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的教育強國,日本名校輩出,在全球都享有很大的聲譽。因為在平時的服務中,很多家長和學生都比較關注日本各大名校的情況。為此,富士決定為大家推出日本名校專欄,由專業的老師為你解鎖更多日本名校。
今天,帶大家來一起看看被譽為「亞洲私立學府」的慶應義塾大學。
踐行「諭吉精神」的日本最早的私立大學
慶應義塾大學由福澤諭吉創辦,蘭學塾是慶應義塾大學的前身,校名中的「義塾」是福澤諭吉參考英語「Public School(公學)」命名的,含有教授新知識的「學校」之意,是日本的第一所私立大學。
福澤諭吉在江戶末期曾先後3次遊歷海外,接觸到了歐美的先進文明、文化和教育等,可以說,這些旅行對福澤諭吉之後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以至於對日本明治後期的教育體制化也影響很大。
諭吉著有以「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名句而聞名的《勸學篇》,是明治時代日本的代表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獨立自尊」精神,屬於慶應義塾的傳統精神,即用事實闡明真理、解決問題的科學態度。目前的1萬日元面額紙鈔上印刷的就是他的頭像,在日本屬於家喻戶曉的著名人物。
學科設置及校區
慶應義塾目前有10個學部(文學部、經濟學部、法學部、商學部、醫學部、理工學部、綜合施策學部、環境信息學部、護理醫療學部、藥學部)和14個大學院研究科(文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商學、醫學、理工學、政策與媒體、健康管理、藥學、經營管理、系統設計與管理、媒體設計、法務(法科大學院)),學生人數為3萬3400餘人,大學全職教員2300人。實施一貫制教育慶應義塾的教育方針之一是「一貫制教育」。設置了幼稚舍、中等部和高等部等。
這些學部和學科分散在首都圈內的六個校區,除學習外,還積極開展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等,像眾所周知的「早慶戰」不僅在體育界和教育界,乃至對日本社會文化也產生了深重影響。慶大各校區的基礎設施非常現代化、校園環境也很優美,而慶應大學的校園環境更是首屈一指。
特別是位於東京都港區的三田校區,被視為慶應義塾大學的代名詞,保留了建校以來的悠久歷史和傳統。作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的三田演說館和紅磚圖書館舊館傳遞著明治時代的氣息。以「福澤諭吉終焉之地」紀念碑為首,校內散布著很多文學紀念碑和美術作品。文學部的學生和經濟學部、法學部、商學部的高年級學生,以及文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商學和法務研究科的研究生在三田校區學習。而三田校區的圖書館舊館被認定為日本的重要文化財產。
慶應的優勢及影響力
慶應義塾大學與早稻田大學並稱「私立雙雄」,但在我國及海外的影響卻不及後者聲名遠播,很多同學對慶應的關注,更多的聚焦於眾多從這裡走出的日本政商界知名人士、日本娛樂圈明星而多於大學本身,其實慶應大學很多專業和學術都是頂尖的存在被譽為「亞洲第一私立學府」。2013年全球500強企業CEO校友數世界排名中,慶應摘得第9名的佳績,日本上市公司社長有十分之一以上畢業於慶應,因此被冠以「企業家搖籃」的稱號,被認為是把握著日本經濟命脈和未來的中樞學府。
1)慶應大學有幾乎全日本最豪華的交換和雙學位項目,包括各種常春藤名校交換partner,各種雙學位項目(其中協作院校包括HEC,ESSEC,博科尼,巴政,UW,復旦,延世大學等世界名校)。這點只有東大和早稻田能比一比。
2)慶應大學是環太平洋高校聯盟的成員校。這個聯盟是UC Berkeley,Caltech,UCLA,南加大等四所美國高校發起的,旨在促進環太平洋區的學術交流。日本的成員校是東大、阪大、東北、名古屋等四所帝國大學以及早慶兩所。橫向對比,中國的成員校是清北和除去上交的華五。
3)慶應的商學研究科是CEMS商學院聯盟的成員之一,商研的學生可以去其他成員校深造並取得雙學位。CEMS商學院聯盟幾乎彙集了除了美國以外世界最好的商學院,包括大名鼎鼎的LSE,HEC和Ivey商學院。一個國家只能有一所CEMS成員校,而中國被選上的是清華大學的經管學院。
4)再比如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和帝國理工合辦的Global Innovation Design碩士項目。為了培養活躍在各領域的國際型創意人才,這兩所英國大學找來了美國的Pratt Institute和慶應義塾的媒體設計研究科作為項目協作校,每年固定互派學生交流。這三所英美大學在各自領域是什麼地位,也不用我過多闡述。
5)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慶應醫學部還有個醫學獎,專門頒發給世界範圍內作出傑出醫學貢獻的人。目前已經有四位得獎者成為了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得主。
慶應大學的優劣勢
事實上,在日本國立和私立各有各的優勢。選擇私立院校是因為私立學校對文科生的培養更要用心,國公立當然好,但是資源有限,首先發展的是理工科。以帝大和東工為首的上位國立大學科研經費多,理工強,學術水平高,學費低廉。反之,以早慶為首的私立大學商法政經之類的科目較強。而且早慶為首的私立大學非常國際化,就職也是S級,OB、OG資源非常豐富,優於幾乎全部的國公立大學,幾乎處於金字塔頂尖的存在,即使東大、一橋也不敢說自己就職實績能比早慶強。
首先,慶應大的經濟和法是強勢學科,醫學比肩上位帝國大學。而理工則因起步晚和私立大學的經費局限所以相對弱勢,可以說被國立大學吊打。因此對於大多數理工方向的留學生來說,帝大、東工、筑波大學甚至隔壁早稻田都是優於慶應的。然而,對於學習經濟、商、法和各種文科專業,並打算在日本就職的留學生來說,慶應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優於絕大部分國立的和幾乎全部的私立大學。
再說日本學生的生源質量,因為日本人考大學只能報一所國立和若干私立,所以落了東大來慶應的並不在少數。雖然直升的關係戶也有,但是佔比並不大太大,往年數據來看只有合格者總數的10%左右。而且他們也要參加內部升學考試,所以也不是躺著上慶應。就普通入試難易度來講,慶應和早大約等於名古屋和東北,略低於阪大。所以我們不能拿中國留學生的入學難易度去評判日本大學的水平,這是非常可笑的。
類比國內大學的話,因為國內沒有同等的私立院校,所以很難比較。就辦學及學術水平來說,慶應大約人大、或超出華五的水平。這點從它與海外頂尖院校的協作項目中就可以看出來。如果單看入試難易度,中國碾壓日本,這是國情也是入試模式的問題,也是很多中國的好學生赴日留學的一個根本出發點,中國的教育資源相對於龐大的人口實在是過於稀缺,很多人考復旦甚至比日本人考東大都難,但這不能代表復旦比東大強。
我們留學生如何考取慶大
慶應大學在招收留學生方面確實比國立大學多,但入學的門檻一直都算是高水準,像報考早大還能靠校內考超常發揮低分逆襲,慶應基本上是只能老老實實拼分。
首先,慶應需要提交三科留考成績的學部較多,而且 還需要提交託福成績,如果留考與托福有短板的話會讓考生競爭處於非常不利的位置,因此考慶應的人實力都不會差到哪裡去,基本不存在去碰運氣的。有些同學可能也知道,有不少計劃考東大、一橋、東工的優等生也會報慶應,這也間接使考取慶應的難度有所增加。就算是經常被黑的「バカ商」的慶應商學部也要留考650-700分以上才能進。無論文理科,合格考生的留考(EJU)日語成績基本都在 320、330 分數以上,理科或者文綜成績也以170分以上居多。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慶應的經濟學部和商學部雖然都是文科,但是對數學成績非常看重,尤其是商學部,如果文科數學 沒有 160 分以上的話不建議報考。另外,無論文理科,托福成績最好在80分以上。
我們再來扒一扒這所帥哥美女雲集的慶大:
慶應義塾大學帥哥美女雲集,有舉行「Ms.慶應義塾」小姐和「Mr.慶應義塾」先生評選活動,可以說是學生顏值最高的高校。
日本媒體曾就「令人意想不到的慶應畢業明星TOP10」面向500名網友展開調查,結果混血女星特林德爾·玲奈排名首位(156票),環境情報學部畢業、德光修平,110票,法學部政治學科畢業、府川亮,78票,經濟學部畢業、Miwa,74票,大學商學部畢業,一青窈,66票,環境情報學部畢業、小出惠介,61票,文學部人文社會學科畢業、水島宏,58票,環境情報學部畢業、岩田剛典,54票,法學部政治學科畢業、KREVA,54票,環境情報學部畢業、櫻井翔(嵐),42票,經濟學部畢業、其實慶應不光有高顏值的明星校友,實力也同樣在線,因此亞洲第一私立學府之稱名至實歸。
一句話,我們出國讀書,並非都是為了畢業後能妥妥的找個工作,而是更加寬廣和深刻的認識這個世界。人文教育是我國國內教育目前很難達到的。只有走出去,深刻體會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親身體驗不同的文化,只有這樣想了,大學讀的才會更有意義。
小提示,很多想要赴日的同學也是為了更加清楚地認識這個世界、社會,才放棄國內一本大學才出國重新備考準備,所有這些,在慶應大學這樣的私立名校里是完全都能得到的,老師好,但不一定學生好,課程好,但不一定你選的對。希望我們的同學能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