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曉東

曉南,我聽說東南大學首屆教學新秀獎里有一位帥氣的體育老師!
曉東,你說的是我們啦啦操老師楊文剛嗎?他真的是帥氣又有趣呢!

曉南
個人介紹

楊文剛,東南大學體育系的健美操老師。他是中國首批啦啦操國際級裁判員、國家級教練員、國際認證教練員、中國啦啦操金牌導師。多次帶領學生在全國啦啦操大賽上獲得冠軍榮譽。

出任首屆世界大學生啦啦操錦標賽評委
2021年,楊文剛名列東南大學首屆「傑出教學獎」教學新秀獎
名單。「年輕帥氣」「隨和有趣」「認真負責」一直是他的標籤,融洽的課堂氛圍和獨特的教學方式更為同學們所津津樂道。
結緣體操 水到渠成
影響一生的選擇,作出時也許並不多麼轟轟烈烈或經過深思熟慮,而只需要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契機。當提到與體操的相遇時,楊文剛覺得,無論是他之於體操,還是體操之於他,更多的是一種「雙向選擇」的水到渠成。
由於家鄉石家莊的體操氛圍濃厚,父母抱著鍛煉身體的想法把他送去練體操。但讓父母驚喜的是,小楊文剛不僅收穫了良好的身體素質,更在當時同隊的孩子中顯露出優異的體操能力,於是他的體操之路也就這樣走了下去。

2005年,楊文剛順利考入廣州體育學院並開始接觸健美操和啦啦操。楊文剛本科學業期間連續四年獲得全國啦啦操冠軍,在世界啦啦操錦標賽上也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如果說楊文剛與體操的相遇是一個巧合,那麼最終選擇進入東南大學體育系的種種,便是「偶然為必然開闢道路」的印證。完成學業後不久,楊文剛在帶隊參加2011年第六屆世界啦啦操錦標賽的過程中,偶然認識了他的妻子。幾年後,兩人關係進一步發展,他產生了配合妻子來南京工作的想法。

過去參加國際賽事時,他常感受到國外對啦啦操的重視程度遠高於國內。他從力所能及的方面入手,提高國內對於啦啦操的認知,儘力改善國內高校的啦啦操教育水平。
一直以來,年輕的楊老師對東南大學心生嚮往。在對這樣一所歷史悠久、底蘊豐厚的大學進一步了解後,他產生了來此任職的想法。經過考核,2015年,他如願成為東南大學的一名體育老師。
身兼數職 理念如一
在東南大學校園內,楊文剛認為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教學是他最重要的職責。除了向學生們傳授基礎的理論、實踐知識外,楊文剛更多考慮的是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鍛煉,努力讓學生領會體育真正的精神內涵。
1
「沒有體育就沒有體格,沒有人文就沒有文化,沒有藝術就沒有情感。」
從教多年後,楊文剛深深明白,體育能帶給學生們的,不只有強健的體魄、必勝的決心、頑強的意志。「體育能夠教會你怎樣正確地對待輸」,楊文剛強調,對於即將邁入社會或更高學府的學生們,挫折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越是一路走來優秀的孩子,可能越難接受失敗。體育是教給他們如何正確對待失敗的最好、最快的方式。」

楊文剛經常讓學生自己整隊或輪流帶領熱身運動,在此過程中耐心地指出每一位學生的不足。如此的課堂「驚喜」讓不少學生提心弔膽,卻無形中增強了大家的社交和接受批評的能力。
2
「只有當學生和老師關係貼近而融洽、課堂氛圍放鬆下來的時候,課程才能更好地開展,同學們上課也會開心很多。」
健美操作為團體運動項目,強調團隊氛圍與合作。在日常教學中,為了防止「代溝」現象出現,他一直對學生們關注的事物保持開放的態度,並且努力嘗試用學到的「新奇」的辭彙和學生們交流。

楊文剛在自己的健美操課堂上既能與學生們打成一片、深受大家喜愛,又能讓大部分學生輕鬆愉悅地學會自己教的健美操動作,提高學生們的團隊協作能力。
楊文剛將最終的團隊考核權全權教給學生們自己把控,從選組長到隊形、動作的編排等都放手由學生們自己完成。雖然一開始免不了有學生不適應、抱怨,但最後大家都能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收穫頗豐,取得不錯的成績。
3
「我最大的希望就是通過自己不間斷的努力,帶領團隊們一起推動中國啦啦操的實力更強一點、離國際最高水平更近一點。」
除了課堂教學,楊文剛還負責訓練東南大學健美操隊、啦啦操隊。作為強勢工科的綜合性大學,東南大學的體操實力在他的努力下也得到了突破性的提升:
2015年江蘇省大學生健美操、啦啦操比賽上,東南大學啦啦操俱樂部首次參賽,取得了一項冠軍和一項季軍的優異成績;2017年江蘇省第十九屆運動會健美操比賽上,校健美操隊又創佳績,「超額」完成既定目標。
此外,近五年內校健美操、啦啦操隊在全國性比賽中榮獲4次冠軍、1次亞軍,在省賽中獲得2次冠軍等多項榮譽。這些榮譽的來之不易,是年輕帥氣的楊文剛老師與同學們共同奮鬥的結果。


「目前,隨著國家政策越來越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我明顯感到學生的體育素質一直在提升,他們對健美操、啦啦操的了解和興趣也在不斷加強。」這是讓楊文剛非常欣慰的一點。
立足世界,中國啦啦操隊的水平已經步入國際第一梯隊,但想要進一步突破瓶頸、取得更高的榮譽還存在困難。「作為國內培養的較早一批啦啦操運動員、教練員,我最大的希望就是通過自己不間斷的努力給中國啦啦操這項運動帶來更大的促進作用,帶領團隊們一起推動中國啦啦操的實力更強一點、離國際最高水平更近一點。」
掬醉研學 進取不止
「一定要用科學的方法來帶動體育的發展。」在從事體育教學的同時,楊文剛還密切關注著體育方向的理論研究。楊文剛認為,體育理論研究對建設體育強國有著重大意義,「如果其他國家的科技在進步,科研能力在進步,他們可能通過一個新的先進的訓練方法,在賽場上超越我們。」
2019年至2021年,楊文剛發表了《社會體育組織供給體育公共服務模式研究》《體育用品對外貿易大國與對外貿易強國的理論探析》《我國啦啦操項目在第34屆奧運會的備戰策略》等多篇論文,研究方向涉及社會體育組織與體育公共服務、體育產業、女子平衡木成套動作編排、啦啦操備戰策略、體操微課程等。

關於未來的科研方向,楊文剛不希望自己「原地踏步」。當下,進行跨學科的科研門檻越來越高,對於年輕的他來說,這不僅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楊文剛把這樣的挑戰視作學習和自我提升的過程。
針對近兩年的科研安排,楊文剛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一是關於體育教育訓練學,二是體育人文社會學,三是體育經濟和體育管理等領域。」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他認為科研也是如此,「這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比拼的是速度,也是耐力,需要久久為功。」只有教育和科研互相推動、彼此成就,才能更好地對學生負責。
結語
「只有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年輕有為的楊文剛在體育教學中的努力就是這句話的印證。而他將繼續帶領自己的學生在訓練場上揮灑汗水,讓體育精神紮根更多人的心中。
謄墨恆書,鍛體育科研之「文」
鑄劍百鍊,不改賽場精神之「剛」
現在,在九龍湖操場上積极參与體育鍛煉的每一個青春的身影,都是奮鬥在東南大學一線的體育教學工作者的勳章。
新媒體工作室
往期精選 Editors' Choice
資料來源 | 東南大學新聞網
圖片 | 郭力模、韋朝洪、林敏慧
文編 | 李子璞、宋雨昂

強健體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