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我畢業於滄州師範專科學校,簡稱滄州師專(現改名滄州師範學院),當時國家對大學生實行包分配,原則是滄州師專原籍各縣市的學生都必須回本縣市的鄉中學去任教,89年春,我通過關係認識了滄州市人事局編委的一個親戚,想通過他把我留到滄州市。經過半年多的接觸,他對我印象還不錯,我和他也拉近了關係,走得很近,那年春天他在市區邊上的一個村子裡申請了一塊宅基地,正在蓋房子,我經常去他那裡幫忙幹活。畢業後,為了方便和他接觸,同時也正是大學生分配的關鍵時刻,我沒有立刻回家,就借住在滄州日報工作的一個同學那裡。
那年,大學生分配不是很順利,原則上大學生必須下基層,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一律不接收,滄州師專的學生一個不留的回原籍教委等待分配。在這種情況下,我留滄州已經無望了。但我的這個親戚卻讓我再等等,我自己也因為畢業之初沒有及時去縣教委報到,後來再去報到也生怕縣教委那裡不好交代,其實當時我的檔案已經被調到縣教委了,縣教委已經把我分配到我們縣裡的一個鄉中學,在這期間,我遲遲不去學校報到,縣教委還給我發了兩次函到家裡,大意就是:如果不按指定日期到學校報到,縣教委將要把我除名。那個時候,真是有點兒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意思,第一次發函我執意沒去學校報到。學校還託人給我帶話,催促我前去報到。第二次發函過來,我也有些沉不住氣了,如果真把我除名,估計檔案就有可能被退回學校,我把這個情況也和給我聯繫工作的這個親戚講了,他也不置可否,最後他說讓我先回縣裡中學報到,等將來有機會了再辦調動手續把我調回來。
記得那已經就是9月底了,記得那是一個周日,準備回家後,正好周一去學校報到,而且當時有一個慣例,如果趕到月中15號之前報到可以開整月工資,如果30號或31號之前報到可以開半月工資,周一就是29號了。當時我住在我同學所在的滄州日報的單身宿舍里,早上去上車需要讓他幫我帶一下行李送我上車,我自己實在拿不了。我同學很捨不得我走,我們是最要好的哥們兒,他故意不起來送我,說再讓我住一天再走,一般那個時候就休息一天,一般周日喜歡睡懶覺,也因為我要走了,頭天晚上我們聊了很久,他的同事夫妻倆還特意請我喝了酒,全是為我送行。也巧我沒有走也倒對了,上午我的一個被分到滄州煉油廠的同學過來告訴了我一個消息,說我們有三個女同學分到煉油廠,昨天報到了。我就立刻和他一起去煉油廠問個究竟,她們就說地區教委通知他們去開了改派信,然後拿著地區教委人事科的改派信就可以把檔案同時調走到接收單位報到,原來他們計劃留滄州市已經通過關係把檔案沒有被調回縣裡,這是與我不同的,我沒有把檔案留在地區教委,所以檔案回到縣裡,縣教委就統一分配了(當年地市沒有合併)。聽到這個好消息,我喜不自禁。我以為我也可以去地區教委辦理改派手續了。
周一一上班,我就去市人事局找我的親戚,想讓他帶我去地區教委。他給地區教委的人事科長打了一個電話,人事科長說在地區或外地駐滄單位有接受函的可以辦了,市裡的情況他不了解。我的親戚隨後又給滄州市教委人事科長打了電話,市教委人事科沒接到通知,應該是進市裡的單位還辦不了。當時我們只知道滄州師專的學生原籍在地區各縣市留滄州市需要地區的一個行署副專員親自簽字批複才可以。看來在這之前,她是沒有開始簽字。我的親戚是在市人事局,地區的單位他不認識人,無法替我找到接受單位。既然到這一步了,我也不計劃回家了,決定繼續等下去,同時計劃自己到地區或外地駐滄單位碰碰運氣。
第二天中午,我和我同學正準備下樓吃飯,一個在石家莊分配碰到同樣情況的同學來找我報社的同學,他是河北財經學院畢業,留石家莊沒有成功,準備回滄州找工作單位,因為原來計劃留石家莊,沒有來滄州地區教委報到,也沒有在滄州落實單位,那個時候,分配工作已經結束,他也只能自己再聯繫接收單位。我和他同病相憐,我們就開始共同去地區或外地駐滄單位去毛遂自薦了。我們先後找了十三化建、滄州煉油廠、化勘公司、地區醫院。最後地區醫院同意接收他,而不接收我。他辦理了一切必要的手續就去地區醫院入職了。我仍然像個無頭的蒼蠅亂撞。
時間大約又過了一個半月,記得是11月28日,突然得到消息改派市裡單位也開始可以辦了,我心裡樂開了花,那就好我的親戚正好身體不舒服。我不好意思再麻煩他了,我就自己去地區教委人事科找到科長說明情況,他讓我去市教委人事科開個信過來,意思就寫市教委同意接收,然後我馬不停蹄地跑到市教委人事科找到科長,他說,你得在地區教委開封他們同意放行的信。我又返回地區教委人事科,他堅持市裡開信給他們,市裡卻堅持地區開信給他們,總之,誰也不給開這個信。沒辦法,我只能再找到我的親戚,他和我一道去了地區教委找到了人事科長,人事科長見到他口氣完全變了,他領我們找到他們的辦事員,囑咐辦事員給我把改派信開了,辦事員立刻給我們縣教委人事科股長寫了一個便條:該生擬改派滄州市,如同意,請把檔案退回。我就帶著這張對我來說貴如聖旨的便條回到縣教委,找到便條上的股長,股長看了一眼便條,沒有立刻表態,他到隔壁房間找來了教委主任,教委主任顯得很不高興,說了幾句,意思是我想留滄州市也沒有提前和他們打招呼,發函也不理會,表示檔案不給我。我無計可施,突然想起我同學的父親,我找他說明情況後,他就給教委主任寫了一個信,讓我拿著信直接找教委主任,我不敢做任何停留就去教委找到教委主任,把信給他,他看完信後,就把人事股長喊過來,指示他把檔案給了我。我拿著檔案不敢停留就跑回地區教委,地區教委立刻給我開了一個改派通知,讓我自己連同檔案送到市教委去。市教委人事科接到信後,不知從哪裡找出來市房管局同意接收我的一頁信紙,就給市房管局開了一個幹部介紹信。記得那天是11月30日的下午三四點鐘,我還以為馬上去報到可以領半月工資,就馬上趕到市房管局人事科,科長不在,只有一個科員,那個科員和我的親戚曾經在市政府大樓辦公時全是同事,他說今天科長不在,讓我周一再去。同時因為這層關係,我也就不拘謹了,問了一下準備安排我到那個單位,他回到說是公房所。周一,我直接去房管局人事科找到科長,他看著我遞給他的幹部介紹信卻說局長不知道今年要進人,讓我去市教委拿房管局同意接受的信,我心裡納悶,我就是局長安排進來的,我就和他提了提局長,他說,這個局長已經在11月15號退居二線了,現在新局長不知道這個事兒,你必須拿房管局同意接收的信過來讓他看一看。我馬上回到地區教委,把那封信拿過來交到房管局人事科長手上,他說讓我回去等著,過幾天局長要和我見個面再定。
過了幾天,局長召見了我,和我聊了有十幾分鐘,最後說,今年大學生不允許留機關和事業單位,只能去企業。問我是否同意,我哪裡還有選擇的權利和資格,心裡想無論什麼單位,只要能上班就行啊!我表示可以去企業,實際上不同意去企業也不行的。他說今天就談到這,他們還需要上會討論討論。
大約又過了幾天,我又去房管局人事科打聽消息,人事科長告訴我,局裡定好了,房管局有兩個一個是開發公司,僅僅十來個人,沒有什麼業務,一個是住宅公司,他們那裡人多有150多人,問我想去哪個單位,當時我不知道開發公司是幹什麼的,而且還聽我同學說過,帶開發字眼的單位沒有好單位,我沒加考慮就提出了去住宅公司。人事科長拿起電話就給住宅公司經理打了一個電話,不巧經理去山東出差了,過幾天回來。又過了幾天,我又找到房管局,他又給經理打了電話,經理說知道了,讓他過來吧!我馬上找到住宅公司經理,經理對我說,目前安排不了,讓我再聽信兒。
之後我每周要去兩趟,我實在等不了了,馬上就到1990年了,12月27號,我又去住宅公司找到經理要求上班,他說讓我暫時留在公司機關,大學生需要下基層鍛煉,春節後讓我去三產—塑料廠。 春節後,我就去了那個三產—30個人的小塑料廠,1984年,河北作家陳冲的小說《小廠來了個大學生》如此就成了那個小廠的一個大學生。
住宅公司是市裡單位,沒有單身宿舍,沒有食堂。食宿需要自理。本來我畢業後就是一直在借宿,好不容易有了單位,卻被告知食宿自理,沒上班前,我就先住在報社有3個多月,之後又搬到軍分區招待所(這是地區財政局為職工租賃的單身宿舍,我一個同學那個時候結婚了,宿舍沒退)住了2個多月,之後又搬到滄州市四中(我同學的宿舍,他在滄州市有家,暫借給我住),春節後,我發現公司後面有低矮的小房子,一部分是結婚後的職工宿舍,有一間空著,我打聽了一下,說是公司有兩三個單身在這裡住,我就收拾了一下勉強搬了進去,並沒有和公司領導打招呼。後來公司工地開工了,工人陸續回來了,有一個工人要住進來,我不答應,那個時候我已經去了塑料廠,公司一個副經理給我打電話,我才答應讓他住進去。當時我想,就這麼一間小房子,床還是用竹排搭的,還不允許我獨有。不過好在也算有了一個窩。吃飯就通過關係到農業銀行食堂湊合了兩個多月,春節後,介紹了老家一個哥們兒來公司工地打工,從此我們自己開始開火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