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每人每年100元「人臉識別費」,該不該收?| 新京報快評

2023年09月13日18:46:12 教育 1265
中學每人每年100元「人臉識別費」,該不該收?|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一位女學生使用人臉識別門禁進入公寓。圖/新京報資料圖

中學安裝「智能人臉識別系統」,卻要讓學生每年交100元的「服務資費」。

據上游新聞報道,近日,廣東梅州市梅江區聯合中學在校內安裝「智能人臉識別系統」等,要求學生進入大學校門、宿舍門,使用「家校通」等功能,同時需繳納每生每年100元的「服務資費」。一學生家長將學校《致家長的一封信》發在第三方社交平台個人主頁,發問:「校園人臉識別每名學生每年繳費100元合理嗎?」該消息引發輿論關注。

目前,該校工作人員及當地教育局相關工作人員均表示,繳費是以家長自願為原則的。但就是這個「家長自願」的回復,引髮網友廣泛質疑:家長真能「自願」交或不交嗎?

根據學校發出的《致家長的一封信》來看,學生進出校園大門、宿舍門,考勤,請假,都需用到學校所推出的人臉識別系統。

比如,學校稱繳納費用會向「家長手機發送學生出入校園」信息,但獲得孩子每日出入校園信息是否為家長所必需?更進一步地,向家長發送學生出入信息是不是有為學校「免責」之意?難道沒有人臉識別系統、不向家長發送學生出入校信息,學校就無法保證學生安全了嗎?

以此來看,這100元的「服務資費」並非實實在在回應家長、學生需求,卻有巧立名目亂收費之嫌。

事實上,借智慧校園建設收費,梅江區聯合中學並不是第一例。早在2020年5月,河南信陽市浉河區一小學「刷臉、測體溫入校,每人每年交100元」事件就曾引發爭議。後信陽市浉河區教體局對此作出情況說明,收取的費用也全部退還給了家長,並由紀委介入調查。

此外,中學校園使用人臉識別系統還存在個人隱私泄露的問題。就有網友質疑「引入的第三方公司會不會出賣學生的個人隱私信息」,這恐怕也不是危言聳聽。

不僅學生個人出入信息、校內活動存在信息泄露風險的問題,很多學校推動「智慧校園建設」還需要家長在手機上安裝APP,某些APP也存在竊取手機信息的問題。所以,使用人臉識別相關服務後,家長、學生乃至老師的個人信息安全能不能保障值得進一步追問。

其實,關於校園人臉識別系統使用,2019年教育部等八部門曾聯合印發《關於引導規範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特別提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並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信息應當取得監護人同意、授權。

倘若該校並未徵求學生家長同意,則其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的合法合規性也要打個問號。

在大數據時代,為方便管理,很多學校都開始開展智能化校園建設,這是一個趨勢,但在建設過程中,還應遵守公開、透明,服務學生、家長的原則,切不可視學生為「韭菜」,藉機巧立名目亂收費。

撰稿/柳池(媒體人)

編輯/遲道華

校對/李立軍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帝國理工大學本科申請(56)——金融數學與統計學 - 天天要聞

帝國理工大學本科申請(56)——金融數學與統計學

帝國理工大學本科申請專業介紹-金融數學與統計學學習應用統計方法解決金融服務業面臨的問題。本課程旨在向您展示廣泛的數學思想,培養您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您將對數學理論和應用有廣泛的了解,並加深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的認識。
學校組織學生集體驗血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 天天要聞

學校組織學生集體驗血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

導語:近日,一所學校組織學生集體進行獻血體驗,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學生們紛紛好奇,學校為何要組織這樣的活動?背後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探尋背後的原因。正文:近日,在某地一所中學,校方突然通知學生集體參加獻血體驗,這讓許多學生和家長感到困惑。
濰坊高密市舉辦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暨「百師百場」家庭教育進社區啟動儀式 - 天天要聞

濰坊高密市舉辦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暨「百師百場」家庭教育進社區啟動儀式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創新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機制,促進全市社區家長學校規範化建設,11月14日,市婦聯、市教體局聯合舉辦高密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暨第二屆「百師百場」家庭教育進社區活動啟動儀式。市婦聯、市教體局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活動。
溫故|70年前的課間十分鐘,就已經關注「好好玩」! - 天天要聞

溫故|70年前的課間十分鐘,就已經關注「好好玩」!

近期,中小學生「課間十分鐘被約束」一事備受社會關注,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回應稱,中小學校安排課間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事實上,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課間十分鐘就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