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謹言慎行,盡量不要做讓自己悔恨的事情。年輕的時候冒冒失失,說話沒有顧慮,經驗還不足,思想還不成熟,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稍微有一點禮貌的人,都不會跟你計較,都會原諒你。如果態度誠懇一點,知錯就改,說不定別人還能指點你一兩句。可是成年了以後,尤其是已經三四十歲的人了,還不會做人,能遇到的貴人就少了。
人啊,誰都想把事情做好了,誰都想把話說全了,可是一旦遇到事情,總是當局者迷,容易衝動,說出一些傷人的話,作出一些讓人傷心的事情。有時候自己看起來似乎沒有大礙,無傷大雅,卻已經在別人的心裡留下了烙印,讓自己的形象也在別人的心目中給定格了。想挽回吧,又不好意思。想改變吧,又不知道怎麼做。只能一邊犯錯誤,一邊埋怨自己。
《論語·八佾》中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意思就是,已經做過了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過去就讓它過去吧。既然已經發生了的事情,也不要去勸阻了,說再多也沒用了。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追究了,責怪任何人,批評的話說再多,也改變不了結局了。人生無非三件事,過去的事,現在的事,將來的事,把這三件事都處理好,也就沒煩惱了。
人這一輩子,很多事情都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就連我們自己都管不了自己,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做過的事情也改變不了。況且,即便是回到過去,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就一定還能做對了。只能是從那些犯過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讓自己一次比一次變得更聰明,一次比一次犯的錯誤更少,直到再也有信心保證自己不犯大錯,這才不至於讓自己白白吃虧。
《禮記·儒行》告訴我們:「往者不悔,來者不豫。」過去的事情不要悔恨,將來的事情也不要過於憂慮,你能把現在的日子過好就不錯了,眼下的零零碎碎,家庭瑣事,就已經夠讓自己操心得了,哪還有心思管那麼多呢?人活得太累,就是想得太多,你要是不去想它,它也就不存在了,也不會困擾你了。心裡念叨得再多,都不如踏踏實實去做一點兒實事。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及時止損,不讓過去干擾到現在,也不讓現在影響到未來。人的心情一旦變得太差,就是一連串地連鎖反應,幹什麼事兒都不順心,看見什麼都煩躁。如果你走錯了路,現在馬上停下來就是最大的進步。如果你已經做了錯事,就不要再做更多的錯事去彌補。人的生命都是無法重來的,與其對舊的東西戀戀不捨,不如大膽地開啟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