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學:積極培養適應未來發展的創新人才

2022年06月29日11:56:09 教育 1597

6月24日,揚子晚報「首席有約」蘇州名校游直播走進西交利物浦大學,對話校長、院長、校友,解讀西浦辦學特色,帶考生和家長深度了解這所充滿魅力的國際化高等學府,直播在揚子晚報多個平台推出,共吸引了90多萬網友關注。

建校16年來,西浦獨特的辦學理念和高水平的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各界認可,被譽為「中外合作大學的標杆」和「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2021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就業形式的持續衝擊,西浦2967名2021屆大陸本科畢業生逆風破浪,實現了94.91%的畢業去向落實率,赴世界各地追尋學業和職業理想。其中,2544人畢業後選擇繼續海內外升學,佔85.74%。858人進入全球排名前十頂尖學府深造,佔33.73%。

西交利物浦大學:積極培養適應未來發展的創新人才 - 天天要聞

學子故事

經歷疫情下的低谷與絕望

狂攬耶魯等13項名校錄取

鄧越騫大學四年,疫情陪伴他兩年半,大三的「危機」爆發時同時面臨幾重壓力:課業、科研和英語。經受疫情考驗的他,狂攬耶魯大學等13項頂級名校錄取。

因為英語基礎比較弱,EAP(學術英語)課上,鄧越騫主動坐到靠前的位置,以便和老師有更多的交流互動;下了課,有什麼問題他就當場問,或是提前寫好作業、向老師尋求建議。西浦三年多的積累讓他的英語能力有了實質性的提升,特別是整體思維能力的進步。「西浦給的環境足夠好,上完兩年EAP課後,大家整體英語水平都會提升,很快能達到用英語和老師交流、用英語做彙報做演講的要求。」

西交利物浦大學:積極培養適應未來發展的創新人才 - 天天要聞

鄧越騫表示,最大的壓力從大三第一門課考砸開始。「我發現自己落下的東西太多了。我下定決心,把自己切換到一個主動的、緊張的狀態:做好複習規劃、做好時間管理,每天都是衝刺狀態,一天的空閑時間甚至壓縮到只有五分鐘……我的緊迫感被喚起了。我發現,當我調整到一個非常高效、非常亢奮的狀態,之前看起來高渺的那些目標變得都可以實現了。」

受疫情影響,鄧越騫科研經歷沒有前幾屆同學那麼完整。大三暑假前夕,他聯繫孟佳老師,申請進入他的實驗室做科研。孟老師給他安排了一個和申研方向很對口的項目。「這是一個關於RNA修飾,生物測序技術和計算機領域的交叉課題。從學習課堂基本知識,轉化到解決科研問題,前期適應還是有一點困難。在博士生學姐幫助下,我自學網課資料,去理解計算機所需的邏輯和數學語言,把機器學習工具這部分內容自學起來。」

暑假後,在孟老師建議下,鄧越騫延續課題方向,把它拓展成畢業論文,繼續往下推進。這成為他本科期間一段非常關鍵的、正式的科研經歷,也成為申研時的很大優勢。「我保持了一整年高強度的戰鬥狀態,直到陸續收到耶魯、卡內基梅隆、約翰·霍普金斯、倫敦大學學院等名校的13項研究生錄取。」他最終選擇了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生物學專業。「正是在高點和低點的碰撞里,才決定了我未來將去向哪裡。」

西交利物浦大學:積極培養適應未來發展的創新人才 - 天天要聞

非典型「熱血漫畫主人公」:

從「遊戲小子」到劍橋學者

「申請劍橋前,我感覺這是一件希望不大但是不做會後悔的事。」對於從小就喜歡遊戲和漫畫的曹雙源來說,去劍橋這樣的世界頂尖學府讀書,是一次想要突破極限的嘗試,這背後支撐他的,是他在西浦四年的經歷。四年里,他找到了更適合自己興趣的創作方式和發展方向,不僅是成為了更好的「學生」,更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懷有對漫畫、遊戲、電影的熱情,他選擇了影視藝術學院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它的課程有藝術也有技術,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個專業讓我在藝術和技術之外,找到了另一個方向。」大二時數字媒體藝術概論的一次作業,讓他跳脫出玩家和製作者的角度,作為一名研究者去看待熟悉的作品,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有趣經歷。「藝術和研究並不是割裂的,而是一體的存在——藝術家也可以是善於刨根問底的學者。」

西交利物浦大學:積極培養適應未來發展的創新人才 - 天天要聞

真正讓他下定決心想要走研究學者路線的契機,是大三劉芳老師帶著做互動式藝術項目「山之間」之後。在老師指導下,他完成了一篇分析交互設計的用戶教程的論文,成功發表在2021年國際人機交互大會上。「這是我第一次這麼正經地去做完整的學術發表。」

「既然決心選學術路線,乾脆就選最頂尖的當做目標,嘗試下再自我突破一次。」曹雙源最早準備申請的是劍橋的電影研究專業,一個100%理論的專業,需要準備的材料比大部分大學都多很多,然而雅思分數一直不夠。就在糾結是不是要放棄的時候,他通過電影研究專業老師的個人主頁意外發現了劍橋一個新專業:數字人文。於是申請了這個因為太新甚至很難在網上找到、但是完美適合的專業,並成為了影視藝術學院第一位申請到劍橋的畢業生。

「如果沒有來西浦,我大概不會去了解學術研究,也不會知道還有數字人文這樣的學科,我的愛好也只是『敝帚自珍』。現在,遊戲、漫畫還有電影,它們不僅是我的興趣、熱愛和創作載體,以後也會是我的研究對象和看待世界的方式。這種改變是西浦帶給我的。」

校長專訪:

「建校16年以來,西交利物浦大學始終堅持創新發展,不管是國際化專業精英教育的1.0模式,融合式創新創業的國際化行業精英的2.0模式,以及未來導向、平台營造、技術賦能、融合共生的教育創新生態的融合式教育生態3.0模式,我們的教育初心一直沒有變。」日前,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教授接受揚子晚報記者獨家專訪時指出,三種教育模式齊頭並進,並橫跨基礎教育和新職業教育,旨在從五個方面進行積極探索,重塑教育、引領未來、服務社會。

西交利物浦大學:積極培養適應未來發展的創新人才 - 天天要聞

創新三大教育模式 助力學生多元發展

席校長表示,建校初期,站在全球重塑教育的時代風口,西交利物浦大學的初心不僅僅是辦好一所大學,而是通過辦大學進行教育探索,來影響未來教育的發展。數字化、網路化世界,知識傳播的媒介多樣化、渠道便捷化,教知識已經不是那麼難,需要對專業精英教育的模式進行改變。「改變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教知識作為一個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成長。因為在這個時代,學生成長要比學知識更重要。」

西交利物浦大學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和未來,改變傳統教育模式,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體系,致力於幫助學生在大學實現三大轉變:從孩子轉變到年輕的成人再到世界公民;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再到研究導向型學習;從盲目學習到興趣導向再到關注人生規劃,並輔之「四大導師」體系(即學術導師、學友導師、生活導師、校外導師),引導學生實現「幸福生活、成功人生」的目標。

「2.0模式是融合式教育,不再是簡單培養某一個專業方面的精英,而是培養能夠把各種專業精英加上現代技術平台以及未來的智能機器結合起來去創造新場景、新生活的人才。通過和產業界協同育人,培養面向未來的行業精英。」席校長介紹。

現在的生產方式逐步過渡到網路化、平台化和生態化,人才和教育應該是融入這個生態中間的一部分,甚至成為撬動產業的推動者,因此就形成了3.0模式。「比如西浦—集萃學院、西浦慧湖藥學院、未來教育學院、影視與創意科技學院等等,都是這種新模式的體現,這些學院都是圍繞一個產業來製造生態,其中有教育、研發、創新創業、資金、導師、產業等各方面支持,這就是3.0模式,營造一種適應未來的融合式教育生態。」

席校長認為,創新是西浦的基因,建校以來,西浦不斷反思教育、重塑教學、再定義大學。從三大教育模式的演進來看,西浦影響、改變、引領教育的初心沒變。「三個模式齊頭並進,不是相互取代,因為三個模式是相互支持、相互補充,共同支持未來的發展,來培養知識、能力與素養兼備的,具有國際視野和全球競爭力的創新人才。」

西交利物浦大學:積極培養適應未來發展的創新人才 - 天天要聞

學習超市全新升級 為終身學習賦能

西浦學習超市於2020年5月上線,整合全球優質教育資源,通過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創造跨地域、跨年齡段、跨學歷與興趣驅動的學習、創新、創業支撐平台,並於2021年5月22日正式向全球開放,印證著西浦教育探索再升級。

「學習超市不僅是西交利物浦大學創新、研發、創業的中心,也是大學知識項目交流和企業夥伴合作的中心。西浦學習超市以倡導終身學習為宗旨,不僅與西浦創業家學院(太倉)各個行業學院積極互動,還與大學各個學術院繫緊密協作,積極賦能大學教育創新戰略的探索與實施。」

「『學習超市』絕不是一時的舉措,而是要塑造未來世界全球互通合作,是學習的一種新思路和新模式。」席校長透露,7月份,西浦學習超市網站將全新升級,升級後將為校內外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交互與登錄界面。為更好地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西浦學習超市將升級為雙平台:校內學習平台為西浦師生提供學位課程的線上教學支持與服務;公開學習平台不僅面向西浦師生,同時也為外部用戶提供非學位課程的內容與服務,並與世界領先的教育合作夥伴一起,為全體用戶提供優質學習資源。

「任何一個市民,不管年紀多大,都可以在學習超市找到他喜歡的課程。我們希望把全球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提供者都整合在我們平台上,真正變成一個社會追隨興趣、終身學習、創新創業的支持平台。」席校長表示,西浦學習超市的最終目標是成為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創新社群,使得合作夥伴可以自由地在它的創新中心開發和分享資源。據悉,自上線起,西浦學習超市已先後與麻省理工學院蘋果微軟華為Adobe、Cactus開科思、神州數碼等多個全球頂尖品牌達成合作協議。

「16年發展中,西浦一邊大膽創新、描繪宏圖和戰略布局,一邊腳踏實地地積極行動,我們欣喜地看到西浦的行動和布局正在不斷落地生根,對社會產生影響。」席校長總結道。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顧秋萍

校對 李海慧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七年前,他左腿扎滿鋼針 如今,獲全省「新時代好少年」! - 天天要聞

七年前,他左腿扎滿鋼針 如今,獲全省「新時代好少年」!

每天清晨,在高台縣西街小學的操場上,有一個奮力向前奔跑的身影,他的速度很慢,而且略顯蹣跚。「加油!再堅持一下,我可以跑得更快更穩……」他邊跑邊給自己打氣,他就是高台縣西街小學五年級2班的孫興源。孫興源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左小腿因患有先
一級造價工程師師拿證心得! - 天天要聞

一級造價工程師師拿證心得!

基於您提供的學習經驗總結,我嘗試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重述了您的分享:管理:對於工程管理這門課程,我推薦蔣老師,她的授課風格細膩,非常適合初學者。我在學習經濟章節時遇到了困難,聽過幾位老師的課程後仍然感到困惑,最終是通過蔣老師的講解才讓我徹底掌握
知知早新聞 | 貴陽義務教育入學登記報名今天開始;貴馬賽道路線圖公布;端午國內1.1億人次出遊 - 天天要聞

知知早新聞 | 貴陽義務教育入學登記報名今天開始;貴馬賽道路線圖公布;端午國內1.1億人次出遊

貴陽義務教育入學登記報名今天開始貴陽端午假期入境游訂單量同比增長206%2024貴陽馬拉松賽賽道路線圖已公布端午節假期國內旅遊出遊1.1億人次早上好!每天3分鐘知貴陽 看天下今日關注今天(6月11日),貴陽市2024年義務教育入學網上登記報名正式開始。填報時間為6月11日至6月20日,在此期間,學生和家長可進行登記。詳情&gt...
2024年高考落幕:嶄新開始 無限可能 - 天天要聞

2024年高考落幕:嶄新開始 無限可能

隨著北京、海南等地最後一場考試的交卷鈴聲響起,2024年全國高考落下帷幕。記者在多地考點採訪,感受考生們蓬勃的朝氣和向上的精神。揮別高考這場「成人禮」,他們迎來嶄新的開始,懷揣夢想再出發。
北京高考結束,家長定製超大「向日葵」、創意橫幅「花式」接考生 - 天天要聞

北京高考結束,家長定製超大「向日葵」、創意橫幅「花式」接考生

新京報訊(記者 徐彥琳 蘇季)「你看那個走出來的人是不是他呀?」「你看看他表情怎麼樣啊?」「表情看起來還不錯。」……6月10日是北京高考的是最後一天。下午5點,最後一門考試科目地理考試正式結束。記者在多個考點看到,距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小時左右,家長們就已陸續到達考點外,準備迎接即將走出考場的考生們。6月10日...
高考收官 北京166名考生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居民身份證 - 天天要聞

高考收官 北京166名考生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居民身份證

6月1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警方獲悉,自5月31日以來,這條綠色通道全天候、全時段為全市6.7萬考生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共加急制發居民身份證166件。據北京警方介紹,自5月31日以來,這條綠色通道全天候、全時段為全市6.7萬考生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共加急制發居民身份證166件,接待考生或家長到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和基層...
浙江高考結束,26日左右出成績!家長感慨,接送16年終於結束了!一大批頂尖學霸明天繼續比拼 - 天天要聞

浙江高考結束,26日左右出成績!家長感慨,接送16年終於結束了!一大批頂尖學霸明天繼續比拼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今天16:30,2024年浙江高考結束!記者來到杭州高級中學和杭州市源清中學考點外,和家長們一起見證這個難忘的歡樂時刻。很多家長手裡都捧著向日葵花束,準備送給孩子。有位媽媽拉出橫幅,祝女兒「渡劫成功」,吸引了眾多家長圍觀。還有位家長拎著最新款的手機和電腦,要獎勵女兒信守承諾。有家長拉橫幅祝...
厲懷遠的端午節:帶侄女,陪父母,和家裡人熱烈的打成一片! - 天天要聞

厲懷遠的端午節:帶侄女,陪父母,和家裡人熱烈的打成一片!

厲懷遠的端午節:帶侄女,陪父母,和家裡人熱烈的打成一片!和父母失散了33年,找回親生父母后的第一個端午節,厲懷遠選擇帶著兒子媳婦,回唐山去陪伴爸爸媽媽。#頭條首發大賽#​一開始,怕被家裡人拒絕,不安的回家,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爸媽,哥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