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學生敢舉報導師了?師生關係到底怎麼了?

2025年05月17日15:02:04 教育 1467

最近幾年,學生舉報導師的事件越來越多,從北京郵電大學15名研究生聯名舉報導師情緒暴力、剋扣津貼,到華中農業大學11名碩博生實名舉報導師學術造假,以及更多未被曝光的類似案例,各種社交媒體上學生吐槽導師的帖子,似乎師生關係正在變得越來越緊張。


為何在傳統觀念中本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師生關係,會演變成如今的劍拔弩張?


以前,學生遇到不公平對待,大多選擇忍氣吞聲,因為怕影響畢業;而現在,越來越多學生選擇站出來發聲,甚至不惜賭上自己的學業前途。為什麼現在學生敢舉報導師了?師生關係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1. 導師權力太大,學生只能忍?



在研究生階段,導師的權力幾乎是「絕對」的——能不能發論文、能不能畢業、能不能拿到學位,基本都由導師說了算。這種權力不對等,讓很多學生即使被壓榨,也不敢反抗。


比如,有的導師讓學生干雜活,取快遞、帶孩子、甚至幫自己家裡裝修;有的導師剋扣助研津貼,把學生當免費勞動力;還有的導師情緒不穩定,動不動就威脅學生「不聽話就別想畢業」。學生怕得罪導師,怕被延畢,只能默默忍受。


但現在的學生不一樣了。他們更清楚自己的權益,也更願意用法律、輿論等方式維權。社交媒體和網路曝光給了他們發聲的渠道,讓原本「不敢說」的事情被擺上檯面。


2. 學術圈太卷,導師也「壓力山大」?



導師和學生關係緊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學術圈太卷了。


現在高校評價導師的標準,主要看論文、項目、經費。導師為了評職稱、拿項目,不得不拚命壓榨自己和學生。有的導師甚至讓學生造假數據、水論文,因為「不發表就出局」。


這種情況下,導師和學生不再是「師徒」,而更像是「老闆和員工」。導師要業績,學生要畢業,雙方都壓力巨大,矛盾自然容易爆發。


這種導向下,部分導師將主要精力放在爭取項目和發表論文上,對學生的學術指導和生活關懷嚴重不足。


3. 為什麼以前不舉報,現在舉報變多了?



以前學生不舉報,是因為缺乏渠道,但現在不一樣了:


網路曝光讓維權更容易:各種網路社交等平台讓學生能直接發聲,輿論壓力倒逼學校處理問題。


年輕一代更注重個人權益:95後、00後更不願意忍受不公平待遇,他們更敢說「不」。


高校管理逐漸透明化:雖然仍有學校「護短」,但教育部和公眾對師德問題的關注度提高,讓舉報更有用。


4. 師生關係還能回到「尊師重道」嗎?



學生舉報導師事件頻發,暴露出高校在導師監督機制和學生權益保障方面的雙重缺失。從已曝光的案例看,涉事導師的違規行為往往持續多年卻未被發現,說明學校的日常監管存在盲區。例如,未按規定發放助研津貼這種有明確記錄的行為,為何需要學生舉報才能被發現?


在傳統社會,"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而在現代大學,"導師"的英文"supervisor"本身就含有"監督者"的意味。這兩種角色如何平衡?


教育家梅貽琦曾說:"師生猶魚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不求而至。"


為什麼現在學生敢舉報導師了?師生關係到底怎麼了? - 天天要聞


理想的師生關係應是引領而非控制,是共生而非利用。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在課程的苗圃里聽見花開的聲音 - 天天要聞

在課程的苗圃里聽見花開的聲音

大象新聞記者 徐超 通訊員 李相儒 史雲霞/文圖5月28日至6月16日,以「課後服務嘉年華 我的成長我做主」為主題的課程成果展示周,在鄭州高新區萬科城小學的陽光校園裡鋪展出一幅絢爛的成長畫卷。一室匠心蘊千秋功能室里,課程沉澱的智慧悄然綻放。
高考志願參考:2025年不招復讀生!這幾所高校再次明確! - 天天要聞

高考志願參考:2025年不招復讀生!這幾所高校再次明確!

導語:高考從考試到填報志願,每個環節出錯都有可能讓考生與理想大學失之交臂,若是連復讀也不能成為退路,那若是高考當日身體不適、或者報考的時候出現了失誤,難道就只能認命了嗎?這在今後,對於其他諸多院校來說,不招復讀生會不會成為一個常態?
世界大學排名港校集體飆升,港大沖至前11創新高 - 天天要聞

世界大學排名港校集體飆升,港大沖至前11創新高

全球高等教育界年度盛事——Quacquarelli Symonds(QS)2026年世界大學排名於6月19日公布,香港大學創下歷史最佳,位列全球第11位,較去年躍升六位,成為中國(包括港澳台)地區排名最高的學府,顯示其卓越學術與科研實力獲得國際高度認可。港大校長張翔就此表示,這一歷史性突破不僅體現港大在全球學界的崛起,也印證大學...
班級頑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鬧哄哄 - 天天要聞

班級頑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鬧哄哄

真的是自取其辱、後悔莫及啊!同辦公室的曹老師這學期來總是捶胸頓足、唉聲嘆氣。曹老師今年58歲了,再有兩年時間就是船到碼頭車到站光榮退休了。三年前,秋季學期開學後,比他年齡小一點的三位老教師脫離了教學一線,跑到後勤崗位干點雜活拖老去了。
「自由選專業」! 河南一高校兌現承諾 - 天天要聞

「自由選專業」! 河南一高校兌現承諾

6月19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發布兌現「自由選擇專業」承諾。在2024級6403名本科生中,1588人申請轉專業,除12人撤銷外,1576人均成功轉入自己選擇的新專業,實現了學業生涯規劃的重要一步。這一成果,源於該校推出的創新性人才培養政策。
被困在教學困境里的大學教師 - 天天要聞

被困在教學困境里的大學教師

寫下這個題目,我自己都笑了,我的微信個性簽名不是「幸福的教書匠」嗎?如今,這是怎麼了?是的,這學期我工作並不開心,確切地說,這一兩年,我工作越來越不開心。我教的這門課《化工原理》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在學生大二的下學期和大三的下學期開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