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10日,廣東醫科大學舉行慶祝第39個教師節系列活動,向辛苦工作在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一線的全體教師和醫護員工緻以節日的問候。
表彰大會上,廣東醫科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盧景輝作《鍛造「大先生」隊伍 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貢獻智慧力量》的講話。盧景輝表示,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教師是立校之基、發展之源,是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重要依靠和寶貴財富。他強調:「全面建成高水平大學是廣東醫的奮鬥目標。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培養造就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更需要湧現一大批潛心教書育人的好老師和有大學問、大格局、大情懷、大境界的大先生。」

大會表彰了一批先進集體和優秀個人。包括工齡滿30周年教職工、學科與教學工作類教師、科研工作類教師、學生競賽優秀指導教師、其他類表彰教師、年度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等
會上,新進教師莊嚴宣誓,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學校領導還帶隊走訪慰問了在教育崗位耕耘多年的老教授,親切地詢問老教授們的身體狀況、生活情況,囑咐老同志們要好好保重身體。
廣東醫科大學第三屆師德標兵、基礎醫學院生理教研室的吳洪福老師回憶自己從「青椒」到博導的經歷,他清楚地記得來廣東醫報到的那一天,教研室老主任周光紀教授一把奪過行李對他說:「走,小吳,先去休息一下。」一股暖流涌動在他的心底。「老教授重才愛才言傳身教一直影響著我,現在我積極引進青年優秀博士,給他們關心幫助,我還組建本科生興趣小組培養科創新苗,指導的第一批小組成員陳立毅同學目前已在比利時魯汶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這些學生身上,我看到了他們勇敢去追、努力去飛的志向和精神,他們深深感染著我,也深深激勵著我。 」

還有一群「特殊老師」同樣令人難以忘懷。對於醫學生來說,解剖學的學習尤為重要,這就離不開那些願意捐獻遺體或器官的「無語良師」「大體老師」。9月9日該校學生在湛江、東莞兩校區解剖教研室舉行教師節致敬無語良師活動。廣大師生身著白褂,手持雛菊,致悼念詞,鞠躬獻花。參與的鄒嘉璇同學表示:「永遠感念他們在醫學之路上的引領,我會好好珍惜每一次實踐的機會,盡我所能提升臨床技能,為醫學界的救死扶傷獻出一份力量。」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唯
通訊員 周圓 陳瑤瑤
圖/由學校提供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梁善茵
校對 | 謝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