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傳比亞迪即將推出一款純電微型車,可能定名為「海螺」,推測售價5萬元以內,比海鷗定位還要入門。儘管此消息未經證實,但依舊引發了消費者的熱議,這其實也說明用戶對於5萬元以內的微型車是有需求的,並且看到宏光MINIEV的成功後,大家其實更期望比亞迪能夠進軍這一市場,帶給大家一些驚喜。只是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比亞迪用5萬能否造一台純電微型車出來呢?真造出來會一款實力如何的產品呢?
有前車之鑒,比亞迪5萬造純電微型車並不難
我們先來看看國內市場5萬元到底能夠買到什麼樣的產品,首先是熱銷的宏光MINIEV,5萬元可以買到它的中配,也就是「馬卡龍」版本,純電續航不到200km,電機最大功率20kW,並且還沒有快充,可以說配置相當入門。與此同時,5萬還可以買到吉利熊貓mini,這是一款剛上市的純電微型車,4.99萬元正好可以買到它純電續航200km的入門版本,同時電機功率也有30kW,且支持快充,同價位其它產品也幾乎這個配置水準,總體定位幾乎都是低端純電代步車。
那麼回到開頭問題,比亞迪能造5W的車不?首先給答案,一定可以,原因很簡單,因為比亞迪之前幾乎就造出來了,它就是比亞迪e1,一款純電微型車,而它的前身就是比亞迪F0,它以前在微型車市場十分暢銷。
目前比亞迪e1已經停產,但參考它2019款車型價格來看入門版車型售價是5.99萬元,看上去沒能進入5萬元以內,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款車型用的可是一塊大電池,電池能量超過了30度,使其NEDC純電續航里程超過了300km,相比之下國內5萬元以內的純電微型車純電續航幾乎都在200km左右,因此如果改成小電池,降低一點續航里程,比亞迪就能夠輕鬆造出一台5萬元的純電微型車。
1度電能跑10公里,重點是續航同級最穩?
比亞迪造純電微型車有過前車之鑒,經驗十足,因此5萬元造純電車對於比亞迪似乎太容易了,只是照搬之前老平台產品似乎沒啥太多意義,而現在消費者也希望看到新東西,所以我們更應該討論的是比亞迪能否在產品實力不錯、迎合當下用戶需求的基礎上來造一台5萬元的純電微型車,而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拿目前熱銷的海鷗作參考。
比亞迪海鷗是一台純電小型車,也是目前比亞迪最入門的純電產品,定位低于海豚,入門版的售價是7.38萬元,距離進入5萬元還差2.38萬元,因此接下來就是想方設法將這個錢省掉。首先從車身結構上可以入手,參考現有純電微型車尺寸來看,3米車長、2米軸距足夠進行雙門四座布局,而海鷗的車長為3780毫米,軸距2500毫米,顯然有些大了,然而直接縮短車長、軸距似乎又有些得不償失,也不現實,一方面是海鷗本身產品定位就和微型車不同,它的乘坐空間是完全按照正常轎車設定的,更長的車頭可以完成電機的前置布局,純電微型車則是偏向方盒子的造型,車身較高,利用普遍超過1.6米的車高提升車內垂直空間,所以用海鷗為基礎強行改動只會造成結構失衡,還不如重新打造一個全新的純電微型車平台,也就是和諜照中展現的那樣。當然,重新打造平台是會增加造車成本的,微型車對此尤為敏感,但是後期通過規模化生產,成本也可以降下來,這對於比亞迪來說不是大問題。
另外,比亞迪海鷗入門版搭載的是一塊近30度電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CLTC純電續航為305km,電池是比亞迪自己的弗迪公司生產,如果直接降級後,那麼就不需要用這麼大的電池了,原因是微型車車身較小,大電池底盤不太好容納,另外就是更大電池也會增加重量,帶來一些能耗方面的問題,當然更重要的是降低造車成本從電池入手是最好的辦法,所以做到純電續航200km是一個較好的選擇,這樣一來或許只需要用一塊20度電的磷酸鐵鋰電池就足夠了,比海鷗少了10度電,而10度電按照目前磷酸鐵鋰生產成本1000元/度來計算,就是10000元。
電機方面同樣也是如此,比亞迪海鷗電機功率為55kW,型號為TZ180XSH,也是比亞迪自家的電機,技術方面不錯,此前對標五菱繽果時,無論是動力還是極速方面都展現出了明顯優勢,但該電機對於微型車來說還是有些過剩了,5萬元左右的微型車電機功率基本在30kW以內,因此這方面也可以進行一定的「降級」,夠用就好。除此之外,參考比亞迪海鷗還有不少5萬元微型車沒有的科技配置,包括車身穩定系統、定速巡航、對外放電、皮質座椅等等,這些都可以為降低成本而被捨棄掉。
所以比亞迪如果造5萬元的純電微型車,最終呈現的是產品預計將會是一台車長3米左右,擁有雙門兩座或四座,純電續航200km左右,數據上看起來挺「常規」的產品。但是由於技術的下放,這款產品可能會擁有e平台3.0的相關技術,例如更高效的電機,帶來更低能耗和更強勁動力,刀片電池的使用會讓車輛擁有更安全,更穩的續航表現,而這一優勢也將會在日後的用車過程中得到體現,例如海鷗基本上可以實現1度電跑10公里,技術下放後其微型車勢必也會有這種水平,可能有朋友會說同級其它微型車標稱數據也可以做到1度電跑10公里,但實際上至少都會打個8折,甚至7折。同時,比亞迪的一些核心配置,例如DiLink智能網聯繫統應該也會得到應用,這便有了領先同級的語音控制以及更多車機功能,至於一些對外放電、遙控泊車等,相信只要比亞迪能夠將成本控制下來,那麼在比亞迪造出的5萬元純電微型車見到將不是難事。
結語
用5萬元造一台純電產品並不難,但換作是比亞迪似乎更能提起大家的興趣,這也是最近網傳它將帶來全新純電微型車的原因。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通過核心三電方面的完全自主性、規模化效應拉低造車成本、一些領先技術的下放,比亞迪造出來的純電微型車會有更多領先同級的地方,尤其是在電池方面,刀片電池所呈現的安全、續航穩等優勢,將會指數級提升純電微型車的性能指標,試想一台擁有200km精準續航的微型車不正是用戶想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