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新車發布會上,為啥只提發動機,卻鮮少聽到關於底盤的介紹?

2024年10月08日20:22:05 汽車 1814

「車如其人,底盤好比人的脊梁骨,沒有一副好的骨架,再華麗的外表也撐不起一個健壯的體魄。」這句話雖是調侃,但確實點出了汽車底盤的重要性。然而,在國產新車發布會上,我們卻鮮少聽到關於底盤的介紹,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今天,就讓我這個老司機來給大家揭開謎底。

國產新車發布會上,為啥只提發動機,卻鮮少聽到關於底盤的介紹? - 天天要聞

為何國產車對底盤如此低調?

每次看國產新車發布會的時候,你是否注意到廠商們總是大談特談發動機性能如何強勁,百公里加速多麼快,油耗又是如何低得驚人?而當提到變速箱時,他們則會自豪地說是某某國際大牌提供的。可一旦輪到講底盤,往往就是一筆帶過,甚至壓根兒不提。這是不是意味著國產車的底盤技術真的很弱呢?

國產新車發布會上,為啥只提發動機,卻鮮少聽到關於底盤的介紹? - 天天要聞

其實不然,這裡面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表現更加直觀易懂。比如動力強不強,油耗高不高,這些都是車主在日常使用中能夠直接感受到的。而底盤調校的好壞,除非你是真正的愛車人士或者專業賽車手,否則很難在短時間內體會到其中的區別。因此,為了更好地吸引潛在買家的關注,廠家自然會選擇將宣傳重點放在那些更易於被大眾理解的技術參數上。

國產新車發布會上,為啥只提發動機,卻鮮少聽到關於底盤的介紹? - 天天要聞

底盤研發難在哪?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大家都知道底盤很重要,為什麼國產車企不加大投入進行自主研發呢?答案很簡單——太難了!

與發動機相比,底盤涉及到了更多的系統集成工作,包括但不限於懸掛系統、轉向系統以及制動系統等。這些子系統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到最終駕駛體驗,這就要求工程師們必須具備非常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積累才能做出優秀的調校。

再加上國內汽車行業起步較晚,在這方面的人才儲備和技術沉澱都不及國外老牌車企深厚,因此想要短期內追趕上並非易事。

國產新車發布會上,為啥只提發動機,卻鮮少聽到關於底盤的介紹? - 天天要聞

另外還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成本問題。一款優秀底盤的研發周期長且資金投入巨大,而且即便投入大量資源後也不一定能保證結果令人滿意。相比之下,購買現成的優質零部件(如進口變速箱)或是借鑒成熟的設計方案顯然更加經濟實惠。

國產新車發布會上,為啥只提發動機,卻鮮少聽到關於底盤的介紹? - 天天要聞

網友觀點:消費者怎麼看?

「我買車主要看外觀和配置,至於什麼底盤啊、操控性啊,反正開著舒服就行唄!」這是我從身邊不少朋友那裡聽到的真實反饋。

的確,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消費觀念轉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注重車輛個性化設計以及智能化功能。而對於大部分非專業人士而言,只要車子看起來漂亮、坐著舒服、用起來方便就已經足夠滿足需求了。至於那些隱藏於車身之下的複雜結構嘛……嗯,還是留給專家去研究吧!

國產新車發布會上,為啥只提發動機,卻鮮少聽到關於底盤的介紹? - 天天要聞

當然也有不少車迷對此表示不滿:「明明知道底盤才是決定一輛車好壞的關鍵因素之一,為啥就不能好好宣傳一下呢?」這種聲音雖然存在但並不佔主流,畢竟大多數消費者購車時考慮更多的是性價比而非極致性能追求。

國產新車發布會上,為啥只提發動機,卻鮮少聽到關於底盤的介紹? - 天天要聞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國產車之所以在新車發布時較少提及底盤,並非因為技術水平低下或刻意隱瞞,而是出於市場策略考量以及現實條件限制所致。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行業主流,傳統燃油車上的三大件概念正在發生變化,取而代之的是電池、電機與電控系統組成的「新三大件」。或許在未來某一天,當我們談論起國產電動汽車時,底盤技術也將成為眾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吧!

最後拋給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國產車應該怎樣平衡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之間的關係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哦~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新央企」將落戶重慶,由朱華榮掌舵?長安稱未收到正式通知 - 天天要聞

「新央企」將落戶重慶,由朱華榮掌舵?長安稱未收到正式通知

繼中國長安更名辰致科技後,最近又傳出最新消息:與長安汽車密切相關的這家「新央企」總部落戶重慶以及由朱華榮掌舵。不過,長安汽車方面相關人士稱不知情,未收到正式通知。有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即將誕生的「新央企、新長安」為國資委直管的正局級單位,總部落戶重慶,掌門人正是現任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至於該正局級...
貨拉拉跨界造車走得遠嗎? - 天天要聞

貨拉拉跨界造車走得遠嗎?

當互聯網平台與製造業的邊界被逐漸打破,一場關於物流與造車的深度融合正在上演。近日,貨拉拉旗下多拉汽車首款純電廂式貨車「多拉八方」公開亮相,標誌著這家全球最大的同城貨運平台正式進軍新能源商用車製造領域。
13萬起的豐田bZ5,為何能讓特斯拉車主搖下車窗? - 天天要聞

13萬起的豐田bZ5,為何能讓特斯拉車主搖下車窗?

#智能駕駛輔助新星一豐bZ5實測#去年冬天在北京東三環的一次堵車中,我被隔壁車道特斯拉Model Y車主突如其來的搭訕驚到——他搖下車窗指著我的試駕車問:"兄弟你這車改得挺帥啊?"而這台讓他誤以為是改裝車的"未來戰士",正是剛上市的一汽豐田
開了5年多的皇冠,還能否找回當年「大皇冠」的尊嚴? - 天天要聞

開了5年多的皇冠,還能否找回當年「大皇冠」的尊嚴?

「潮汐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汽車市場,前幾年很多新能源品牌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發布各式各樣的車型,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優勝劣汰的原則也起了作用,如今還能發展的不錯的都說明確實力,而皇冠就是如此,2021年一汽豐田宣布皇冠品牌
11萬多拿下白色奧迪A4L,體驗德系豪華,家用代步好選擇 - 天天要聞

11萬多拿下白色奧迪A4L,體驗德系豪華,家用代步好選擇

作為奧迪品牌的全球銷量冠軍,奧迪A4自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48年的光輝歲月,歷經9代車型更迭,最終成為經典。自2003年引入國產,年銷不足7,000輛,再到今天,奧迪A4L已經收穫超過百萬用戶的認可,而這個數字每天仍在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