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區第二中學邢成軍:累我一個幸福幾千人,真的值!

2023年09月13日04:05:03 教育 1474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邢成軍,沾化區第二中學教師。26年冬棗樹下,從教生涯讓他榮譽滿牆。他是沾化區第六屆政協委員、山東省特級教師工作坊濱州市主持人、濱州市名師工作室區域工作站站長、濱州市教育質量評價專家、濱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可他的身邊人,卻給了他很多別樣的稱呼:「邢爸」「邢哥」「不孝子」,這是咋回事?

被網課逼成了「電腦專家」,卻創造了學校歷史上最好的高考成績

作為學校的年級主任,邢成軍用心管理著整個年級的工作,事無巨細。

2020年疫情襲來,他沖在防疫最前線,每天堅持在學校值班防守。考慮到高三要為提前開學做準備,他在正月初一的上午趕在封村之前就趕回了縣城。從正月初五,他就盯靠在學校上網課。

上網課需要熟練的多媒體技術支撐,但老師們以前大多沒有相關經驗,一點小失誤便會影響網課的進展,他便跑前跑後,幫助老師們修話筒換電腦,一次次的幫助老師解決技術難題。老師們都稱讚他說:「主任,等網課上完了你差不多也成了電腦專家了。」

為提高學習效率,他帶領班主任們開車下鄉給學生們送資料到村口,並進行特殊的家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網課結束後,為了能正常開學,他帶領老師們做了大量科學精細的準備。從這天開始,他便以校為家,天天吃住在學校。為了防控疫情,從教室到餐廳再到宿舍巡查監督,每天步行都超過10公里,他的手機微信運動里曾有過開學一周步行近75公里的記錄。

2022年3-4月,因疫情,高三學生在學校封困35天。他帶領全體高三教職工克服一系列困難,與學生同吃同住。他的妻子同時也帶高三,兩人同時住在學校,孩子老人管不上,只能讓親戚朋友幫忙照顧。

在他心裡,學生身上再細小再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天大的事。雖然整天忙的腳不沾地,但他從沒有叫苦喊累。在他的帶領下,在2022年的高考中,沾化二中畢業年級獲得了歷史最好成績。

沾化區第二中學邢成軍:累我一個幸福幾千人,真的值! - 天天要聞

沾化區第二中學邢成軍:累我一個幸福幾千人,真的值! - 天天要聞

學生眼裡的「邢爸」,同事口中的「邢哥」

同學們都親切地稱他為「邢爸」。

作為地理老師,他積極進行學科教學研究,磨鍊了過硬的業務能力,課間時間學生有疑難問題總是去辦公室問他。作為一名班主任,他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更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在他的班級情感日記裡面,學生有大量的篇幅是在和他們的「邢爸」談心得、說苦惱、訴衷腸。有一位王同學是一位春考生,在去濟南培訓時,她得知「邢爸」得了重感冒,很擔憂。她在日記里寫道:「邢爸爸,你感冒了,整天工作起來不要命,不生病才怪呢,一點都不知道愛惜自己,你可吃藥啊,喝水啊,早睡覺啊,好好休息啊,別熬夜太晚啊,別生氣太多啊,少喝酒啊!」

一封封信箋,一句句問候,一次次關心,匯聚成一股股的暖流。邢成軍說,他付出的是點點滴滴,而收穫的卻是整個春天。

他還是年輕教師的「邢哥」。在同事們的眼中,他是一位知心大哥,絲毫沒有所謂「領導」的架子:工作有困難,找邢哥協調;生活有困難,找邢哥談談心。在他的帶領下,同事們雖然不是血緣上的親屬,但一路走來,卻越來越像家人。

沾化區第二中學邢成軍:累我一個幸福幾千人,真的值! - 天天要聞沾化區第二中學邢成軍:累我一個幸福幾千人,真的值! - 天天要聞

岳母腰椎大手術、母親兩次骨折住院、父親做右肺切除手術,他未曾耽誤一節課

「不孝之人」,是他對自己的定義。為了教學,為了學生,他常常是舍小家顧大家。岳母腰椎大手術、母親兩次骨折住院,父親做右肺切除手術,他也未曾耽誤一節課。

2018年,父親因肺癌做了右肺切除手術。十幾萬醫療費用的經濟壓力,加上為父親擔憂的精神壓力,讓他有點吃不消了。動手術住院是十月份,正是高三各項工作全面鋪開、理順的關節節點,又趕上市教科院視導工作,他總是晚上10點10分放學以後開車去濱州醫院裡守護父親,第二天早晨五點多鐘再返回學校上班。

父親住院18天,邢成軍就這樣堅持了18天。夜以繼日的勞作,讓他身心疲憊到了極限。有一次凌晨五點多開車,迷迷糊糊中,在路口他竟把紅綠燈看顛倒了。綠燈等著沒走,紅燈亮了卻走開了,清醒後只有後怕。

母親不識字,有一次檢查,是讓臨床的病友家屬幫的忙,一次是在濱州的親戚幫的忙。母親說了一句話,至今讓他刻骨銘心:「你怎麼這麼忙呀,你們學校離了你就不行了嗎?」

這是母親在埋怨兒子啊,而他又能怎麼辦呢?!一頭是自己日夜牽掛的父母,另一頭是責任,是700多個家庭的未來,他又能如何選擇!他別無選擇。

他忙,妻子也忙,一切的家務都是妻子的。她一直上高二兩個實驗班,他有事妻子還要到高三給他代課。後來,只要他有事,學生自覺地就去找他們的師母。

妻子的腰椎以前動過手術,她的第11節腰椎是正常人的一半,不能久站,長時間站立,不僅腰疼還腿疼,上樓都困難。有一陣,她晚上回家躺下,腰疼得都翻不了身。

有人問邢成軍:你這麼拚命值嗎,他總是笑著說:「高三的學生耽誤不起啊!累我一個人幸福幾千人,這個值。」

在溫暖的北方小城沾化,伴著緩緩流淌的徒駭河水,邢成軍將堅守三尺講台,見證冬棗樹一次接一次地開滿小花,讓沾化桃李滿天下。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為什麼要設培養聯繫人?我為你解答 - 天天要聞

為什麼要設培養聯繫人?我為你解答

大家好!今天我來淺談培養聯繫人那點事……根據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第九條規定:黨組織應當指定一至兩名正式黨員作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聯繫人。所以在支委會或黨員大會票決確定出入黨積極分子後,直接在會上指定兩名正式黨員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聯繫人。為什麼一定要培養聯繫人呢?
四校合併,復建大學? - 天天要聞

四校合併,復建大學?

大皖新聞訊 據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公布,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建議整合江西高教資源,復建江西大學,創一流大學。網友建議如下:江西高教短板靠南昌大學一所可以說是無法補強的,建議江西整合幾個稍有重複但是又比較優質的高校,重新復建江西大學,與南昌大學形成雙子星格局,共同競爭進步。
中國安徽省大學排名「大調整」,中科大穩居第一,安大位列第三 - 天天要聞

中國安徽省大學排名「大調整」,中科大穩居第一,安大位列第三

#冬日生活打卡季#在我們國家31個省市中,有這樣一個省份,它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省份。這裡不僅有黃山這個最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而且還有美味的美食,比如徽州酥餅、糖醋排骨。除此之外,這裡的經濟發展迅猛,科技實力強勁。這個省就是安徽省。
冬日送教情誼深 續寫幫扶新篇章||記黃埔華附赴貴州黔南送教活動 - 天天要聞

冬日送教情誼深 續寫幫扶新篇章||記黃埔華附赴貴州黔南送教活動

為深入貫徹東西部扶貧協作教育對口幫扶的決策部署,落實東西部學校對口幫扶工作,充分發揮華南師範大學附屬黃埔實驗學校示範引領作用,2023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石麗媛副校長帶領代煒、姜成成、羅善維、紀淑兒、鍾泳虹、何明冠6位教師遠赴對口幫扶學校——貴州三都鵬城希望學校、長順縣民
【同心·招生快訊】花都這所學校2024春季招生正式啟動啦! - 天天要聞

【同心·招生快訊】花都這所學校2024春季招生正式啟動啦!

廣州市花都區同心學校2024春招生簡介博學、求實、創新崇德、和諧、進取家長朋友:您好! 廣州市花都區同心學校2024年春季小學各年級插班生報名工作開始啦!報名須知一、報名時間即日起開始報名,額滿為止。二、報名條件①父/母花都區居住證複印件(其中一人)。
「我的書屋」在書香校園啟動 - 天天要聞

「我的書屋」在書香校園啟動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2月9日訊(記者向潔 通訊員馬苗娜)12月8日下午,武漢市江岸區丹水池小學開展了「我的書屋·我的夢」書香校園啟動儀式暨「新國學 新文化」百城千校行主題教育活動。
巴中市實驗小學舉行校園足球賽 - 天天要聞

巴中市實驗小學舉行校園足球賽

為豐富我校師生校園文化生活,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與情感交流,推進學生足球水平不斷提升,加強校園足球特色項目建設,巴中市實驗小學校於2023年10月開展了校園足球聯賽。
鬧大了!張雪峰連發2條言論道歉,高校教授:誤導太多學生了 - 天天要聞

鬧大了!張雪峰連發2條言論道歉,高校教授:誤導太多學生了

最近,張雪峰再次因為一不小心說錯了話,得罪了很多的人。一、一起來看看張雪峰最近又說錯了什麼話?最近,張雪峰在直播的時候,點評文科專業,他特別說到,文科的行業都是服務業。甚至張雪峰還是用一個字來概括文科行業——總結出一個字,就是「舔」。
現在畢業留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背景都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現在畢業留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背景都不簡單

你好我是移民觀察員無憂。每年有大量的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畢業了,都會選擇回國,因為絕大多數人沒辦法靠留學留在美國。四年美國大學,最少需要花費200萬人民幣。可是畢業後你想留下來,需要找到合格的僱主給你做擔保,然後去參加H1-B的抽籤,抽中了才能拿到工簽證,而中籤率現在不到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