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是一張單程票

2022年07月14日23:34:16 教育 1471


孩子的成長是一張單程票 - 天天要聞

這是希子媽媽的第175篇原創文章


七月酷暑,幾家歡喜幾家愁,這是一個多情的七月。


這幾天苦讀寒窗的學子們陸續收到了他們日思夜盼的錄取通知書,這是一份揮灑青春與汗水的見證書。


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這一路走來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有歡聲笑語,也有心酸流淚;有困難和挫折,也有溫暖和力量。


總之,無論結果怎麼樣,孩子努力過了、拼搏過了就無怨無悔,父母付出過了、用心過了就問心無愧。


時間過的實在太快了,不知不覺孩子就長大了,對於孩子還小的我們,尤其是萬里長征還未上路的孩子的父母,我們一定要珍惜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


孩子的成長是一張單程票,無法重來,錯過了就是一輩子,無法彌補,它是不可逆的。


我們都知道孩子越小越好培養,因為孩子剛出生就是一張白紙,而且0~6歲的孩子是大腦發育的高峰期,潛能開發非常大,隨著年齡的長大,孩子的潛能呈遞減趨勢。


如果錯過了這前六年的黃金時期,真的非常可惜,因此父母哪怕苦一些、累一些,都要想方設法陪在孩子身邊。


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十二歲定終身」,可見孩子的性格習慣等都在這一時期開始形成。


假若父母長時間不在孩子身邊,交給家裡的老人等親人帶、或全托給育兒早教機構,孩子即使看似獨立,實際上內心脆弱,缺乏安全感,容易引發一系列問題。


待長大後,叛逆了,由於習慣養成了,性格定型了,就很難改,這個時候再唉聲嘆氣,束手無策,真的是為時已晚。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學習上,越早啟蒙越好,有些家長很重視孩子的培養,不惜重金,但結果收效甚微,因為大人自己不愛學習,不學習怎麼更好的陪伴孩子,覺得花錢了、交給好機構好老師就行了。


現在這個社會有錢的父母很多,單靠金錢能解決的話,那成才的孩子一定很多很多。


這個時代和我們小時候比最不缺的就是教育資源,每個大小城市包括鄉鎮都有圖書館、書店,而且圖書館裡的成千上萬本的書都是免費的,但是依然有很多的孩子不愛看書。


因為從小父母沒有給他們營造看書學習的環境,人是環境的產物,好的環境塑造一個人,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


比如一邊讓孩子看書,一邊自己在玩遊戲、打牌,有些甚至在隔壁房間稀里嘩啦搓麻將,怎麼讓孩子安心、有動力讀書呢。


與其喋喋不休逼孩子學習,不如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做一個成長型父母,孩子自然會上進。


之前網上看到一則新聞,一位母親陪讀,和孩子一起拿到了學位證書,可見是多麼努力上進的媽媽呀!


當然,也不一定父母們都得去考本證書,這是每個人不同的人生方向和定位,我們可以在自己喜歡的某個領域深耕,也可以去嘗試一個陌生的領域,總之漫漫人生路,學無止境。


也可以跟隨孩子一起學習,孩子還會更有動力,孩子也會更加的自信。


一個孩子好好陪伴,才會有經驗去陪伴下一個孩子,不去經歷和實踐,會給自己人生留下一次次的遺憾和惋惜。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論「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歡呼」到底是心態好還是玩兒流量 - 天天要聞

論「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歡呼」到底是心態好還是玩兒流量

河南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歡天喜地。這個事兒已經過去一周的時間了,我來表達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這個事兒得分階段說,截點就在6月25號晚間21:24「蘭姐來了」的賬號直播帶貨。直播帶貨之前,我看到的是雖然孩子高考成績只有288分,但這已經是最
工人日報:考個「包拿證」的「高考志願規劃師」靠譜嗎? - 天天要聞

工人日報:考個「包拿證」的「高考志願規劃師」靠譜嗎?

隨著高考成績公布,志願填報成為考生和家長的「頭等大事」。為獲取更多信息,不少家庭選擇求助於「高考志願規劃師」(下稱「高報師」)。艾媒諮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年高考志願填報市場付費規模預計為10.9億元。一邊是高考志願規划行業持續火爆,另
「需要接受審查」 美政府扣留近70億美元學校資金 - 天天要聞

「需要接受審查」 美政府扣留近70億美元學校資金

總台記者當地時間7月2日獲悉,美國特朗普政府扣留了原定於本周發放的近70億美元學校資金,並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晚上通知各州教育機構,這筆資金無法使用且正在審查中。《華盛頓郵報》報道稱,這筆資金用於支持課後教育、英語學習和其他項目,失去這筆資金將對美國全國各地的學生造成巨大影響。據悉,這筆原定於7月1日發放的...
把學生當成同事,班主任真是越干越輕鬆 - 天天要聞

把學生當成同事,班主任真是越干越輕鬆

想要當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想要建立一個學風濃郁的班集體,想要教學成績穩居前列,想要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我們的教導,班級管理事半功倍,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在教師必須要建立自己的威信。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告訴我,「威信」二字,最重要的不是「威」而
什麼是中考高考分數賦分制? - 天天要聞

什麼是中考高考分數賦分制?

「賦分」這個詞,在今年的中高考里頻繁現身,家長和考生都很迷惑,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又為什麼要採用呢?咱們來談一談。賦分制,就是依照規則把原始分轉換為等級分,然後再計算總分,就如同把不同的貨幣換算成統一的單位,這樣才便於比較。
太原市2025年小學入學登記工作政策出台 - 天天要聞

太原市2025年小學入學登記工作政策出台

太原市2025年小學入學登記工作政策出台近日,太原市教育局印發了《關於做好2025年全市小學入學登記工作的通知》,就全市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登記時間、登記對象、登記方式、需準備的材料等有關事項作出具體部署。
第一觀察|讀懂「七一」前夕集體學習中的高頻詞 - 天天要聞

第一觀察|讀懂「七一」前夕集體學習中的高頻詞

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治「四風」長效機制進行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自我革命是我們黨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從抓作風入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一條重要經驗
發生在高考中的「軼聞趣事」集錦 - 天天要聞

發生在高考中的「軼聞趣事」集錦

#夏日生活打卡季#​#認證作者激勵計劃#​高考應該說是人生中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戰役,因為它承載著無數人的青春與夢想。本來高考是一件非常嚴肅而又沉重的事情和話題,然而在其漫長的歷史當中,也不時會發生出許多妙趣橫生的故事。筆者這裡關於高考中的「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