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2024年06月13日05:40:11 星座 7086

養蜂人張玉波,河北人,博士畢業後在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做生態環境的保護研究工作。原本有著穩定工作的張玉波,在2019年卻突然辭職,來到四川綿陽的大山裡養起了蜜蜂。

從生態學博士,到紮根深山當起蜂農,張玉波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一起走進「養蜂博士」張玉波的故事↓↓↓

生態學博士辭掉工作養蜜蜂

到了正午、氣溫回升,張玉波蜜蜂養殖園裡的蜜蜂開始躁動起來。從蜂箱里飛出來的蜜蜂,開始一團一團聚集在一起。張玉波趕緊和父親一起準備竹竿和簍子,開始招蜂引蜂。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今年44歲的張玉波,老家在河北石家莊,2010年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專業。

2005年,張玉波在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木皮藏族鄉做博士論文蹲點,當時的他走遍了平武的山山水水,吃住都在當地村民家中,和當地村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沒想到,13年後,2018年年底,他突然收到了當地村支書的求助電話。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張玉波:在2018年的時候,他們村支書給我打電話,說村裡的蜂群數量減少了百分之八九十,讓我幫著想想辦法。然後我就覺得養蜂產業對於當地來說,是一個既能夠保護好大熊貓的棲息地,又能夠把當地的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一個產業。然後我在查資料的過程中,對養蜂本身產生了巨大的興趣。所以就把環科院的工作辭掉了,來到山裡當了一個養蜂人。

懷著創業激情,2019年,張玉波從單位辭職,來到綿陽平武的大山裡準備養蜂創業。落腳之後,他才把實情告訴了年邁的父母。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在平武縣關壩村的大山裡,張玉波租住在村民家,找了一片斜坡地,開始了養蜜蜂。然而,由於沒有實戰經驗,剛開始養蜂的張玉波,也常常被蜜蜂蜇,有一次還被蜇到休克住進了醫院。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張玉波:那天我打開了一箱蜂群,左胳膊大概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給我蜇了三四十下,到了第三天的時候,蜂毒開始發作。後來就送到醫院,病危通知書都下了,那次是比較兇險的一次。

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但是,張玉波並沒有因此打退堂鼓。出院後,張玉波也終於弄明白了被蜜蜂蜇刺的原因。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張玉波:陰天的時候,蜜蜂的情緒是非常暴躁的。後來老養蜂人跟我說,你要是干這個,這一關你必須得過。所以有時候有意識讓蜜蜂多蜇兩下,增加體內的抗體。經常來到蜂園裡跟蜜蜂接觸,它們也熟悉了你的味道。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剛開始那會山裡沒有通車路,高山峽谷,從山腳爬到山腰,都要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張玉波租住的環境潮濕簡陋,方圓一公里左右只有一戶鄰居,寂寞冷清,但這些張玉波都慢慢習慣了。

那時的張玉波常常泡在蜜蜂養殖園裡,觀察了解蜜蜂的生活習性,有了問題弄不懂就查閱相關資料,張玉波的養蜂技術很快就得到了提升。而且,通過多次試驗,他改良了養蜂技術,大幅度提高了當地養蜂的產量和質量。

張玉波介紹,蜂王是一個蜂群中其他成員的母親,個頭比其他蜜蜂大一些,常常隱藏在蜂巢的最裡邊。相比勤勞的工蜂只有4至6個月的壽命,蜂王的壽命可達3至5年。在春季繁殖高峰時,蜂王一晝夜可以產卵2000多枚。正因為蜂王有強大的生育能力,才保證了蜂群的不斷壯大。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張玉波說,蜂王繁殖的後代主要是工蜂。一個蜂群有數千隻到數萬隻工蜂,這些工蜂採花釀蜜,飼餵蜂王和幼蟲,還要築巢、護衛蜂巢。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對於養蜂人來說,不僅4、5月份分蜂群很重要,7、8月份後割取蜂蜜也很重要。也正是在割蜂蜜的過程中,張玉波終於發現了當地「蜂群數量減少」的根本原因。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張玉波:老百姓過去養蜂,為什麼蜂群會減少那麼多?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蜂箱。他們用的傳統的蜂箱,在取蜜的時候會傷害到大量蜜蜂的幼蟲。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原來,當地群眾養蜂都是採用橫式的木桶箱或木板箱,夏秋季節割蜜的時候,需要割下整個蜂巢,就會破壞蜂王和幼蟲的生存環境。

經過觀察學習,張玉波發現,工蜂築巢的習慣是從上到下,蜂王產卵的順序一般也是從上到下。於是,他嘗試將原來的橫式蜂箱,改成一格一格的豎式蜂箱。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豎式格子蜂箱操作簡便、成本低廉,2020年在當地推廣使用後,蜂蜜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綿陽平武金峰村支部書記 唐正華:他沒來之前,基本上老百姓養蜂都是取個三五百斤糖。他來以後,我們最高的一個農戶取2000多斤,3000斤糖。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張玉波:蜂群的數量應該是比以前增長了兩倍到三倍,收入增長了差不多三倍多。總的來說,在我們村這個產業的發展還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小蜜蜂」釀造「大產業」

5年來,張玉波從養蜂「門外漢」到如今已有三個養蜂園,每個園子里有四五十個分層的格子蜂箱。張玉波說,養蜂不僅僅會帶動當地產業,還有益於環境的生態維護。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張玉波:我們都知道蜜蜂是一個傳粉動物,並且養蜂第一不佔用耕地,也不佔用林地,你就放在林間的空地就好了。然後小蜜蜂自己會飛到林子裡面去採集花粉花蜜,尤其是我們這裡現在已經劃入到大熊貓國家公園。小蜜蜂可以飛到核心區裡面去採集花粉和花蜜,不光不會對核心區的資源造成破壞,它還會幫助核心區的植物授粉。換句話說,它會讓核心區的植被,讓核心區的生態系統變得越來越好,而且它們採集回來的花蜜還是非常好的產品。我覺得它應該是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加速器,或者叫把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一個轉化器。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2021年,張玉波把父母也接過來做起了幫手,同時,在當地政策的引導下,他將養蜂培訓、科研旅遊等業態結合起來,推廣自然教育。現如今,到他「熊貓谷養蜂園」參觀學習的客人越來越多。

遇見你丨「養蜂博士」紮根深山 把「甜蜜」事業幹得「蜂」生水起 - 天天要聞

張玉波:現在我們對未來的一些方向還是沒有變,我就是想著怎麼樣通過養蜂,既能夠保護好大熊貓的棲息地,又能夠把這片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帶動更多的老百姓發家致富。

(總台記者 溫曉 吳信鵬 王睿哲 孫曉璐)

星座分類資訊推薦

駐津央企參建深中通道近日通過交工驗收 - 天天要聞

駐津央企參建深中通道近日通過交工驗收

鋼鐵巨龍騰灣區,長虹卧波架通途。6月16日,中交一航局參建的國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通過交工驗收,標誌著這座歷經7年前期籌備、7年艱苦建設的世界級跨海集群工程圓滿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工程質量通過「大考」,即將在萬眾矚目中「上崗」,畫上珠江口「黃金內灣」A字形交通網路
司法拍賣 2024.06.19 - 天天要聞

司法拍賣 2024.06.19

大連市甘井子區金柳路85號16層1號房屋開拍時間:2024年07月20日房屋用途:住宅建築面積:109.99平方米市場價格:¥1,449,742起拍價格:¥1,448,000大連市中山區漣景園1號6單元28躍29層1號房屋(海昌欣城)開拍時間:2024年07月
屬 狗人:你將會收到這三個讓你開心很久的好消息,快接! - 天天要聞

屬 狗人:你將會收到這三個讓你開心很久的好消息,快接!

『評論留一句「時來運轉」 從此萬事如願,所求皆得。』文丨笑笑說生肖編輯丨笑笑說生肖前言丨屬狗人,三大喜訊來襲,好運連連,快來迎接!古人云:「狗來福臨門,招財納福真。」在歲月的長河中,每一個屬狗的人都在默默地努力著,如今,好運之光終於灑向你們
十馬九富:以下4個年份出生的屬馬人天生富貴命,看看你家有嗎? - 天天要聞

十馬九富:以下4個年份出生的屬馬人天生富貴命,看看你家有嗎?

『評論留一句「時來運轉」 從此萬事如願,所求皆得。』文丨笑笑說生肖編輯丨笑笑說生肖前言丨十馬九富:以下四個年份出生的屬馬人天生富貴命古人云:「馬到成功」,不僅是對馬的讚美,更是對其背後所蘊含的人生哲理的揭示。在生肖之中,馬是充滿活力與希望的
「命里有時終須有」:生肖蛇的後半輩子,天意如此,躲不過! - 天天要聞

「命里有時終須有」:生肖蛇的後半輩子,天意如此,躲不過!

『評論留一句「時來運轉」 從此萬事如願,所求皆得。』文丨笑笑說生肖編輯丨笑笑說生肖前言丨「命里有時終須有」:生肖蛇的後半輩子每個生肖都有屬於自己的命運旋律,而今,我要為屬蛇的朋友們撥開雲霧,探尋那屬於你們後半輩子的神秘篇章。在這裡,讓我們一
射手座:恭喜你終於要鳳凰涅槃,重回巔峰,順風順水,好運常伴 - 天天要聞

射手座:恭喜你終於要鳳凰涅槃,重回巔峰,順風順水,好運常伴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句詩彷彿是為射手座的你量身定製的。在經歷了種種磨礪與挑戰之後,你終於迎來了鳳凰涅槃的時刻,即將重回巔峰,享受順風順水的日子,好運也將常伴你左右。射手座的你,如同一隻展翅翱翔的雄鷹,在人生的天空中翱翔。
又一個7萬億!很多人真的不買房了? - 天天要聞

又一個7萬億!很多人真的不買房了?

13萬億存款,多不多?因為網上有很多說自己的貢獻為負,但今年才過去5個月時間就存了這麼多錢,說明大家都不消費了,特別是買房這樣的大宗支出減少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最近5年的住戶部門存款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