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搞不清的「姓」和「氏」,到底有什麼區別,該怎樣區分?

2019年12月06日18:50:13 星座 1214

在起名這門藝術中,這個世界上可能沒有比中國人造詣更高的了,因為中國古人,特別是有一定文化和地位的人,除了有姓、氏、名,還有字、號,這樣算下來,一個中國人能有好幾個稱呼,如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我們既可以稱其為蘇軾、也可叫他蘇子瞻、還可以稱蘇東坡,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的序中,為了避免中國人複雜的姓名字型大小,就費盡了心思,他淘汰了不重要人物的名字,盡量保證書中出現的人物前後只用一個名字,以保證讀者在閱讀時不會被複雜的姓名字型大小搞暈了頭腦。

但無論名、字、號如何改變,姓氏始終是不會變的,因為姓氏是華夏子孫家族延續的表示,是區分血緣關係的符號。可是你知道嗎,在最早的時候,姓與氏在功能和作用上,都有著不同的分工,姓氏是在秦朝以後才逐漸合一的。

那麼,中國人最初的姓和氏,到底有著怎樣的區別呢?


很多人都搞不清的「姓」和「氏」,到底有什麼區別,該怎樣區分? - 天天要聞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通鑒外紀》

中國的姓氏起源,來自於原始崇拜,特別是圖騰崇拜,原始社會的人們認為,圖騰是一個群體的祖先,圖騰的名稱也就是一個群體的共同名稱,從原始社會過渡到母系氏族社會後,為了區分始祖,就誕生了姓——一般是部落名,或首領名。

母系氏族社會中,人們以部落為單位,主要的關係紐帶是母系血緣關係,子女從母居住,財產繼承和世系血脈也以母系計,婚姻關係中,女子與外氏族的男子群婚,男子要採取走訪的形式,到其他氏族與女子成婚,繁衍後代,這種婚姻關係並不穩固,所以子女通常只知其母,不知父親是誰,後來經過發展,男子便遷居到女方氏族居住,婚姻關係才逐步鞏固,形成了後來的一夫一妻制。

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為婚姻的轉變,是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很多人都搞不清的「姓」和「氏」,到底有什麼區別,該怎樣區分? - 天天要聞


不論在血緣關係還是夫妻關係上,都是以母係為主,那子女自然也是從母姓。所以中國最古老的姓都是女字旁,著名的上古八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皆是如此。

比如黃帝,他是遠古時期華夏民族的部落首領,相傳黃帝居住在姬水之濱,故以姬為姓,《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我們熟悉的堯舜禹、商契、后稷等都是皇帝的後人,其中后稷(神農)繼承了姬姓,其後代建立周朝,周武王是為姬發,後來周天子分封諸侯,其中姬姓諸侯國就有53個,由這些諸侯國又分支出了各種不同的姓,宋朝成書的《百家姓》最初收錄姓氏411個,就是由姬姓衍生出來的,說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這不是沒有理由的。


很多人都搞不清的「姓」和「氏」,到底有什麼區別,該怎樣區分? - 天天要聞


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鑒外紀》

人們有了姓,便能追溯其始祖,但同時又誕生了一個新問題——部落會不斷發展,不斷擴大,那麼就會產生不同的分支,這些新的支脈具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姓,該怎麼區分呢?於是乎,獨立出去的新部落分支,就開始給自己起不同的稱號,這便是氏的來源。

也就是說,氏是姓的分支標誌。

同一父姓被分支出去的擁有氏,通常由分支出去的始祖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為氏,進入奴隸制社會後,有了國的概念,繼承君位的為大宗,其他子孫分支,其姓不變,而以所分封的國、邑、地或官名、謚號等為氏,這就是小宗。

這些小宗又會繼續開枝散葉,繁衍後代,第一個被分支出的小宗,又成了他們這一支的祖。

比如秦始皇他們家,我們都知道嬴姓趙氏,這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秦國的祖先少昊氏以燕子(玄鳥)為圖騰,嬴與燕異字同音,故成為嬴姓的始祖,少昊的後代曾封於趙地而立氏,所以才有了嬴姓趙氏,說起來,秦國與趙國的祖先,還頗有淵源呢。


很多人都搞不清的「姓」和「氏」,到底有什麼區別,該怎樣區分? - 天天要聞


姓別婚姻、氏別貴賤

在秦以前,特別是夏商周三代,姓與氏的功能和作用是完全不一樣的,很簡單一點就是,人人都擁有自己的姓和名,但只有貴族才能擁有氏,素有「氏所以別貴賤」的說法,畢竟一個姓的分支太多,只有氏才能代表了這一支的身份地位,因此,氏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貴族男子都稱氏不稱姓。

而對於女子來說,姓比氏更重要,前面講了,姓是用於區分血緣關係的,祖先們早就明白了近親繁殖的危害,同姓之間往往有血緣關係,因此不可通婚,相反,氏同而姓不同的,就可以通婚。

女子出嫁後,在姓前冠以國名或氏,如晉文王重耳的夫人齊姜,就是齊國的姜姓女子的意思,亦或是冠以夫家的姓氏或國名,比如張家女嫁給了趙家兒,就稱趙張氏。


很多人都搞不清的「姓」和「氏」,到底有什麼區別,該怎樣區分? - 天天要聞


小結

姓與氏,在夏商周三代以前,都有著明確的不同,直到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姓氏開始混亂,很多氏逐漸變為姓,始皇帝統一中國後,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沒有了分封,氏自然也就會減少,因為前面說過,氏的來源一般是分支所在國名、地名,秦始皇這一套組合拳,不但瓦解了舊貴族,讓西周貴族宗法制度基本結束,舊的氏族制度也沒有了立足之地,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

直到西漢時期,司馬遷作《史記》,乾脆不再分姓氏,直接混為一談,如《本紀》中就有秦始皇姓趙氏,漢高祖姓劉氏之語,清朝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中寫道:「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

從太史公起,中國的姓與氏正式合二為一,姓既氏、氏既姓,再無貴賤之分,普通平民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姓了,百姓一次也就成了天下平民的統稱。

一定程度上來說,姓氏的統一,標誌著平民地位的上升,實在是一件大功德!

很多人都搞不清的「姓」和「氏」,到底有什麼區別,該怎樣區分? - 天天要聞


很多人都搞不清的「姓」和「氏」,到底有什麼區別,該怎樣區分? - 天天要聞

星座分類資訊推薦

天津市委批准,開除李洪偉黨籍 - 天天要聞

天津市委批准,開除李洪偉黨籍

在幹部選拔任用中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利用職務影響低價購房;目無法紀,指使他人打探案情……7月5日,天津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市委組織部原副部長、市公務員局原局長(兼)李洪偉被開除黨籍、公職,涉嫌受賄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李洪偉 資料圖李洪偉出生於1970年3月,山東諸城人,全日制大學學歷,法學...
面相全變了!再看35歲鹿晗和27歲關曉彤,馬伊琍的話終於有人信了 - 天天要聞

面相全變了!再看35歲鹿晗和27歲關曉彤,馬伊琍的話終於有人信了

4月20日,鹿晗的35歲生日,全網都等著,關曉彤每年一次的卡點慶生,卻撲了個空。長期高強度衝浪的她,反常的安靜一整天。祝福斷了,零互動,分手傳聞愈演愈烈,也因為一直懸而未決,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被拉到熱搜上猜疑一番,分,還是沒分,撲朔迷離,進而持續的引爆話題。新一輪關注又起來,是鹿晗跟關曉彤,同時有了新動...
賽百味打工七年,這是一個數學教授的簡歷 - 天天要聞

賽百味打工七年,這是一個數學教授的簡歷

在大夥的普遍印象里,大學教授這種人,應該個個都是人中龍鳳,一路坦途,必須本、碩、博連讀,想做個博後也是順手的事。 但最近哥們刷到條新聞,最近入職了中山大學的傳奇數學家張益唐,簡歷上居然出現....
《道德經》解析者,需要的基本素養 - 天天要聞

《道德經》解析者,需要的基本素養

《道德經》是一部偉大的《自然科學研究方法論》。對於它的解讀不是普通學者可以勝任,大學畢業留在學校,從沒有進入過社會的象牙塔式學者,幾乎就是垃圾解讀的高發人群。(沒有貶損之意)他們必須具備以下基本特質:第一,理科生,物理學起碼高等物理級別。因
一線房價跌回2016!跌幅超30%背後,誰偷走了中產財富? - 天天要聞

一線房價跌回2016!跌幅超30%背後,誰偷走了中產財富?

在進入到2025年之後,一線城市的房價整體跌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深圳領跑跌幅榜,房價下調了39.3%,價格已經跌回了2016年5月。此外,上海也沒撐住,30.6%的下跌把價格帶回了2016年3月。北京跌幅略微輕一些,29.5%的跌幅對應著2016年8月的價
今明兩年,持有「二套房」的家庭或面臨「3大問題」,別不當回事 - 天天要聞

今明兩年,持有「二套房」的家庭或面臨「3大問題」,別不當回事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擁有二套房子的人算得上是人生的大贏家。這些家庭通常一套房子用來自住,另外的房子用來出租。顯然,擁有二套房產的家庭趕上了紅利期,不少人實現了財務自由。而從2022年開始,國內房價就進入到調整的趨勢之中,不僅是房地產市場成交低迷,而且房價也出現了
包皮,割還是不割?這是一個好問題! - 天天要聞

包皮,割還是不割?這是一個好問題!

暑假到來,各大醫院的小兒泌尿外科門診迎來了一波諮詢小高峰。每年假期,「孩子的包皮到底要不要割?」成了困擾不少家長的問題,相關的諮詢量和手術預約量隨之激增。面對這股「割包皮」熱,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王德娟主任醫師特別提醒廣大家長:並非所有孩子的包皮問題都需要手術干預!是否選...
《長安的荔枝》:你越混越差的原因,不是資源太少,也不是運氣不好,而是沒看透這5條職場潛規則 - 天天要聞

《長安的荔枝》:你越混越差的原因,不是資源太少,也不是運氣不好,而是沒看透這5條職場潛規則

作者:柳絮(富書作者)在職場打拚的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工作兢兢業業,極少偷懶摸魚,到頭來升職加薪沒有你的份兒:臟活累活全乾,從沒有半點怨言,結果工資比新人也少;替同事背鍋,為領導擔責,沒有落得半分好,還被大家當成冤大頭。初入職場時,我們曾雄心壯志,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可干著干著,才明白職場是一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