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隊長」內田誠上任:拒絕「賣身」,繼續查戈恩

2019年12月06日11:50:09 汽車 1813

每經記者 張北 實習生 李亞 每經編輯 段思瑤

「救火隊長」內田誠上任:拒絕「賣身」,繼續查戈恩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產汽車(Nissan)新任CEO內田誠(Makoto Uchida)已於12月1日上任。在橫濱總部的記者招待會上,內田誠承諾將與雷諾重新組建一個充滿活力的聯盟,結束追逐短期利潤的行為,並在挽救日產汽車的過程中遵循「尊重、透明和信任」三大核心價值觀。

雖然內田誠承諾將與最大股東雷諾加強聯盟關係,但否認了兩家公司合併的可能性。內田誠提到:「與雷諾的聯盟是日產重要的競爭優勢,我們希望在保持公司獨立性的同時,推動進一步的合作。」此外,內田誠還提出,將審查前任CEO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制定的中期商業計劃,保持運營透明度。

作為日產汽車今年以來的第三任CEO,內田誠接過的擔子可謂是重若千鈞,其中肅清公司內部不良風氣及保持與合作夥伴的友好關係,都是目前不可忽略的首要任務。昔日穩固的聯盟關係是否還能煥發生機,內田誠又將帶領日產走向何方?

拒絕「賣身」

雷諾日產聯盟曾被認為是汽車領域史上最成功的汽車企業聯盟,持續20年的光輝到2018年11月便戛然而止。戈恩不僅促使雷諾日產聯盟成立,還將三菱納入其中,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聯盟——「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後戈恩因涉嫌財務不端被捕,嚴重打擊了三方合作關係,聯盟利潤下滑、業績萎靡等不良反應也接踵而至。

公開數據顯示,雷諾-日產-三菱聯盟2019年上半年汽車銷量大幅下滑。今年1月至6月期間,共售出521.4萬輛新車,比去年同期減少5.9%。就2019年上半年財報來看,日產凈利潤同比下降73.5%;雷諾集團凈利潤下降48.6%。在聯盟失去全球領先地位後,這對昔日密友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張。

在合作大受打擊後,雷諾重提合併建議。今年年初,有消息稱法國政府曾要求雷諾和日產合併,以取得更高控制權,但隨之被法國財政部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否認。雷諾也提議與日產共同設立新的合資控股公司,但被日產無情拒絕。

日產數次拒絕雷諾的合併提議,目的是為了保持獨立性。雷諾持有日產43.4%的股份,但日產只擁有雷諾15%的無投票權股份,雙方處於不平等的地位。有分析人士認為,日產希望降低雷諾對其管理層的影響,並重新審視聯盟使其合作關係更加公平。

內田誠表示,他將通過「深化和加強」目前的聯盟來提高銷量和利潤。這表明日產仍將保持三方合作關係,但可能不會與雷諾方面進一步建立資本合作關係。

今年3月,雷諾、日產、三菱共同設立了全新的聯盟運營委員會,旨在推動三家車企之間的運營與合作。據路透社最新消息,全新的聯盟運營委員會已經於12月4日任命了新的聯盟秘書長,即曾負責聯盟業務發展的高級副總裁哈迪•扎布利特(Hadi Zablit),他將重點提升聯盟利潤和效率。

此外,還有消息透露日產、雷諾、三菱已經同意成立一家新公司,共同開發下一代汽車技術。這三家汽車製造商的工程師將專註於研究新公司的人工智慧和其他關鍵技術,其運營規模和其他細節將於2020年1月底公布。

日產內部的「救火行動」

除了加強聯盟,日產內部的改革對其復興也極為關鍵。面對有史以來最為混亂的局面,日產汽車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首要對象就是管理層。從戈恩、西川廣人再到內田誠,日產內部對這位最終繼任者抱有極大的希望,期待他能帶領日產重回巔峰。

除了內田誠被任命為日產CEO,日產還任命三菱汽車現任首席運營官阿什瓦尼•古普塔(Ashwani Gupta)擔任公司首席運營官,日產汽車高級副總裁關潤(Jun Seki )也被任命為副首席運營官並需要向古普塔彙報工作,上述任命將於2020年1月1日前生效。日產汽車專家治理小組認為,設置「三駕馬車結構」是為了防止領導人如戈恩一樣一家獨大。

至此,日產形成以內田誠為首的全新管理團,任務是把日產從利潤暴跌的泥沼中拉出來,還包括重建與雷諾的聯盟關係、解決戈恩遺留的「爛攤子」等。

內田誠上任後,誓言要確保運營的透明度,恢復日產受損的業務並贏回大眾的信心。他計劃通過戰略更新、削減成本、業務重組等方面著手,實現日產復興。

日產汽車11月公布的2019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全球汽車銷量下降7.5%至127萬輛,公司營業利潤為300億日元(約2.75億美元),同比暴跌約70.4%。面對如此慘淡的營收財報,日產將2019財年全年的營業利潤預期下調至1500億日元(約合13.9億美元),達到了11年來的歷史最低水平。

不僅如此,內田誠還表示公司將重新審查戈恩制定的2017年~2022年的中期業務計劃。根據戈恩的擴張政策,日產2022年銷售目標最初定為16.5萬億日元(約合1488.9億美元)。但在今年5月,日產已經把該目標下調至14.5萬億日元(約合1308.4億美元)。或許,日產經過審查將會再次更新中期營收目標。

除了戰略革新以外,日產還著手進行全球瘦身,其中包括裁員和縮減產能等措施。據外媒報道,日產或將砍掉旗下汽車品牌Datsun,並在全球範圍內放棄一些無利可圖的產品和生產線,以期通過縮小規模來提高利潤。而日產早在今年7月就宣布,到2022年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25萬人,減少全球10%的產能。

由此可見,日產復興計劃涉及範圍巨大,新任CEO內田誠肩上的擔子確實很沉。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新央企」將落戶重慶,由朱華榮掌舵?長安稱未收到正式通知 - 天天要聞

「新央企」將落戶重慶,由朱華榮掌舵?長安稱未收到正式通知

繼中國長安更名辰致科技後,最近又傳出最新消息:與長安汽車密切相關的這家「新央企」總部落戶重慶以及由朱華榮掌舵。不過,長安汽車方面相關人士稱不知情,未收到正式通知。有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即將誕生的「新央企、新長安」為國資委直管的正局級單位,總部落戶重慶,掌門人正是現任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至於該正局級...
貨拉拉跨界造車走得遠嗎? - 天天要聞

貨拉拉跨界造車走得遠嗎?

當互聯網平台與製造業的邊界被逐漸打破,一場關於物流與造車的深度融合正在上演。近日,貨拉拉旗下多拉汽車首款純電廂式貨車「多拉八方」公開亮相,標誌著這家全球最大的同城貨運平台正式進軍新能源商用車製造領域。
13萬起的豐田bZ5,為何能讓特斯拉車主搖下車窗? - 天天要聞

13萬起的豐田bZ5,為何能讓特斯拉車主搖下車窗?

#智能駕駛輔助新星一豐bZ5實測#去年冬天在北京東三環的一次堵車中,我被隔壁車道特斯拉Model Y車主突如其來的搭訕驚到——他搖下車窗指著我的試駕車問:"兄弟你這車改得挺帥啊?"而這台讓他誤以為是改裝車的"未來戰士",正是剛上市的一汽豐田
開了5年多的皇冠,還能否找回當年「大皇冠」的尊嚴? - 天天要聞

開了5年多的皇冠,還能否找回當年「大皇冠」的尊嚴?

「潮汐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汽車市場,前幾年很多新能源品牌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發布各式各樣的車型,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優勝劣汰的原則也起了作用,如今還能發展的不錯的都說明確實力,而皇冠就是如此,2021年一汽豐田宣布皇冠品牌
11萬多拿下白色奧迪A4L,體驗德系豪華,家用代步好選擇 - 天天要聞

11萬多拿下白色奧迪A4L,體驗德系豪華,家用代步好選擇

作為奧迪品牌的全球銷量冠軍,奧迪A4自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48年的光輝歲月,歷經9代車型更迭,最終成為經典。自2003年引入國產,年銷不足7,000輛,再到今天,奧迪A4L已經收穫超過百萬用戶的認可,而這個數字每天仍在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