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畢業生的眼中,高風險高收益的工作已經不那麼吃香了,反而開始追求安穩有保障的「鐵飯碗」,像公務員、事業編和國企等就成為了求職的主要方向。
而公務員算是所有崗位中上岸難度最大、競爭最激烈的了,但福利待遇卻是其他崗位沒法比的,所以很多考生明知上岸難,但也一頭扎在了考公的隊伍中,就是希望能夠獲得穩定的好工作。
雖說公務員崗位競爭激烈,但有些崗位人才缺口比較大,招聘的時候就會放出大量的名額,考上上岸的幾率就大大增加了,成為普通考生報考的好選擇。
考公名額較多的4個部門,福利高還好上岸,是普通考生的好選擇
公務員的崗位其實是觸類旁通的,有很多不同的部門和崗位,對應的人才缺口也存在差異,有些單位「優中選優」,招聘名額少得可憐,基本上輪不到普通考生,而有的部門卻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其中有4個部門可以成為普通考生的好去處。
其一是海關單位,該部門的薪資福利待遇比較高,而且還有各種補助,但是對於人才的要求不算低,一般都是本科生起步,研究生更有優勢,在英語方面也有明確的規定,本科生得過四級,研究生得過六級,除此之外政審也是異常嚴苛的,這些學生都要提前了解。
其二是稅務局,也算是招聘名額比較多的部門,崗位也是比較多的,不過招聘的大多是一線崗位,工作的辛苦程度高一些,還經常要出差,同時由於崗位多與經濟打交道,對於專業的要求比較明確,像經濟、金融、會計等專業才是對口的,其他專業想跨行很難。
其三就是統計局,可能很多人對於這個單位並不熟悉,其實統計局和稅務局有異曲同工之處,崗位遍布全國,所以人才缺口比較大,普通考生的上岸幾率也多,薪資福利待遇算是不高不低的中等水平。
其四就是非常不起眼的鄉鎮公務員,由於城市競爭積累,鄉鎮公務員的需求量大,要求也不高,學生上岸的可能性更大,而且隨著制度的完善,鄉鎮公務員的福利待遇也在提升,所儼然成為了新的「搶手崗位」,但是鄉鎮工作比較清苦,考生要做好思想準備。
公務員競爭日益激烈,普通考生報考要規避哪些問題?
考公的熱度居高不下,競爭愈演愈烈,儼然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那麼學生的每個決定都會對上岸產生影響,尤其是普通考生沒有那麼多的資本去反覆嘗試,提前了解一些「坑」,才能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太過熱門的崗位必然競爭者眾多,其中還會有很多名校高學歷考生,除非學生能力拔尖,否則盡量不要去硬碰硬,倒不如將注意力放在一些普通崗位,只要薪資福利待遇差一不二,哪怕地點偏一些也沒關係,最起碼能夠降低競爭性。
如此一來就有考生想,既然大熱門不能報,那我就報冷門崗位,單純為了上岸而報考冷門崗位也不可取,冷門崗位有其工作的弊端,學生貿然報名,就算上了岸也很難堅持下去。
所以在報考崗位的時候,一定要多去了解崗位背後的利弊,然後再結合自己的能力和接受程度做決定,總之就是多聽多看多感受,思慮周全在報考。
考公是塊「硬骨頭」,考生想順利上岸,就要掌握好備考的技巧
考公是一場「馬拉松」,艱難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學生要合理制定備考計劃,最好提前一年備考,給自己預留充足的準備時間,也能將知識掌握地更紮實,到考試前再進行突擊複習,有針對性地攻破難點問題。
在備考的過程中,要多做一些練習題,增強知識的運用能力,主要以歷年的考試真題和模擬題為主,中間穿插不同知識點的小練習。
另外備考的過程中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和狀態,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盡量不要熬夜通宵學習,每隔一段時間給自己一些放鬆的時間,可以出去遊玩散心,也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總之就是完全脫離學習的狀態,將壓力和負面情緒全部釋放出去,這樣有助於後期的學習和備考,也不會影響身心健康。
【筆者寄語】公務員考試是很多畢業生的選擇,但競爭的激烈程度讓學生步履艱難,所以學生在報考的時候一定要權衡利弊做選擇,然後拿出百分百的精力去備考,在備考的的時候也要多聽聽過來人的經驗,從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總之要相信「付出總會有回報的」。
今日話題:你還知道哪些公務員崗位招聘名額多?歡迎留言分享與討論。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