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威D7 DMH這世界紀錄很牛,但真的有必要嗎?
分類:汽車
瀏覽數:6138
沒想到,這兩天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中國汽車身上!
前有小米su7 ultra prototype拿下紐北「最速四門車」的稱號,後有上汽榮威的d7 dmh世界冠軍版以2208km的續航水平和低至2.49l/100km的油耗數據,打破了吉尼斯「插混轎車單次滿油滿電行駛最遠距離」世界紀錄。當然,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小米su7 ultra prototype太遙遠,甚至連雷軍也「吐槽」自己買不起;上汽榮威的d7 dmh沒那麼遙不可及,十來萬的售價,正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購車預算,所以今天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榮威d7 dmh這一世界紀錄的含金量。榮威d7 dmh這次世界紀錄,有幾個細節是值得一說的。如果我是活動方,就國內現在這季節,肯定會選擇南方的沿海公路去挑戰這個世界紀錄。一來,這邊氣候比較溫暖,秋高氣爽;二來,沿海城市的海拔普遍不怎麼高,可以減少很多爬坡的工況。但沒想到榮威非常「不聰明」,選擇了一條很有挑戰性的路線:以蘭州為起點,途徑嘉峪關、敦煌、吐魯番等地,最終抵達烏魯木齊,駕駛工況覆蓋戈壁灘、雪地、山地等,最低溫度達零下8度。從蘭州到烏魯木齊,看似海拔低了幾百米,但其實這一路海拔變化非常大,蘭州海拔1500米左右,到吐魯番的海拔是-150米左右,然後回到烏魯木齊的800米海拔。先下坡再上坡,這一路不見得輕鬆。當然,最大的不利因素還得論溫度。動力電池最理想的工作溫度就是20-30℃,隨著溫度的降低,動力電池的活性也會跟著下降,直接影響的就是車輛的純電續航里程,特別不利於採用大電池(21.4kwh)策略的榮威d7 dmh。是的,另一個值得一說的細節就是榮威d7 dmh採用的是「大電池小油箱」的策略。剛開始看到榮威是用d7這款中型車去打破這個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時候,我以為他們是想用更大的車去換裝更大的油箱,實現更長的綜合續航。但沒想到我想錯了!這台中型車用的只是一個55l的油箱,比一些a級車的油箱都要略小一些。這一次被打破的紀錄叫做「插混轎車單次滿油滿電行駛最遠距離」,定語就是非常簡單的「插混轎車」,所以如果榮威用一台更小的車,然後用上相同的動力和油箱,那這個紀錄是不是又要被打破一次呢?如果單純看榮威d7 dmh的參數,感覺它不像是能創紀錄的車型。和現在的很多插混車一樣,榮威d7 dmh採用的只是1.5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熱效率雖然也很高,達到了43%,但顯然並不是市場上最高的,比比亞迪那台1.5l的發動機還少了3.06個百分點。另外,它的混動專用變速箱結構上和比亞迪一樣,都是p1+p3構型,單擋結構,但整個設定更傾向動力性,驅動電機的功率達到了150kw,扭矩也有330nm,「零百加速」7.9秒,所以官方的匱電油耗並不算低,去到了4.3l/100km。從以上兩點來看,榮威d7 dmh這套超級混動技術並不像能在能效和續航上打敗比亞迪第五代dm的技術。當然,我們看事情也不能只看表面,更應該看內在。榮威d7 dmh雖然賬面數據做的不算漂亮,但勝在把每一個部件的性能都發揮到了極致。現在很多主機廠都非常強調發動機的最高熱效率。短短几年,最高熱效率的紀錄就已經從豐田的41%爬升到比亞迪的46.06%,提升超過5個百分點。這當然還不是終點。據說上汽已經準備量產最高熱效率可達46.3%的發動機。追求最高熱效率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普通消費者來看,我們不應該只看到最高那一個點,更應該看到它落在高效區間的概率有多大。就像看一家公司的福利如何,不應該只看最好那位,更應該看平均數,看中位數。雖然榮威d7 dmh的動力系統在形式上和很多自主品牌是一樣的,但是在管理上卻大不相同,尤其強調「整車能量域管理」的理念。所以,雖然榮威d7 dmh的發動機熱效率並不是行業內最高的,但是它能通過與混動專用變速箱的配合,確保發動機在最省油的高效工作區間的時間佔比能達到85%以上。讓榮威dmh保持高效的關鍵,就是它的動力總成超級大腦picu。過去這麼多年,雖然中國品牌在發動機、變速箱的自研領域獲得了長足之進步,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還是掌握在外資廠商,其中就包括了動力總成的控制模塊。這個模塊簡單說來就是發動機和變速箱溝通的橋樑,是它們倆完美配合的關鍵。榮威的picu將電機控制、發動機控制、混動變速箱控制、空調熱管理和電池熱管理這五大模塊整合在一起,以「域」實現「變數共享」,節省70%冗餘組件,極大降低車內網路負載和數據延遲,運算速度提升50%,所以可以更加精細地管理全車的能量。也因為有全棧自研的picu的存在,榮威d7 dmh動力響應時間僅0.26秒,較同級競品快1倍,做到省油之餘,駕乘體驗也更好。榮威d7 dmh原本的性價比已經非常不錯,一款車長將近4.9米,軸距也有2.81米的中型插電轎車,官方的售價區間也只是在12.58-14.58萬之間,又有一堆的核心技術,按理說銷量應該也不會太差。但是自上市以來,榮威d7 dmh的銷量一直不太高,甚至還有點走下坡路的趨勢——從三四千台的水平滑落到一兩千台。老實說,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牛不牛?當然牛!但消費者關心嗎?可能未必,尤其未必關心一台插混車的綜合續航。用我同事的話來講就是:「一台能加油的車,誰會關心能跑多遠?反正沒油就去加,又不耽誤事。」現在很多主機廠都愛強調插混車的綜合續航如何,大概也是把phev當成了bev來宣傳。但問題是bev用戶是關心續航問題的,但phev用戶關心嗎?消費者買phev圖的不就是它沒有里程焦慮的問題嗎?對於一台phev來說,用戶最關心的無外乎它的匱電油耗如何?匱電的性能如何?純電續航能走多少公里?臆造一個問題,然後去反覆強調他們的成就......這不僅浪費了時間和成本,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他們並不了解他們的用戶,只在乎能不能把對手pk下去罷了。(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