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廣汽智能化安全峰會於廣汽集團廣州番禺總部召開。滴滴聯合創始人、滴滴自動駕駛CEO張博在峰會中透露,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正在合作的L4量產車型預計會在今年年底量產,並將於2026年在廣州、北京等局部區域開啟投放,該年底前實現「AI+量產+運營」的市場驗證。
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集團的合作起源於2021年5月。當時,廣汽集團對滴滴自動駕駛進行超3億美元戰略投資。2023年10月,廣汽資本參與完成1.49億美元融資。2024年4月,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共同成立了安滴科技,將廣汽在汽車、設計、生產、製造方面的核心能力和滴滴自動駕駛在AI方面的核心能力進行集成,生產前裝量產的L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最終完成Robotaxi運營。
滴滴自動駕駛三個五年計劃。
張博透露,滴滴自動駕駛內部有三個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2016年至2021年)注重核心技術研發,從0到1構建了L4自動駕駛的全棧核心技術,包括感知、預測、決策、控制、大規模的模擬系統、大規模的機器學習平台等。
第二個五年計劃(2022年至2026年)計劃在中國市場環境下完成L4自動駕駛從商業到技術0到1的驗證。第三個五年計劃(2027年至2032年)計劃在滴滴全球出行網路尋找適合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政策和商業環境進行全球化擴張。
目前,滴滴出行正處於第二個五年計劃之中,需要完成「AI、量產、運營」三角形驗證。AI方面,需要讓AI司機在城市道路中的表現比人類更好、更安全、更高效;運營方面,需要接入滴滴出行網路,實現真正的混合派單(人駕+自動駕駛)。張博透露,目前上述兩方面均已達成,只剩量產維度。
安滴科技前裝量產L4自動駕駛車。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峰會上,滴滴與廣汽合作的L4級量產車正式亮相。
張博透露,合作L4車型預計在今年年底就會量產,並於2026年在廣州和北京局部區域開始投放,爭取在2026年底能夠向用戶推出體驗與當地網約車接近的端到端Robotaxi出行服務,實現「AI+量產+運營」的市場驗證。
目前,自動駕駛技術在市場推廣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大顧慮便是安全性問題。在張博15分鐘的講話中,「安全」二字被頻繁提及。張博表示,滴滴做自動駕駛的初心有二,第一便是安全。「全球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到135萬人,其中90%的原因是人類駕駛員分心、疲勞或者醉酒。我們當時就判斷,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將會大幅降低。」
在與廣汽合作打造的L4級產品上,安全亦被置於首位。張博表示,與廣汽一起聯合研發設計的前裝量產L4自動駕駛汽車,底盤採用了廣汽埃安可支持L4自動駕駛全球化安全冗餘平台,搭載彈匣電池,為純電車型平台。獨創4.5米同級最長U型安全氣簾,滿足中歐雙五星安全標準。包括制動、轉向、電源、通訊等在內的多重安全冗餘可大幅提升車輛在硬體失效情況下的安全性。
「滴滴自動駕駛團隊的價值觀是『負責任的科技創新』。我們希望將安全能力提升到可以讓我們自己、家人都放心乘坐,進而逐步穩健地推出服務。」張博表示。
采寫/攝影:南都·灣財社記者 陳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