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續航超過1000公里,就要來了?

2025年03月08日21:12:06 汽車 1279

如果充電一次,電動車可以從北京開到1200公里外的上海,電動車主還有里程焦慮嗎?

儘管在技術領域爭議不斷,但關於新能源汽車發展中佔據核心角色的動力電池,業內看法相對統一:固態電池是終極解決方案。

2024年以來,越來越多車企加碼這一領域。按照行業預測,固態電池真正實現量產裝車的時間節點或在2027年。而在此之前,鋰電池的技術迭代並未放緩,仍在不斷加速推陳出新。

2月,寶馬集團寶馬第六代eDrive電驅技術正式亮相。這代動力電池首次創新使用大圓柱電芯,具有46毫米標準直徑、95毫米和120毫米兩種高度。同時,第六代動力電池將採用全新的800V高壓平台,可實現快充10分鐘續航增加300公里。與前代相比,第六代大圓柱電芯的能量密度提高20%,續航里程提升30%,充電速度提升30%。

按照寶馬集團負責採購和供應商網路的董事普斯特所說,這是一次革命性創新,將再次夯實寶馬在電動化領域的優勢地位。

按照規劃,比亞迪具有革命性的第二代刀片電池也將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其中比較關鍵的指標是,單車的續航里程能夠超過1000公里,提升電池的使用壽命,以及繼續保持LFP磷酸鐵鋰電池安全、穩定、低成本等優點之後,進一步在能量密度上接近高端三元鋰電池的表現。

去年6月,吉利汽車正式發布自研自產的最新一代「刀片式」磷酸鐵鋰電池——神盾短刀電池。相比以往行業中的「長刀電池」,神盾短刀電池在安全性能、循環壽命、快充能力和低溫放電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在進軍固態電池的同時,車企們在鋰電池領域的較量愈發激烈,每家企業都試圖在充電倍率、安全性能、循環壽命等維度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的基礎上,實現更多突破,以期在電動車正式進入超長續航階段之前,贏得更多用戶。

電動車續航超過1000公里,就要來了? - 天天要聞

圖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詞:新能源汽車

技術迭代

能量密度是衡量動力電池性能的重要指標,簡單來說,它指的是單位重量或體積的電池所能儲存的能量。

電動車市場主流的動力電池是三元鋰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但耐高溫性能差;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性高,但能量密度上限低。

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一般為100—160Wh/kg,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通常為150—350Wh/kg,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則為400—900Wh/kg。

從目前情況來看,寧德時代麒麟電池的能量密度為255Wh/kg,比亞迪目前在產的刀片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是140Wh/kg,電芯能量密度為170Wh/kg,而吉利神盾短刀電池電芯能量密度達到了192Wh/kg。有信息顯示,比亞迪二代刀片電池能量密度將達到190Wh/kg。

寶馬此次發布的第六代動力電池並未公布具體能量密度,僅透露較前代提高20%。按照寶馬第五代動力電池包154Wh/kg的能量密度推算,第六代電池的能量密度或為185Wh/kg。

電動車續航超過1000公里,就要來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寶馬

寶馬集團負責生產的董事諾德科沃奇認為,寶馬的優勢在於著眼「全局最優」,而非追求某些單一性能,從而忽視其他關鍵因素。新一代電池技術聚焦續航里程更高和充電速度更快這兩大核心目標。

從產品力的角度出發,電池的升級遠未到盡頭,在車企競爭不斷升級的當下,除了續航和補能之外,車企比拼的空間、性能、安全乃至品牌,都可以從電池上找到解法。比如,性能方面,極氪的金磚電池3秒脈衝放電倍率最高可達16C,巨大的瞬時能量可讓百公里加速輕鬆跑進3秒。

作為鋰電池行業又一重要的技術革新,超快充電池技術也備受追捧。以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為例,一家鋰電池企業相關負責人透露:「為匹配4C快充技術需求,多家鋰電池龍頭企業已實現第三代高壓密磷酸鐵鋰的規模化量產,少數龍頭企業已具備第四代高壓密磷酸鐵鋰生產技術,並可滿足5C快充需求。」

此外,在動力電池技術迭代的同時,消費者對續航、補能、安全和回收等方面的需求推動了動力電池的技術革新。在材料和結構創新方面,如短刀電池等結構創新以及體系創新中的固態化嘗試,不僅提升了能量密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熱擴散測試結果顯示,越來越多的電池能夠在測試中做到不起火,證明了中國電池安全性的不斷提升。

固態之爭

而固態電池,則被業內視為顛覆電動車的革命性技術。根本原因在於與傳統液態鋰電池相比,固態電池的優勢堪稱「降維打擊」。行業設想中的固態電池,可以破除液態電池車的里程焦慮、充電焦慮、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桎梏。

目前中國、日韓以及歐美等主流汽車企業均在全力押注這一賽道,以期取得先發優勢,這場競爭也被看做「定義未來」的權力之爭。

作為固態電池研發的「老牌玩家」,豐田在硫化物電解質領域持有全球68%的核心專利,其計劃2027—2028年量產高性能固態電池,目標續航1200公里。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宣佈於2025年3月首次向公眾展示其全固態電動汽車電池試點生產線。

據外媒報道,梅賽德斯-賓士於本月與美國初創公司Factorial合作,開始在道路上測試固態電池。在電池尺寸和重量不變的情況下,固態電池可使純電EQS測試車續航里程增加25%,超過1000公里,將在2030年前實現量產。

電動車續航超過1000公里,就要來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寶馬

2月上旬,長安汽車宣布2025年內可實現固態電池的功能樣車首發,2027年推進全固態電池逐步量產。長安汽車的金鐘罩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可達400wh/kg,滿電狀態下續航里程將超過1500公里。此外,東風嵐圖、比亞迪等車企也披露了固態電池上車或量產的時間表。

除此之外,按照上汽集團的規劃,2025年,全固態電池將在上汽自主品牌實現規模搭載,預計到2026年實現量產;廣汽集團計劃2026年將全固態電池搭載於昊鉑車型;奇瑞汽車2026年全固態電池計划上車定向運營;寧德時代作為電池行業巨頭,在研發投入和技術實力方面優勢明顯,計劃2027年小批量生產全固態電池。

不過,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此前在2024年的業績解讀會上指出,固態電池離商品化還很遠,如果以技術和製造成熟度作為評價體系(以1—9打分,1分為入門,9分為成熟),目前整個行業只到4分的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也表示,總體來看,全固態電池還需要兩到三年才可以量產,此前部分企業宣布已經量產裝車的固態電池大部分是半固態電池。從目前全球固態電池研發進展的情況來看,固態電池技術工藝還沒有成熟,大體上2027年前後才能實現小批量生產,距離大規模的量產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與此同時,除了技術和工藝的問題之外,成本也是固態電池能否實現大規模量產的關鍵因素。

而汽車之外,固態電池也被認為將撬動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及商業航天等前沿產業的萬億級市場。

(中國新聞周刊)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一周新車盤點 | 沃爾沃發布XC70混動車 比亞迪新增海獅07 - 天天要聞

一周新車盤點 | 沃爾沃發布XC70混動車 比亞迪新增海獅07

沃爾沃XC70正式發布關鍵詞:中大型SUV/預計40萬元起/年內上市5月7日,沃爾沃汽車發布全新插電混動SUV車型XC70,該車基於沃爾沃最新混動架構打造,定位介於XC60(39.69萬元起)與XC90(63.89萬元起)之間,計劃於年內上市。XC70延續沃爾沃新能源家族設計語言,前臉採用封閉式面板搭配新版品牌標識,保留底部小尺寸進氣格柵。...
2022款奧迪Q5L,23.5萬圓你奧迪夢,豪華SUV觸手可得? - 天天要聞

2022款奧迪Q5L,23.5萬圓你奧迪夢,豪華SUV觸手可得?

奧迪Q5自2008年問世以來,便以其精湛的工藝、領先的科技和卓越的駕駛體驗,樹立了豪華SUV的新標杆。Q5L作為Q5的長軸距版本,自2018年引入中國市場以來,憑藉其更加寬敞的空間和同樣優秀的品質,深得消費者喜愛。
40萬出頭,一手准新賓士E260L,優雅從容,商務之選 - 天天要聞

40萬出頭,一手准新賓士E260L,優雅從容,商務之選

賓士E級,源自德國賓士公司,自1953年誕生以來,歷經數次蛻變,成為賓士家族中的精英轎車。它巧妙地嵌合了動力與舒適度,以其精湛工藝與創新科技,贏得全球商務人士的由衷青睞。不斷演進的技術與設計理念,使其在豪華轎車領域持續引領風騷。
百名車主評新車:2024款深藍S05 - 天天要聞

百名車主評新車:2024款深藍S05

作為國內領先第三方汽車品質評價平台,車質網自2010年8月開始啟動「百名車主評新車」調查活動,每月將專題調查幾款受關注程度較高、市場銷售至少六個月以上的全新車型,以全面了解中國市場在售新車的可靠性以及消費者滿意度,幫助更多消費者選擇可靠耐用的汽車產品。截至目前,「百名車主評新車」調查活動已累計調查新車30...
瑞虎8L 5+2座全家出遊1台車全部搞定瘋搶價11.29萬 - 天天要聞

瑞虎8L 5+2座全家出遊1台車全部搞定瘋搶價11.29萬

對於追求全能駕乘體驗的都市家庭而言,傳統SUV往往難以兼顧城市通勤的靈活性與複雜路況的通過性,更常常面臨空間局促帶來的出行困擾。城市與遠方,難道就只能是「魚和熊掌難以兼得」?10萬出頭的瑞虎8L用實力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奇瑞限時一口價4.99萬元起-國民價享「全球車」 - 天天要聞

奇瑞限時一口價4.99萬元起-國民價享「全球車」

新年新氣象,秉承著讓用戶以「國民價」享受 「全球車」出行體驗的初心,2月8日,奇瑞重磅推出「『全球車 國民價』油電共進·卓越出擊」開年驚喜,為廣大新老用戶獻上五重「卓越」大禮,以滿滿誠意,助力用戶在新春開工之際暢快購車,輕鬆擁抱高品質出行生
艾瑞澤8實力演繹自主燃油家轎標杆,連續2 月銷量冠軍 - 天天要聞

艾瑞澤8實力演繹自主燃油家轎標杆,連續2 月銷量冠軍

一直以來,10萬級燃油家轎都是國內車市競爭最激烈的領域,這一細分市場不僅匯聚了極為繁多的車型陣容,更是各大品牌競相角逐的焦點。而面對「多如牛毛」的選擇,用戶往往追隨市場風向標,選擇那些銷量高、口碑好的車型,從而形成強者恆強的局面,艾瑞澤8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