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對房價的預測成為現實,在新的房產形勢下,4類人或受到影響

2024年09月01日21:00:17 星座 2667
馬雲對房價的預測成為現實,在新的房產形勢下,4類人或受到影響 - 天天要聞

當我們回溯至2017年,馬雲那番關於「未來房價如蔥」的言論,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在當時那個房地產市場的黃金時代,房價如日中天,馬雲的這番話無疑顯得格格不入,甚至被許多人視為「門外漢的狂言」。然而,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轉眼間,幾年的光陰悄然流逝,馬雲的預言不僅沒有被遺忘,反而愈發顯得意味深長,彷彿正一步步從幻想走向現實。

馬雲對房價的預測成為現實,在新的房產形勢下,4類人或受到影響 - 天天要聞

01 馬雲預言的深層含義

我們需要澄清的是,馬雲所說的「房價如蔥」,並非字面意義上的房價會暴跌至與蔥價相當,這顯然是一種誇張的說法,旨在傳達一個更為深遠的寓意,即未來房價將逐漸回歸到一個相對理性的水平,讓廣大普通民眾能夠負擔得起。這一觀點,在當時那個房價飛漲、購房壓力巨大的社會背景下,無疑是一劑清醒劑,提醒人們要理性看待房地產市場,不要盲目跟風。

如今,當我們再次審視房地產市場,不難發現,馬雲的預言正在逐步應驗。近年來,國內房地產市場確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調整期,一系列數據都在訴說著這個行業的變遷。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的顯著下滑,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的持續下跌,都是樓市低迷的直接體現。這些變化,不僅反映了市場需求的減弱,也預示著房地產市場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

馬雲對房價的預測成為現實,在新的房產形勢下,4類人或受到影響 - 天天要聞

02 國家調控的強力介入

在這場變革中,國家政策的調控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房地產市場的過熱現象,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嚴厲的調控措施,直接給樓市來了個去金融化,限購、限貸、房貸利率上升等每一項政策都直指房地產市場的痛點,旨在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特別是2021年,被譽為「調控元年」的這一年裡,樓市調控政策更是密集出台,全年調控次數高達650次之多,力度之大、範圍之廣前所未有。這一系列組合拳的打出,不僅有效遏制了房價的過快上漲,也為房地產市場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國家政策的強力調控下,房地產市場的理性回歸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一方面,開發商開始更加註重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提升產品競爭力來贏得市場;另一方面,疫情之後,消費者普遍比較冷靜了,不再盲目跟風購房,而是學會了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根據實際情況謹慎決策。這種市場心態的轉變,無疑為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馬雲對房價的預測成為現實,在新的房產形勢下,4類人或受到影響 - 天天要聞

03 房價回歸理性的意義

房價的回歸理性,對於整個社會來說都具有深遠的意義。一方面,它有助於減輕普通民眾的生活壓力,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在房價高漲的時代,購房成為了許多家庭的沉重負擔,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而房價的回歸理性,則意味著更多的人將有機會擁有屬於自己的住房,從而實現安居樂業的夢想。

另一方面,房價的回歸理性也有助於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房地產市場的過熱往往會導致資金過度集中於該領域,從而擠壓其他產業的發展空間。而房價的回歸理性則有助於引導資金合理流動,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馬雲對房價的預測成為現實,在新的房產形勢下,4類人或受到影響 - 天天要聞

04 在新形勢下,四類群體或受衝擊

在當前的經濟與社會背景下,房地產市場的風雲變幻始終牽動著億萬人的心弦。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下簡稱「住建部」)宣布了2024年將啟動的新一輪樓市「大調整」計劃,這一消息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在全社會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與深思。此次調整不僅涵蓋了控房價、穩預期、優化供需結構、降低購房門檻、加強市場監管等多個維度,在這種新形勢下,有四類群體或受衝擊:

一、炒房客的困局:樓市泡沫下的艱難抉擇

在過去數年間,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催生了一批批炒房客,他們憑藉敏銳的嗅覺和雄厚的資金實力,在樓市中翻雲覆雨,積累了不菲的財富。然而,隨著市場風向的轉變,曾經風光無限的炒房客們如今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面對房價的持續探底,他們手中的房產價值不斷縮水,資產負擔日益沉重。更為嚴峻的是,為了進一步打擊投機行為,各地正計劃擴大房產稅的試點範圍,這無疑將進一步提高炒房客的持有成本,使得他們面臨著更加艱難的選擇:是繼續堅守,還是忍痛割肉?

對於炒房客而言,這場樓市調整無疑是一次深刻的教訓。它讓他們意識到,房地產並非無風險的投資天堂,過度的投機行為終將受到市場的懲罰。因此,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們或將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策略,尋求更加穩健的投資渠道,以規避潛在的風險。

馬雲對房價的預測成為現實,在新的房產形勢下,4類人或受到影響 - 天天要聞

二、剛需購房者的福音:理性消費時代的來臨

與炒房客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剛需購房者則迎來了更多的利好消息。住建部強調,要支持剛性住房需求,這意味著未來在購房政策上,將更加註重保障普通民眾的居住權益。對於剛需購房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福音,他們不再需要為高昂的房價而擔憂,可以更加從容地規劃自己的購房計劃。

同時,住建部還建議購房者應根據自身經濟狀況合理安排貸款額度,避免過度負債。具體而言,就是建議房貸最好不要超過自身收入的30%,以確保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前提下,能夠順利償還貸款。這一建議無疑為剛需購房者提供了更加科學的消費指導,幫助他們實現理性購房、安心居住的目標。

馬雲對房價的預測成為現實,在新的房產形勢下,4類人或受到影響 - 天天要聞

三、開發商與二手房主的挑戰:轉型與調整的雙重壓力

對於開發商而言,新一輪樓市調整無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過去那些年,他們憑藉著高槓桿拿地、快速周轉的模式在市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這種模式已經難以為繼。負債率高企、融資渠道受限、銷售下滑等問題接踵而至,使得開發商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資金鏈危機。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開發商們不得不加快轉型步伐,尋求新的發展模式。他們開始注重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升品牌競爭力;同時,也積極探索多元化的發展路徑,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而對於二手房主而言,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在房價下跌、購房需求減少的背景下,他們想要順利拋售套現已經變得越來越難。除非願意大幅讓利,否則很難吸引到足夠的買家,這迫使他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房產價值,並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馬雲對房價的預測成為現實,在新的房產形勢下,4類人或受到影響 - 天天要聞

四、地方財政與關聯行業的考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

房地產市場的調整不僅影響著購房者和開發商,更對地方財政和關聯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地方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土地出讓金的減少無疑給地方財政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地方不得不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與此同時,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建築、家居等上下遊行業也面臨著巨大的衝擊。為了生存與發展,這些行業不得不加速轉型升級的步伐,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適應市場的新需求。

馬雲對房價的預測成為現實,在新的房產形勢下,4類人或受到影響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回望過去,馬雲曾預言「房價如蔥」的時代終將到來。如今看來,這一預言正在逐步成為現實。隨著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深入調控和市場的自我調整機制的不斷完善,未來幾年內房價大概率將回歸居住屬性,並與當地居民收入相匹配。這不僅是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政策導向的必然結果。

對於上述四類群體而言,面對樓市調整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他們只有儘快擺脫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積極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才能最大程度地規避調整期風險,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馬雲對房價的預測成為現實,在新的房產形勢下,4類人或受到影響 - 天天要聞

星座分類資訊推薦

天津市委批准,開除李洪偉黨籍 - 天天要聞

天津市委批准,開除李洪偉黨籍

在幹部選拔任用中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利用職務影響低價購房;目無法紀,指使他人打探案情……7月5日,天津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市委組織部原副部長、市公務員局原局長(兼)李洪偉被開除黨籍、公職,涉嫌受賄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李洪偉 資料圖李洪偉出生於1970年3月,山東諸城人,全日制大學學歷,法學...
面相全變了!再看35歲鹿晗和27歲關曉彤,馬伊琍的話終於有人信了 - 天天要聞

面相全變了!再看35歲鹿晗和27歲關曉彤,馬伊琍的話終於有人信了

4月20日,鹿晗的35歲生日,全網都等著,關曉彤每年一次的卡點慶生,卻撲了個空。長期高強度衝浪的她,反常的安靜一整天。祝福斷了,零互動,分手傳聞愈演愈烈,也因為一直懸而未決,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被拉到熱搜上猜疑一番,分,還是沒分,撲朔迷離,進而持續的引爆話題。新一輪關注又起來,是鹿晗跟關曉彤,同時有了新動...
賽百味打工七年,這是一個數學教授的簡歷 - 天天要聞

賽百味打工七年,這是一個數學教授的簡歷

在大夥的普遍印象里,大學教授這種人,應該個個都是人中龍鳳,一路坦途,必須本、碩、博連讀,想做個博後也是順手的事。 但最近哥們刷到條新聞,最近入職了中山大學的傳奇數學家張益唐,簡歷上居然出現....
《道德經》解析者,需要的基本素養 - 天天要聞

《道德經》解析者,需要的基本素養

《道德經》是一部偉大的《自然科學研究方法論》。對於它的解讀不是普通學者可以勝任,大學畢業留在學校,從沒有進入過社會的象牙塔式學者,幾乎就是垃圾解讀的高發人群。(沒有貶損之意)他們必須具備以下基本特質:第一,理科生,物理學起碼高等物理級別。因
一線房價跌回2016!跌幅超30%背後,誰偷走了中產財富? - 天天要聞

一線房價跌回2016!跌幅超30%背後,誰偷走了中產財富?

在進入到2025年之後,一線城市的房價整體跌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深圳領跑跌幅榜,房價下調了39.3%,價格已經跌回了2016年5月。此外,上海也沒撐住,30.6%的下跌把價格帶回了2016年3月。北京跌幅略微輕一些,29.5%的跌幅對應著2016年8月的價
今明兩年,持有「二套房」的家庭或面臨「3大問題」,別不當回事 - 天天要聞

今明兩年,持有「二套房」的家庭或面臨「3大問題」,別不當回事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擁有二套房子的人算得上是人生的大贏家。這些家庭通常一套房子用來自住,另外的房子用來出租。顯然,擁有二套房產的家庭趕上了紅利期,不少人實現了財務自由。而從2022年開始,國內房價就進入到調整的趨勢之中,不僅是房地產市場成交低迷,而且房價也出現了
包皮,割還是不割?這是一個好問題! - 天天要聞

包皮,割還是不割?這是一個好問題!

暑假到來,各大醫院的小兒泌尿外科門診迎來了一波諮詢小高峰。每年假期,「孩子的包皮到底要不要割?」成了困擾不少家長的問題,相關的諮詢量和手術預約量隨之激增。面對這股「割包皮」熱,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王德娟主任醫師特別提醒廣大家長:並非所有孩子的包皮問題都需要手術干預!是否選...
《長安的荔枝》:你越混越差的原因,不是資源太少,也不是運氣不好,而是沒看透這5條職場潛規則 - 天天要聞

《長安的荔枝》:你越混越差的原因,不是資源太少,也不是運氣不好,而是沒看透這5條職場潛規則

作者:柳絮(富書作者)在職場打拚的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工作兢兢業業,極少偷懶摸魚,到頭來升職加薪沒有你的份兒:臟活累活全乾,從沒有半點怨言,結果工資比新人也少;替同事背鍋,為領導擔責,沒有落得半分好,還被大家當成冤大頭。初入職場時,我們曾雄心壯志,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可干著干著,才明白職場是一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