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給汽車行業的評語=慢!

2019年底,一次汽車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科技論壇,為了有效討論和溝通安排了三個小時的閉門會議,參與者都是各車企的CTO,CIO和CMO,我也有幸被邀請參與了此次討論。會議討論的話題就是針對汽車營銷和製造方面的數字化變革和轉型的問題和經驗,很多內容發人深省和鼓舞人心,大家都在思考和實踐。期間,一位科技公司的負責人發言,業務主要做車主加油站與各類用車服務,她突出講解了他們如何服務車主,如何快速的適應各類車主的需求,以及略帶抱怨和嘲諷的描述與車企配合過程中,各種不懂客戶體驗,不及時,和產出質量差等等「太慢」的問題。平時這類的批評和問題其實聽的非常多,但是這位90後的言語中確實充滿了過於片面的判斷,於是站在汽車行業的角度,我做了一些解釋說明。

我:「聽了您的闡述,很多觀點和現象是現實,汽車行業確實還沒有做好用戶體驗,特別是與互聯網科技企業比較的話,但是汽車行業底層的思考並沒有把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

對方得意的表情有些驚訝:「???!!那還能是什麼!!!」

我:「客戶的生命。」

對方沒有說話,表情複雜:「!!!」

我接著說:「汽車行業是一個產業鏈相當複雜的工業體系,產品的核心也是人命關天,所以這兩個極端的要求導致整個產業的生產過程必須是高度嚴格謹慎和反覆論證實驗的結果,這就需要時間和保守主義創新的出發點。比如,淘寶上經常出新的汽車手機支架,為什麼汽車廠家自己不推出呢?車都造出來了,一個塑料支架做不出來嗎!我和德國總部的一位工程師朋友聊過這個話題,他說作為安全形度的標準,這個支架在駕駛員和副駕駛員的正前方,如果發生交通事故的話,這個支架的位置,形狀,材質和化學成分對碰撞後的人身安全造成的傷害程度是什麼?如果沒有嚴格的測試結果,這個產品是威脅乘客生命的。所以,在這個品牌的汽車產品中是不會有這個所謂便利的產品被允許生產的。」

看到科技類的朋友們都頻頻點頭,恍然大悟,這也和我多年參與此類溝通的經驗一致。這就是所謂的雞同鴨講的典型現場,兩個行業的人,一個是按周來迭代產品和服務且成本最低就是個人的腦力勞動,一個是按年來千百次實驗且成本居高不下的技術,硬體,軟體和安全要求高的集體勞動。

所以,我多年的經驗和實戰就是讓雙方如何迅速相互理解,然後找到問題的核心,再分別從雙方或多方的核心訴求與利益角度出發,最終找到一個或多個參與各方都可以平衡接受的共贏點。這之後,再與相關方的工作團隊將高層達成一致的共贏點,逐步拆解劃分

我看到科技公司的冷靜的在思考,他們也確實更加全面的思考汽車行業為什麼慢,於是我也繼續深入這個話題,說到:「各位科技公司的朋友當然也有你們的觀察和實踐,當然站在客戶用戶的使用舒適和便利的角度,汽車行業的迭代和適應能力確實是比較慢,因為科技行業的特點和工業體系的屬性天壤之別,以及工業時代與信息智能時代的客戶群體不同,導致今天需要大家重新排列組合所有人的資源和目標,所以才有了我們今天這個會議的主題,轉型!同時,汽車行業的創新也一直沒有停過,車聯網,新能源等等,只是我們的工作需要更加的敏捷。」

然後我將目光轉向汽車行業的各位領導,說:「當然我們汽車行業也要加快速度,畢竟今天的客戶是信息智能時代的屬性,還用工業時代的角度對待自己的產品安全沒有問題,但是客戶的屬性變化了,考驗我們的是如何既保證安全,又可以舒適方便。我個人十年的經驗,還是覺得組織的文化和思維方式,工作流程上是有提升和轉型的巨大空間的,所以安全和舒適在短期內是可以同步有所提升的。那麼長期看來汽車行業的整體安全與舒適的轉型與升級,絕對是刻不容緩的生存考驗!」

大家陷入沉思,也都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轉型和升級是大家高度一致認同的方向。會後很多人也都互相加了微信,成為了今天的朋友和合作夥伴,汽車與信息智能的融合又前進了一小步。我和我的團隊會為此而繼續努力。

也從歷史的角度,再次看看汽車行業的「太慢」。距離1886年世界第一台內燃機動力汽車在卡爾·賓士(Karl Benz)手中誕生, 歷史的車輪已滾滾前行134年,汽車行業早就不可同日而語。雖然一直被貼著「傳統行業」的標籤,但汽車行業的變革從未停止過,從早期的車載收音機、自動變速 箱、車載空調的使用,到後來三點式安全帶、渦輪增壓發動機、防抱死系統、安全氣囊的普及,再到導航儀、ESP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在汽車中的廣泛安裝,整個20世紀,汽車行業都走在技術創新和製造工藝的前沿。

進入21世紀以後,汽車行業面臨的就不再只是同業競爭,而是來自「野蠻門 外漢」的挑釁與顛覆。就在兩三年前,談到汽車行業的種種外來顛覆者,傳統車企還是一副談虎色變的樣子。但是今天,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自動化,亦即汽車 行業的「 四化」,已經或多或少地融入了車企的戰略規劃之中,成為車企致勝未來 的重要籌碼。從最初對被顛覆的恐慌,到逐漸適應並積極張開雙臂擁抱顛覆與變革,傳統車企已經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如果說環境和能源危機迫使汽車行業轉型升級,那麼互聯網技術和通訊技術則給汽車行業裝上了馳騁的翅膀,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給汽車行業帶來了全新的生存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增長點。無論是有著數百年歷史積澱的傳統車企,還是「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造車新勢力,都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如上圖,可以清楚的看到汽車行業整條產業鏈的複雜度,這就不難理解安全性要求高的重要地位了,一個環節出問題,就無法保障客戶的生命安全,使得汽車行業的終端創新速度不會像科技公司那麼快。但是,汽車行業不應該就此拒絕進步,因為還是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提升效率,後面我陸續更新公號就是和大家來談談,如何做可以讓汽車也「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