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此一隅 氣象萬千



中國的造像史,是一個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過程。從漢末到北魏,是中國造像摸索的時代,佛像的體量都不大。從北魏雲崗開始,一直到大唐,中國多流行大像,從天梯山、炳靈寺、麥積山大像山、須


彌山、龍門、彬縣榮縣樂山,越來越氣勢恢宏。

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當時間來到宋代,與山同高的大像少見了。宋代的造像以細膩的手法見長,佛像多是與真人同高的寫實手法,菩薩越來越清秀瀟洒,佛祖越來越溫潤慈悲,宗教的氣息越來越弱,充滿了一種人問之美,人的美,也就是常說的世俗化。


後人從有限空間從構出一種無限之境。佛祖只露半身,身前弟子也是半身藏在地下。這種藏,留出了大量的空白給觀者想像,空白既是虛無,又是無限,既是零,又是無窮無盡。僅觀此一隅,便可構想出佛國世界的萬千氣象。

這就是中國藝術獨有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