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美凱龍創始人、董事兼總經理車建新被雲南省監察委員會立案調查並實施留置措施。
消息一出,紅星美凱龍股價應聲下跌,截至當日收盤跌幅達1.36%,市值僅剩125億元,較巔峰時期的2600億元縮水超95%。

從借600元起家的小木匠,到身家430億的「中國mall王」,再到如今因涉嫌違規被調查,
車建新的30年創業路,既是一部白手起家的勵志史,也折射出民營企業在時代浪潮中的困境與掙扎。
車建新的起點,是一個典型的草根故事。
1966年,他出生於江蘇常州一個貧困家庭,父親和兩個哥哥都是泥瓦匠。
16歲輟學後,他帶著「學門手藝」的樸素願望成為木工學徒。
憑藉勤快和機靈,他很快在工地上站穩腳跟,不僅包攬師傅的雜活,還利用業餘時間鑽研傢具製作。
1986年,20歲的車建新向親戚借了600元,帶著5個徒弟創辦了「紅星木器廠」,開啟了創業之路。
他的第一桶金來自一套組合傢具訂單。
當時,他連圖紙都看不懂,卻硬著頭皮接下活,跑到常州最好的木器廠偷師,甚至假扮顧客到傢具店「取經」。
最終,這套傢具讓他凈賺200多元。
此後,他意識到「流通環節才是利潤大頭」,1991年投資100萬元在常州開出第一家大型傢具專營商場「紅星傢具城」,首創「前店後廠」模式,將生產與銷售結合。
到1995年,他已在江蘇省內開出24家連鎖店,年銷售額突破1.5億元。
真正讓車建新蛻變為行業巨頭的,是1996年的美國之行。
參觀沃爾瑪後,他深受啟發,回國後關停虧損門店,轉型「家居賣場+品牌聚合」的商業模式。
2000年,上海真北商場開業,紅星美凱龍正式走向全國。
2015年和2018年,公司先後登陸港股和a股,成為家居行業首個「a+h」雙上市公司。
巔峰時期,紅星美凱龍擁有476家門店,總資產超千億,車建新個人身家達430億元,被稱為「全球mall王」。
車建新的成功,離不開他對「重資產」模式的執著。
從2009年起,他通過自購土地、自建商場的方式快速擴張,甚至成立紅星地產涉足房地產開發。
這種「家居+地產」雙輪驅動的模式在房地產黃金期確實奏效。
截至2024年,公司投資性房地產價值達688億元,佔總資產的59%,土地升值收益超百億。
但重資產也讓紅星美凱龍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
2020年,紅星美凱龍的危機日益暴露。
口罩衝擊下,家居賣場客流量銳減,商場出租率從95%跌至83%,租金收入大幅縮水。
與此同時,車建新誤判形勢,斥資47億元接盤孫宏斌拋售的金科股份。
結果這筆投資縮水至7.6億元,直接虧損近40億。
到2021年,紅星控股負債總額高達1966億元,短期債務超500億元,而賬上現金僅40億。
為求生,車建興不得不斷臂自救。
2021年將物流、地產等板塊賣給遠洋集團;
2023年以62.86億元「賤賣」紅星美凱龍29.95%股權給廈門國資,徹底失去控制權。
國資入主並未挽救頹勢。
2023-2024年,紅星美凱龍連續兩年虧損超50億元,2025年一季度再虧5.13億。
與此同時,公司被曝財務造假。
2024年因「資產會計核算錯誤」被財政部點名,導致凈利潤虛減2億元。
2025年3月,前執行總裁高爽因職務侵佔90萬美元被判刑,車建新在案件中的矛盾證詞暴露出內部管理混亂。
此次被立案調查,外界猜測或與三方面有關。
一是高爽案牽扯出的腐敗問題,
二是國資收購案中的利益輸送嫌疑,
三是早年拿地過程中的違規操作。
雲南省監委介入調查,可能與其在雲南的多個地產項目有關。
紅星美凱龍在當地與國企合作開發了7家商場,子公司涉及土地、物業等複雜股權關係。
如今,車建新的故事尚未落幕,但紅星美凱龍的命運已難逆轉。
截至2025年5月,公司流動負債達289億元,貨幣資金僅37.95億,賣房、借款、關店成為常態。
而家居行業的洗牌仍在繼續。
居然之家實控人汪林朋也在4月被留置,傳統賣場模式在電商衝擊下日漸式微。
車建新曾說:「我靠的是學習。」
但這一次,市場留給他的學習時間,或許已經不多了。
—end—
參考資料
1.大貓財經pro:《又一個首富,被立案調查了》
2.創業邦:《全球播報:市值「蒸發」650億,紅星美凱龍怎麼就「崩」了?》
3.中國海油報:《車建新:心中無我 生意定會成功》
4.中國青年網:《紅星美凱龍創始人被立案調查並實施留置》
5.eeju:《熱點評!利潤接連腰斬、市值「蒸發」650億,昔日家居賣場龍頭紅星美凱龍怎麼就「崩」了?》
6.深水財經社:《紅星美凱龍大敗局:一個木匠如何玩崩一個家居帝國?》
7.新浪財經:《突發!400億家居大佬被調查留置》
8.36氪:《400億傢具大佬、常州首富,出事了》
9.世界服裝鞋帽網:《20歲的小木匠創業路上的精彩故事》
編輯:小可
作者: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