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對於這兩廂掀背車市場,大家嘴上都說是冷門、小眾、邊緣化,偏偏每年都有能突破10萬台量級的常勝紅車。
那為什麼會這樣?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這人人承受得起的10萬級低價位,其二是兩廂掀背車市場長久以來所盛行那股改裝文化潮流,其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更是久而彌堅,甚至可以說是代代相傳。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崛起,10萬左右的選擇也多了起來,但是現階段來說,選擇純電車真的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嗎?
接下來,以8.18-10.88萬元的飛度和10.28-13.08萬元的海豚來比較下,10萬級別里不同領域的兩台王牌車型到底誰更勝一籌。
當然了,真要說拿10±1萬元的預算想提回家,飛度還是更容易搞定的選手,加上這兩台車雖說定位小型,可海豚有刀片電池+緊湊架構、飛度有廂體車身+魔術座椅,它們都均帶來了靈活多變的寬敞空間,日常代步都滿足,但是對於愛自駕遠行的年輕群體來說海豚就顯得不太從容了。
對於年輕人來說,改裝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海豚作為一台純電動車,不管是優化電池厚度、壓縮電芯垂直高度,還是改變橫縱布局方式,大容量電池都會影響車輛的縱向空間。而為了把空間讓渡給乘員艙,不管是比亞迪海豚,還是零跑T03,其都會導致離地間隙下降,加上電池組與電動機在安全敏感性上是高於傳統燃油動力總成的,這也都使得海豚的可塑性或者說是改裝空間嚴重受限,而這便會把海豚固定在城市通勤市場之中。
廣汽本田飛度提供SPORT版、CROSSTAR、MUGEN三種不同的車型選擇。SPORT版本就不多講了,是飛度目前最常見的車型,時尚精緻的同時兼具運動感,給人一種動態的美。CROSSTAR版本是伴隨著這一代車型同時到來的潮越版車型,經過對輪眉、保險杠及整個底盤包圍的官方設計,它的離去角擴大到了足足30°,成為了一台能兼顧城市公路與複雜山路等路況的兩廂跨界車。
MUGEN版本是找來了號稱是「比本田更懂本田」的無限MUGEN,為飛度量身定製了一套專屬運動外觀套件,從車標中還原經典的鍍鉻飛翼到獨立於車身結構之外的全底盤擾流包圍,再到車尾上讓人閃回3000級方程式錦標賽時代的大尺寸獨立擾流尾翼與後保險杠擴散器等等,都會路上的人多停留幾秒用來拍這台原廠潮改車。
飛度三個版本車型的引擎艙內配備均是地球夢1.5L i-VTEC發動機,本身就是一高轉速自吸機,其憋足4600rpm轉速帶來的紅線扭矩爆發,顯然會比開始稍有衝勁的起步後就一直保持平淡線性到泊車的純電動海豚要有趣得多。
可別忘了,電動機在高速狀態下難以完全規避掉的動能衰減,也會成為海豚在壓榨電機全力輸出時的一大限制條件。
不可否認,飛度與海豚在各自的細分市場都帶有比較強烈的實用屬性,在設計上也帶有各自不同的傾向。其中,海豚在整體上也算做得還行,可真要落在什麼賽道上去找些趣味,真刀真槍地拼性能與操控,海豚或許真追趕不上飛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