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吃
不吃魚蝦水產
在民間習俗中,據說正月十三為海龍王的生日,這對於沿海地區的人們尤其是漁民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地區的人們大多依靠著大海,以捕魚為生,在他們的眼中,海龍王便如同「保護神」一般。所以在正月十三這天,人們會準備豐盛的祭品擺上供桌,通過多種儀式來祭海,希望可以保佑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吃喝無憂。
而魚蝦水產都是來自於大海,在祭海龍王這天,當地流行著不吃魚蝦的習俗,意在向龍王示好,希望可以得到其多多賜福,保佑家人平安順利。
2要做
點燈
年十三適逢元宵節前夕,這天也是民間的「燈頭」生日,所以在當天晚上,人們要在灶下將提前準備好的燈點燃。這一習俗早在南宋時期便已經開始流行了。從十三開始,大街小巷便張燈結綵,洋溢出濃濃的節日氛圍。
在我們老家,這天還講究「散燈花」,人們會提前準備很多紅色的小蠟燭,屆時一一燃起,在室內的桌子,窗檯,柜子上都放上,然後再散到院中的各個角落,一直到大門口。據說這樣可以趕走不順,霉運,保佑一年平安順利。在兒時的記憶里,每逢這個時候都特別興奮,家中散起的燈花特別漂亮,對於新一年的美好憧憬也更加強烈了。
做聖蟲
對於我國北方的一些地區來說,正月十三可謂是非常忙碌的一天,屆時各家的婦女們會聚在一起製作一場「聖蟲」宴。人們通過和面發麵,然後在一雙雙巧手之下,通過揉是,搓啊,團啊,刻的燈手法,人們還會準備出豆子做眼睛,硬幣做舌頭,各種造型都被人們做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堪稱一件件的傳統工藝品。人們以「聖」來象徵「升」,所以製作聖蟲宴意在祈禱新的生活步步高升,也盼望新的一年裡作物順利長成,獲得大豐收。
忌3事
不僅習俗多,十三也是禁忌比較多的一天。因為在傳統里,這天屬於楊公十三忌。而關於這一習俗的由來,民間說法不一,有的說是與楊家將有關,也有的說是源自於唐代風水名人楊筠松,據說其自幼聰敏,善於觀察,通過觀察「二十八星宿」的順數以及排列,推算出來的十三個需要忌諱的日子,正月十三便是當年的第一個,而適逢這十三個忌日時,要多加註意,才能順利度過。所以在正月十三這一天,尤其要規避以下3件重要的事情。
忌結婚
結婚是人生中的重要階段,代表著兩個人結合到一起,從此幸福地度過餘生,這是喜事,值得慶賀的大事。在擇定日期時非常講究,要選擇良辰吉日,來為新生活開個好頭。而十三,則諧音為「失散」,顯然是與結婚這樣的事情相悖離的,人們都會比較忌諱。當然從楊工十三忌的說法來看,這天結婚也是不太吉利的。
忌開張營業
無論是新店開張,還是舊店重新營業,都希望能夠開業大吉,以求日後財源滾滾,生意紅火。所以人們也格外看重開張的日子,都比較喜歡六或者是八這樣的吉祥之日。而十三,意味著「散」,人們難免會聯想到「散財,散場」,心中難免膈應。所以在正月十三最好避免開張營業這樣的事情。
忌搬家
搬家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其意味著新篇章的開始,寄託著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所以民間對於搬家的日期也是非常看重的,也要挑選吉時,為新生活討個開門紅。楊公十三忌這樣的日子就不要選了,不屬於吉日,還有著諸多的忌諱,這天搬家的話,也容易遇到各種不順。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