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有3004所高校,多數高校建校時間久,經歷過合併、拆分,校址也是多次遷移,從有到無,滄海桑田,方才有了如今的模樣。
高校幾經波折,與時代背景、招生情況、政策原因等有關,教育是國之大事,高校肩負培養人才的責任,每一次變化都有著重要意義。
一般來說,高校穩定發展,基本不會再有變化,但是,大環境變化飛快,一些高校將再次搬遷,有的是建立分校,也有的是全校搬遷,河北雄安就迎來四所高校。
四所「部屬高校」將全校搬遷,來到河北雄安紮根,預計2035年完成
河北省雄安市,國家級新區,這座城市承載了國家大事,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大自然和城市和諧相處。
人才同樣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力量,教育場所就少不了,近期有消息顯示,4所「部屬高校」將要全部搬遷到雄安。
這四所高校分別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交大、北科大和北林大,值得注意一點,是總校直接搬到雄安,預計2035年搬遷完成,一期工程已經正式開學。
實力強悍的四所211高校來了,給雄安教育資源注入一股強有力的力量,「雄安新區大學城」來了第一批「住戶」,日後陸續還有第二批、第三批高校。
另外,北京70家央企總部,相繼會來到雄安,部分行政單位也要疏解到此,這些都是國家級資源,個個實力不俗。
這是一個不小的變化,值得學生和家長關注,未來幾年間,北京教育功能、居住功能等,可能要搬離北京核心區域,雄安如同它的名字,將會雄起,成為大家安居的新城區。
有了諸多國家級資源,雄安有可能成為新一批大城市一員,屆時又會有一大批學生來此,叫人有頗多感慨。
河北考生人數眾多,雄安或拔地而起,當地學生有福了
雄安新區大學城的建立,對於當地學生來說,真的是有福了,眾所周知,河北教育力量相對薄弱,學生又非常多。
高考生人數眾多,名校資源有限,造成一部分人才流失,600+成績的考生,幾乎遍地都是,連續幾年,再現一分一段盛況,競爭相當激烈,想上名校太難了。
雄安拔地而起,或許能盼來招生名額增多,錄取分數線有所降低的好消息,若能成為現實,河北考生估計要開心壞了。
網友看後也紛紛為當地考生感到高興,有人很是羨慕,不禁感嘆:「如果能去教育資源更匱乏的地區多好」。
高校舉家搬遷,意義非凡,不是說搬就搬,當然,人才是「搶手貨」,對於城市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良心循環,學生也會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其他地區學生不用太羨慕,據不完全統計,還有14所高校傳出搬遷動態,上海紐約大學搬到前灘新校區,山西師範大學已經從臨汾市搬到了太原市,學校整體穩步發展。
高三學生來年填報志願要注意,多搜索一些新消息,避免報錯了學校,每年都有不少高考生,以為學校在「家門口」,不料已經搬走了,再想改可就來不及了。
升學競爭激烈,高三學生還需努力
高三上半學期基本過半,寒假即將到來,來年就要參加高考了,學生們在積極備戰高考,為了心中理想的大學努力。
升學競爭激烈,河北考生們仍不可放鬆,儘管有了高校的新校區,也有整體搬遷來的高校,高考錄取規則不會變,想考上211名校依舊不容易。
學生們要有一個明確目標,善於自我激勵,努力要有方向,否則做的多半是無用功,臨近高考,心情不由自主地緊張,學生們要學會自我調節,學習上勞逸結合,神經過度緊張,反倒容易崩潰。
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學生們只管努力,哪怕最後的結果不理想,也不會留下遺憾,對自己多一些信心,這麼多同學一起並肩作戰,共赴美好前程,看一看身邊努力的同學,就不會有想偷懶的想法了。
以一顆平常心對待,考上名校再好不過,普通高校也不是沒有逆襲的機會,接受自己的普通,讓自己保持平和的心態,奮力一搏,青春里不留遺憾。
如果學生們沒有一顆上進心,就難以把握住大好的讀書機會,時光一去不復返,沒有彌補的機會,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珍惜時間,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討論話題:你怎麼看4所高校搬遷到雄安這一變化?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路)#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