愷漫畫》《緣緣堂隨筆》等

二、生字

(1)會認字

調(diào)看(kān )囂(xiāo)

吭(hánɡ)吠(fèi)促(cù)

頗(pō)奢(shē)侈(chǐ)

苟(ɡǒu)侍(shì)窺(kuī)

伺(sì)供(ɡōnɡ)

易錯提示:「促、伺」為平舌音,「奢、侈、侍」為翹舌音。


(2)會寫字

調(調動 調派)促(急促 短促)

頗(頗負盛名) 劇(話劇 京劇

苟(苟安 苟且)譬(譬喻 譬如)

侍(服侍 侍衛)館(飯館 賓館)

附(附近 依附)脾(脾氣 脾胃)

敏(靈敏 敏捷)捷(捷徑 快捷)

昂(昂揚 激昂)供(供養 供應)

添(增添 添加)

(3)多音字
調 diào(調換)(音調)(調兵遣將)
tiáo(調味)(調皮)(風調雨順)
例句:合唱的時候,他總是調( tiáo)皮地把音調(diào)唱高。
kàn(看望)(看書)(另眼相看)
kān(看門)(看家)(看護)
例句:周末的時候,他一邊幫媽媽看( kān) 店一邊看(kàn)書。

三、詞語
即將 姿態 高傲 音調 局促 京劇 一絲不苟 譬如 侍候 飯館 附近 脾氣 敏捷 空空如也 昂首 供養

一絲不苟:連最細微的地方也不馬虎,形容辦事認真。苟,隨便。


四、句子
1.這白鵝,是一位即將遠行的朋友送給我的。我抱著這雪白的「大鳥」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這姿態,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第一段,第54頁)
賞析: 動作描寫 總寫白鵝的特點。「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形象地寫出了白鵝初到一個陌生環境時那種不卑不亢的樣子,給人留下了高傲的印象。

2.大體上與鴨相似,但鴨的步調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第四段,第54頁)

賞析: 對比 比喻句 作者一方面把鵝的「大模大樣」的步調與鴨的「局促不安」的步調進行對比,襯托出鵝步調的從容;另一方面用「京劇里的凈角出場」來比喻鵝的步調,不僅形象地寫出了鵝的步調的從容,還顯示出鵝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3.因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的脾氣。每逢它吃飯的時候。狗就躲在籬邊窺伺。(第六段,第55頁)

賞析:鵝吃飯時必須有人在旁侍候,所以作者要管白鵝叫作「鵝老爺」。「鵝老爺」的稱呼照應了前文「堂倌」的說法。 這明貶實褒的稱呼,流露出來的是親昵,表現了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 連狗都掌握了鵝的吃飯規律,不僅照應了前文,而且進一步突出了鵝吃飯的三眼一板、循規蹈矩。


五、課文
主題:課文細緻刻畫了鵝「嚴肅鄭重」的音調、「大模大樣」的步態和「三眼一板,一絲不苟」的吃相,表現了白鵝高傲的性格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白鵝的喜愛、欣賞之情。

15 白鵝 重點知識梳理 四年級語文下冊 - 天天要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給老師表演,耀州區南街小學劉胡蘭小組志願服務隊獻愛心啦 - 天天要聞

給老師表演,耀州區南街小學劉胡蘭小組志願服務隊獻愛心啦

在我市耀州區有這樣一支特殊的志願服務隊伍,它成立於20世紀70年代;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志願者,他們都是學生和教師;有這樣一所特殊的學校,校園裡處處都有英雄故事。近日,記者走進耀州區永安路街道南街小學,探訪該學校劉胡蘭小組志願服務隊,在時光深處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 天天要聞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自從體驗了VR心理訓練,我現在能在課堂上大膽發言了!」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大三學生李明坦言。曾經因社交恐懼困擾的他,如今在虛擬現實場景中反覆練習溝通技巧,逐漸找回了自信。這正是該校創新構建的「AI輔助+人工守護」雙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帶來的改變。近年來,南京財經大學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 天天要聞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高考志願填報過程,實質上是同分數段大學之間的比較,重點是專業、城市、學校實力與高考生個人需求等方面的權衡。高考成績處在550分--570分這個分數段,有不少很有實力的「雙非」高校,武漢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燕山大學就是其中的3所,在這3所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 天天要聞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極目新聞記者 鄧波近日,重慶大學大四學生劉某喬發表14篇SCI期刊論文的相關信息引發社會關注。重慶大學稱,學校高度重視此事,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若發現不當行為,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引發爭議的推文截圖起因是多篇官方賬號推文發布了2023—2024學年度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重慶代表名錄,重慶大學化學工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