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至不一般,因為今年的冬至節日是在冬月的最後一天,踩著冬月的尾巴。今年冬至一過,便是十二月初一,也就是臘月,既本文俗話所說的「進了臘月門」。
臘月涵蓋了「三九、四九」、俗話說:「冷在三九、四九」,因此,臘月是一個寒冷的月份,同時,臘月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寒冬臘月、歲末年關」
臘月有很多重要的日子,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例如,臘月初八是臘八節,「過了臘八便是年」,臘月十五是祭祀玉帝的日子。而到了臘月廿三,是小年,當天要恭送灶王爺,臘月廿四「撣塵」、廿五迎神、廿六打牙祭、廿八貼對聯、廿九除夕,此後便是2023年的正月初一。
可見,臘月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需要注意的事情自然也很多,這個月有啥忌諱的嗎?俗話道:「進了臘月門,五事莫問人」,這句俗話告誡人們,到了臘月,有這五件事情需要注意,別說不能做了,就是向人詢問都不行,那麼,是哪五件事呢?
第一、動土或者搬家
眾所周知,「冬至」是四離日,是凶日,諸事不宜。而臘月雖然說不是諸事不宜,但是,這兩件事被認為別做,既「動土和搬家」,俗話道:「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臘月天氣寒冷,包含小寒和大寒,包含了三九和四九,而搬家是體力活,寒冷的天氣搬家,會導致感冒,同時,冰天雪地,容易摔倒。而動土也是同樣道理。
第二、說過頭話
老人言:「可吃過頭飯,別說過頭話」,啥為過頭話?指的是說過頭了的話,狠毒的話語,例如一些咒罵人的話,不吉利的話,歲末年關,人們都希望圖個吉利、圖個好彩頭,都希望順順利利,平平安安過完一年,來迎接新的一年,新的生活。
如果這時候說些人們不樂意聽的話或者字眼,則非常不討喜,而老人家則認為,臘月灶王爺要上天稟報,因此,人們要說話更要謹慎,要留有口德。
第三、定親
除此之外,有些地方還有「臘月不訂,正月不娶」的說法,這個說法並不無道理。
首先,在臘月時節選擇成親,在古人眼中,並不認為是好的事情,因為臘月也被稱為「祭祀月」,人們要祭祀先祖、祭祀神明,這會和喜事相衝。
其次,對來賓不利。古代的交通不便,寒冬臘月氣候寒冷,人們的保暖防寒措施並不先進,更何況,到了臘月人們會各自都變得忙碌。
臘月時節,滿地白雪,也被稱為「三白」,而白色並不是喜慶,與喜事的紅色並不相稱。
第四、借錢
眾所周知,臘月是冬藏的時節,主收藏,因此,人們會「藏錢」過冬,如果此時向人借錢,並不是好兆頭,被認為是借財運。
相反,臘月不是借債的時候,是人們收舊債的時候,年關將至,坊間素有「債不過年」的說法。
第五、爭吵
臘月,可以說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份,是收官的時候,有一個好的開始,則要有一個好的結束,這才圓滿,圓滿的一年,也能為新的一年,營造一個好的開始。臘月應該在和和氣氣、和諧祥和、幸福快樂的氛圍中度過,如果臘月吵架,則非常不合時宜,因此,也有「臘月不吵架,一吵吵三年」的說法。
總結:
以上,便是俗話所說的「進了臘月門,五事莫問人」,辭舊迎新,祝願大夥有個美滿快樂的臘月,迎接正月,迎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