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皮厚點+死磕成功一套英語教材。
這是我昨天在聽一個直播時,聽到的一句話,正好今天有機會跟大家在這裡分享一下。
確實是,學好英語需要讓自己臉皮厚一點,不要怕丟面子。主播開玩笑說她為了能夠英語口語好,甚至找了一個老外做老公;然後就是死磕一套教材,把它學透了。
簡單吧!就這麼簡單。
不要想著繞過那些學習中遇到的難點,也許你想著要繞過一個難點的時候,就是在給自己學習的路上又添了一個新堵,而且這個堵會在隨著時間的增長越來越大的,最終變成無法跨越的天塹。
學英語,跟一個人做任何一件事情是一樣的,總想著我們能夠有一直的動力和熱情投入在英語學習的路途上,直到有一天歡天喜地大獲成功。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讓我們先拋開學英語這件事情,想一想,我們經歷當中,一開始三分鐘熱勁兒、最後不了了之的種種平凡經歷吧,是不是太多了?
學英語,是需要強大的意志來支撐的。
如果非要找到學習動力和熱情的話,那就是我們自我的一種給予了。
只有在克服困難堅持的過程當中,我們才能看見黎明的曙光,先開始可能是一點點地從狹小窗縫裡透進來,只有在長時間的堅持當中,我們才能看見那一丁點兒的光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一片又一片的溫暖,直到暖意融融流通在我的世界裡。
新概念英語第一冊和第二冊,只要是學英語的人,或者是非英語專業的人都會很熟悉這套教材,如果我們真的想學好英語的話,就從第一冊開始聽寫課文吧,直到把第二冊聽寫完,你看看自己的辭彙,口語、聽力,還有寫作能力有沒有一個質的飛躍。
大家不要想像如何學英語,有哪個好方法一學就會?一通百通?而是在一開始學習英語時便是堅定地去行動,把這套教材死磕到底和到家了。
「放棄吧,我都試過了。」
他的前提,是他試的一個都沒有試到底,而那個一句話都沒說的,卻是一股勁下去直到探到自己想要的寶藏。
你學英語的動力和熱情,絕對不是外界能給的,也不是你可以從外界獲得的。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道理。
前幾年在推行匠人精神,匠人精神是什麼?就是在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本心去做好那件自己認準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看起來他好像一直在原地踏步,可是人家早已經做到了頂峰和極致,成為了匠人。
匠人,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的存在。
當英語老師20多年,深度的研究新概念英語,其實是最近兩三年的事情。
以前我要求小學生背會新概念一課文就很難得了,有的學生背不會就讓分段背。現在學生越來越優秀,背會課文,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我要求他們聽寫課文和翻譯課文,還要背會初中英語語法筆記。
當我這樣要求學生時,作為老師我必須提前做到,所以我也把新概念一二聽寫了一遍。
聽寫課文,其實是學英語路上的天花板難度,只有聽寫過的人,他才能知道往往聽不出來的那些詞都是小詞,比如說a、 the,'ve、's等等;就在過去的幾個星期裡面,我又把新概念二課文從頭至尾的盲聽了一遍音頻,有聽不懂的地方,我必須去對照原文,看看是地名、人名還是連讀吞音之故……
過程異常辛苦,甚至因為心裡記掛著這件事情,半夜一兩點醒來,連著聽完四篇文章,但是結果真的是收穫滿滿,簡直就是超值的收穫啊!
就像那位主播說的一樣,你去書店裡頭選選任何一套你喜歡的英語教材,一點點地從頭把它學到尾,學懂了,學透了,你的英語也就成功上岸了。
這是動力和熱情嗎?這明明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持呀!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堅持做。
學會英語,是簡單的事情,但是它需要我們用心的重複,也需要我們用心的堅持,這一點毫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