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用人單位在招聘的時候,往往對專業有著更多要求,學習的專業不適合自己或者在市場中求職機會少的話,將面臨不少困難。今天我們說說幾個不大推薦普通同學報考的專業,這些專業「人滿為患」,除非能進一流院校,否則就業難度很大。
01
臨床醫學專業:提升門檻是大勢所趨
教育部已經提出醫學教育需要「停中職、控高職」,重點發展本科。其中還特別列出了臨床醫學專業,將逐漸實現「一本招生」,也就是說未來可能一本只是起點。
醫學類專業本身就是熱門,想要進入醫院當醫生可不是想像那麼簡單。如果考生的學習成績很有限,那麼說一句大實話:確實不建議報臨床專業。選相對冷門的卻有未來需求缺口的可能反而更好。
02
英語專業:普通院校畢業生轉行率高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外語能力在很多行業中顯得越發重要,而印象中英語好的同學一般也能找到高薪又「洋氣」的工作。隨著外語教育的不斷優化,目前會英語的大學生太多了。
畢業生往往形成兩極分化的狀態,那些知名院校的學生本身起點高,進步速度快,確實能做口譯、同聲傳譯等高端工作。而大部分普通學生機會少、轉行概率大。
03
師範類:「雙非生」進公辦學校越來越難
學習師範類專業的同學,幾乎都是奔著當老師的目標。如今校外輔導班「大勢已去」,很多經驗豐富的校外老師在努力考入學校的崗位。
而包括不少名校畢業生和碩士、博士,因為嚮往教師的社會認可度,也加入了應聘行列,真是人滿為患。既不是985也不是211的「雙非」師範生,進公辦學校難度係數大增。
04
軟體工程:大企業要求太高,中小企業需求有限
做軟體開發和維護,聽起來是個比較高級的工作,不過現在各種層次的大學都會有這個專業,甚至很多職業培訓機構也會有這個課程。
但畢業生就業情況卻大相徑庭,大企業工作環境和待遇好,但要求很高,通常每年去重點院校進行校招就已經足夠。而中小企業需要的人有限,工資也比較低。
05
化學類:崗位少、就業面相對狹窄
普通院校的化學專業畢業生,通常是在一些工廠尋找技術科的崗位。曾幾何時這一專業是非常受歡迎的,不過隨著行業形勢的變化,崗位逐漸趨於飽和。
想要找到工作已經不容易,而環境方面可能也不理想,很多職位還是倒班制,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就更會感到疲倦。每年大批的畢業生,有不少選擇放棄這一專業。
熱門專業不代表適合報考,「隨大流」可能帶來弊端。
很多家長和考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可能會參考熱門專業。報考熱度高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有著現實原因,肯定是大家看好了行業前景。
不過選專業涉及到很多層面的考量,最好不要抱著「從眾」的心態,因為「隨大流」可能帶來就業難的情況。那麼多學生都選擇的專業,市場真的能容納下嗎?
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熱門專業雖然成功入行的畢業生,待遇確實不錯;但我們忽略了,還有大量畢業生難以「上岸」,以至於不得不另謀出路。
越是熱門往往也意味著競爭越激烈,隨之而來的是擇優錄用,入職門檻越來越高。如果對這類專業確實感興趣,那麼成績好的話還是可以報考的。
如果本身成績不突出,只能考上普通水平的大學,那就需要慎重選擇;學什麼專業並不等於畢業後一定能靠這個找到工作。
人才趨於飽和的情況下,往往只有一流院校出身才有好出路,以上這5大類專業,除非能考上雙一流大學,否則就業並不會那麼理想,2022屆的高考生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