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一個特殊的節氣,它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日,同時,也是一個能「預測」春節冷暖的節氣。
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春節冷暖看大寒」,所表達的意思很好理解,當年春節期間是冷是暖,通過大寒節氣的天氣表現就能判斷出來。
有朋友會問了,今年春節是冷是暖?大寒天氣怎麼說?本篇內容,筆者就結合具體農諺,詳細說說這件事。
「大寒在月頭,春節暖洋洋;大寒在月尾,春節正隆冬」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指,如果當年大寒時間在「月頭」的年份,或預示著當年春節期間天氣就會比較暖和;相反,如果當年大寒處於「月尾」的年份,或預示著當年春節的時候天氣比較寒冷,處於寒冬之中。
如何分辨「月頭」還是「月尾」?通過大寒當天的農曆日期即可,如果農曆日期在臘月十五之前,那麼就是「月頭」的年份。如果在臘月十五之後,那麼就是「月尾」的年份。
大氣環流在不同時期的狀態對氣溫有很大影響。大寒在月頭,大氣環流有相對充足的時間進行調整。隨著太陽輻射的變化,前期的冷空氣勢力可能會減弱,暖濕氣流逐漸增強。在春節前後,暖濕氣流佔據主導地位,帶來相對溫暖的天氣。
當大寒在月尾時,大氣環流可能還處於冷空氣頻繁活動的階段。冬季的大氣環流系統,如西伯利亞高壓等冷空氣源地的冷空氣活動依然頻繁,在春節期間冷空氣還能夠頻繁南下,使春節正處於隆冬寒冷的狀態。
「大寒不下雪,大雪堆春節」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指,如果大寒節氣當天沒有下雪的話,那麼到了春節期間就會下雪,預示著春節期間會迎來降溫寒冷。
嚴格意義上來說,大寒節氣時如果沒有下雪,並不意味著大氣中的水汽就不存在。有可能當時的氣溫條件、大氣環流等因素暫時不滿足降雪的要求。
但隨著時間推移到春節前後,一旦冷暖空氣交匯達到合適的強度,充足的水汽就會凝結成雪花降落,從而出現「大雪堆春節」的情況。
「大寒天氣暖,寒到二月滿」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指,如果大寒節氣天氣比較暖和,那麼後續春節期間的天氣會變得寒冷,並且寒冷天氣將會延續農曆二月。
正常氣候下,到了大寒節氣,是一年中最冷的時間段,本應是比較寒冷的時期。如果大寒天氣暖和,並且沒有那麼冷,可能是大氣環流出現了異常情況。比如,本該在大寒期間南下的強冷空氣沒有如期而至,或者暖濕氣流異常強盛,導致氣溫升高。
可是,這種異常的天氣只是暫時的。在後續的一段時間裡,被抑制的冷空氣會逐漸釋放,冷空氣活動可能會持續到農曆二月,也就有了「寒到二月滿」的說法。
今年春節是冷是暖?
按照第一句農諺「大寒在月頭,春節暖洋洋;大寒在月尾,春節正隆冬」的說法,今年大寒當天的農曆日期是臘月二十一,屬於「月尾」的範疇,也就預示著今年春節期間或比較寒冷一些。
而按照第二句和第三句的農諺來看,如果大寒節氣當天天氣比較暖和,沒有出現降雪的話,過段時間到了春節後,就會出現降溫、降雪天氣了。
今日就到了大寒節氣了,我們這裡是晴天,溫度-2-13度,看天氣預報,到了春節前後,恰好有降溫降雪,對應了上述說法。
問問大家,你們那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