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3年10月20日,韓山師範學院將迎來120周年華誕。120年風雨征程,韓山師範學院為廣東及周邊省份輸送了大批優秀教師及其他各類人才,形成了「愛國愛鄉愛校的家國情懷、明道傳道學道的師道精神、求是求真求正的學人品質、仁愛進取精誠的心靈境界」的韓師人精神特質,為地方教育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即日起,南方+開設「百廿韓師『潮』前跑」欄目,以「多彩韓師」「奮進韓師」「秀美韓師」三個系列,全面展現韓師努力建設教師教育優勢凸顯、創新服務能力較強、社會影響力較大、特色精品美麗的高水平師範學院的生動實踐。其中,「多彩韓師」系列從韓師120年的歷史切入,展現韓師守正創新、繼往開來的精神特質。敬請關注!

回望百年,韓師無疑是金色的。
韓師的歷史是金色的。
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潮人於潮州城外南七里處興建韓文公祠,廟學一體,祀賢傳道,時稱韓山書院。這便是今天韓山師範學院有據可查的辦學前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韓山書院在韓江東畔筆架山麓韓祠旁重新興建,校址延續至今。

1903—1912年的惠潮嘉師範學堂。
仰韓愈為姓,以師範成名。1903年,廣東開新學風氣之先,韓山書院遂改為「惠潮嘉師範學堂」,成為我國第一批、廣東省第一所培養師資的新式學堂。百餘年來,學校歷經創立與變遷、蝶變與新生、曲折與調整、晉級與擴容,先後更名為廣東省立第二師範學校、廣東省立韓山師範學校、韓山師範學校、韓山師範專科學校,1993年升格為本科師範學院,校名定為韓山師範學院。

1986年,韓山師範專科學校時期校門。

1995年4月,韓山師範學院正式掛牌。
百餘年辦校歷史中,韓師湧現出一批批文化儒士、政界翹楚、商海英才、科技精英。中山大學第一任校長鄒魯、哲學家陳唯實、旅港愛國實業家陳偉南、國際攝影大師陳復禮、台灣著名書法教育家陳其銓、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等,都是韓師的學子;愛國詩人丘逢甲、國學大師饒宗頤、「嶺南詞宗」詹安泰等名家大師,曾經在這裡耕耘。這些閃耀的名字,在學校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韓師的今天是金色的。
從初級師範、中等師範、高等師範專科再到高等師範本科,韓師經歷和見證了中國師範教育發展的全過程。其自身發展,始終緊跟國家與時代發展的步伐。

1993年,升格為本科師範學院。
如今,學校設有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等17個二級學院和廣東省陶瓷職業技術學校,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9個學科門類,擁有專門史(潮學研究)、材料物理與化學、生物學、教育學4個省級重點學科,擁有廣東省科技廳重點實驗室等19個省級科研平台。
韓師還建設了一支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其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和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超過80%和30%,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達到30%以上,陳平原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被聘為韓師的顧問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及學科帶頭人。
進入新時代,以「師範」為立身之本的韓師又將辦一所怎樣的學校?面對這一考題,韓師自信答卷:以「師範性、應用性、地方性、開放性」為辦學定位,明確發展戰略和發展目標——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改革發展,以高層次人才建設補齊學科短板,以一流學科建設助推師範教育,以特色學科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一流專業建設促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

韓山師範學院圖書館。
「紮根潮州百年深耕師範教育,我們將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教師教育優勢凸顯、創新服務能力較強、社會影響力較大、特色精品美麗的高水平師範學院。」韓師黨委書記幸小濤表示。
秉承「愛國愛鄉愛校的家國情懷、明道傳道學道的師道精神、求是求真求正的學人品質、仁愛進取精誠的心靈境界」的韓師人精神特質,近年來,韓師傳承百年深耕師範教育基因,分級分層分類推進「新師範」「新工科」「新文科」重點學科體系,高質量發展步伐堅實穩健。

夜色下的韓師西區校園。
僅2022年9月以來,學校便獲得國際性獎項和榮譽3項,國家級獎項和榮譽86項,省部級獎項和榮譽461項,發表的高水平科研論文或藝術作品146篇,授權專利67件,科研項目106項。
弘文傳道,賡續弦歌。放眼展望,韓師的未來依然是金色的。
【文】南方+記者 楊可 通訊員 盧裕釗 蔡煥傑
【海報】黃紅鷹
【作者】 楊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