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還愛保時捷嗎?12.4萬烏龍標價遭搶購,但在華銷量正在下滑

摘要:儘管帕拉梅拉和卡宴仍是深受中國年輕消費者歡迎的明星車型,2022年,中國卻是保時捷在全球唯一銷量下滑的市場

文|王靜儀

編輯|趙成

一輛售價上百萬的保時捷轎跑,現在僅需12.4萬元?

1月30日,寧夏銀川保時捷中心上線了12.4萬一輛的panamera車型,確認金為911元。該鏈接產生598個預訂單後,保時捷下架了這輛車,用戶無法登錄,但用戶的預訂記錄系統中有保留。此事傳出後引髮網友熱議,#保時捷官網12.4萬元帕納梅拉遭搶購#衝上熱搜。

▲ 保時捷 panamera

圖源:企業

保時捷中國向財經汽車(id: caijingqiche)確認此事屬實:1月29日,銀川保時捷中心通過官方小程序上傳某輛新車信息時,價格輸入出現嚴重偏差,吸引了相當數量消費者的關注,隨後該車輛信息下架。

至於處理結果,保時捷中國官方介紹,因該車輛庫存僅一台,根據銷售流程,與首單客戶進行了溝通並協商退還意向金。其他提交了購車意向的客戶,其支付的911元限時意向確認金按流程將於48小時內退還。

對此,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對財經汽車(id: caijingqiche)分析道,行為人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或者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價格、數量等產生錯誤認識,按照通常理解如果不發生該錯誤認識行為人就不會作出相應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的重大誤解。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孟博認為,民事法律行為被撤銷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消費者在要求商家退還已支付價款後,還可根據對方過錯程度要求其進行賠償。

2月1日,銀川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已獲悉此事,因此事涉及規模較大,也在網上引起輿情,正在加緊調查了解,目前已與公司取得聯繫,省市兩級部門也在關注轄區市場監管局調查結果。

一樁烏龍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凸顯保時捷在中國的獨特地位。

2022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共交付93286輛新車,中國連續八年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這意味著,僅在過去一年,就有接近10萬國人購買了售價約百萬元的德國豪車。

全球每賣出三輛保時捷,就有一輛銷往中國。2022年,保時捷在全球交付了309884輛新車,其中近10萬輛漂洋過海來到中國。

本次事件的主角帕拉梅拉,是保時捷旗下的豪華轎車,指導價區間在99.8萬-250.1萬元。

憑藉獨特的溜背轎跑車造型外觀,以及突出的駕駛性能,帕拉梅拉深受中國年輕消費者的歡迎。據統計,帕拉梅拉在2022年上半年在中國一共交付了9439輛,相比去年同期還增長了25%。

除了帕拉梅拉,保時捷最受中國車主歡迎的車型是cayenne(卡宴),在2022年上半年一共交付了15465輛新車。

卡宴售價92.3萬元-244.8萬元,這款中大型suv相比轎跑帕拉梅拉更為宜商宜家,牢牢佔據保時捷在華單一銷量最大車型的位置。

▲ 保時捷 cayenne

圖源:企業

「我們在中國的客戶非常年輕,和歐洲的客戶相比整整年輕了一代。比如說保時捷在德國的客戶主要就是55歲左右的男性。但在中國我們客戶的平均年齡是35歲。」一位保時捷高管告訴財經汽車(id:caijingqiche)。

其中,保時捷在中國的女性車主貢獻不小。據介紹,保時捷客戶性別比例已經達到1:1,其中女性客戶大多集中在32-35歲左右,大部分是年輕有為的企業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中國是保時捷在全球唯一銷量下滑的市場,從2021年的9.57萬輛下滑到9.33萬輛,同比跌幅為2.5%。

據保時捷官方統計,2022年全球銷量為309884輛,同比增長3%。按地區來分,德國增長3%,歐洲(除德國外)增長7%,其他海外市場及新興市場增長13%,北美零增長,唯獨中國市場出現下滑,下滑幅度超過2%。

▲ 圖源:保時捷

過去一年保時捷在中國過得不太平靜,「電動轉向柱缺失事件」使其深陷輿論壓力。部分車主在購車時標配的電動轉向柱,因晶元短缺暫時更換為手動調節轉向柱。保時捷提出以代金券作為補償,被消費者認為缺乏誠意,並陸續投訴維權。事件以保時捷道歉收尾,表示將履約恢復相關功能,並提供延長保修等額外補償。

「2022年是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的一年。」保時捷官方表示,除經歷全球範圍內的多種挑戰,中國市場還遭受多輪新冠疫情衝擊和影響,以及物流方面的挑戰。

不過,保時捷2022年在華銷量難得下滑,還不能說明對中國消費者的吸引減弱。同為超豪華品牌,勞斯萊斯、賓利等在2022年在中國市場都錄得少見的負增長。

以同為百萬豪車的賓利為例,2022年全球總銷量為15174輛,比2021年的14659輛增長了4%。除了中國市場,在美洲、歐洲、亞太、英國以及中東、非洲和印度等地都實現了增長。

目前在華銷售的保時捷車輛均由德國工廠製造,保時捷是否會國產化,什麼時候國產,是中國消費者關心的問題。

對此,正在訪華的大眾汽車ceo奧博穆(oliver blume)在1月30日表示,目前在上海、北京擁有相應的研發團隊,通過工程設計、數字化等進一步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但沒有做出關於保時捷國產的決定。

-end-

責編 | 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