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才是汽車最大的豪華,車身扭轉強度強度測試,比亞迪亮了

近年來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勢驚人,一些新勢力品牌的造勢更為驚人,動不動就說我們的汽車媲美百萬豪車,這口號宣傳效果不錯,連比亞迪也不能免俗,之前海豹汽車發布時也特彆強調這車安全性很高。確實,相比燃油車來說,新能源汽車擁有優美外觀、智能的座艙、跑車級的性能等多方面的優勢,消費者在造勢面前難免不動心,但我奉勸各位,買車別只汽車表面功夫,還是要確確實實的去關注一款車的核心內在——安全性能,要記住安全才是汽車最大豪華!

近日有車圈媒體就做了一場關於車身扭轉剛性的大橫評,參與車型有保時捷Panamera、賓士GLS450、寶馬740Li這種百萬豪車,還有雷克薩斯RX300和凱迪拉克XT5這類豪車,最後又拉了一台20萬元價位的比亞迪海豹來「墊背」,從一開始這就不是一場公平的較量,結果測試結果令人不得不服。

測試結果公布前,先來談一下為什麼買車需要關注車身扭轉剛性測試結果?因為它是是衡量整車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它指的是車身在受到外力時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說白了,就是當高速行駛的車輛遇到突發意外,車身能經受住多大的撞擊力,能不能保持原狀,如果車身嚴重變形了,那麼可能就會導致車門無法打開延誤救治時間,甚至車身直接擠壓到駕駛員、乘員的身體,這個造成的後果就相當可怕了。

所以車身扭轉剛性強度是決定「汽車是否安全」的關鍵指標,強度越高,意味著汽車越安全。一般來說,40000N·m/°是百萬豪車的門檻,保時捷Panamera、賓士GLS450、寶馬740Li這些豪車車身扭轉剛性強度自然不差,而來「參賽「的比亞迪也很自信,宣稱其e平台CTB技術能將車身與電池融為一體,整車扭轉剛度能提升70%,所以首款搭載CTB技術的車型海豹的整車扭轉剛度為40500N·m/°,從數值看是已經超過了百萬豪車的門檻,不過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來看看這些車的具體表現。

媒體測試車身扭轉剛性強度的方法是看車身在傾斜角度下後備箱能否正常關閉,如果不能則車輛存在車身變形,扭轉強度不佳。首先是空載測試,測試結果如下:6款車有2台無法關閉後備箱,分別是保時捷Panamera和凱迪拉克XT5。

賓士GLS450和雷克薩斯雖然後備箱關閉了,但兩側縫隙不均衡,說明車身還是有一定的變形。表現最佳的是寶馬740i和比亞迪,後備箱成功關閉且縫隙無明顯變化。

接下來是負載測試,車內乘坐2個成年人坐在車輪騰空位置,讓車身扭轉更嚴重,測試結果:比亞迪海豹、寶馬740i表現依舊良好,後備箱可以關閉,但雷克薩斯RX300雖然是關閉的狀態,但一側縫隙挺大,只是因為沒有防夾功能,沒有彈開罷了。

從車身扭轉剛性強度測試結果來看,比亞迪海豹的表現還挺出乎意料的,原本以為它與其他車型價差不小,只是」墊背「選手,沒想到它竟然撐到最後,成績表現優異,不得不服。

對了對了,悄悄跟你說乘坐車身扭轉剛性強的的車也不容易暈車,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車身扭轉剛性越強,操控基礎越好,過彎側傾更小,車身姿態更穩定,過顛簸路段時震動也會小些,不容易引起乘客的不舒適感覺。所以從安全的角度還有駕駛操控性、乘坐舒適性角度,選車都需要重點關注一下車身扭轉剛度強度,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