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首屆京津冀基礎教育協同發展論壇在北京市第四中學舉辦。論壇主題為「協同發展 共創未來」。在主旨報告環節,與會嘉賓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大主題分別作報告。此外,活動還設置專題發言環節、圓桌沙龍環節。各方專家學者為京津冀教育發展分享交流成果經驗、積極建言獻策。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馬嘉賓在發言中表示,為更好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2024年教育部將重點推動成立基礎教育雄安研究中心、建立京津冀教研共同體、加大教師隊伍培訓力度等六項工作。他希望,京津冀三地在推動基礎教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效,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基礎教育的貢獻。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在發言中表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有效途徑。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不僅要幫扶,更要共建共享;不僅要向河北輸入優質教育資源,更要注重發揮優質教育資源的作用,真正形成引領、輻射和帶動的效應。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王攀出席活動,並以「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首都教育何為」為主題作主旨報告。在報告中,他指出——
2014年2月26日,黨中央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如今三地教育協同發展也走過了近10年。
10年來,北京攜手津冀兩地,持續推進教育領域的協同發展,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
10年來,首都教育在推進京津冀基礎教育協同發展上打開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效,交上了亮眼的成績單。
協同發展 工作機制更完善



文字:趙翩翩
編輯:蘇珊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郝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