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教徒善羅尼賓每當生病,或者生活困難時候總是向他信奉的天神拜祭祈禱,期待可以通過虔誠的獻祭禮拜天神達到他擺脫困擾目的。
隨著時間年齡的增長,他的身體越來越差不如意的事情也多,善尼羅賓依然不懈地祈求天神,可是沒見天神來搭救,他反而病魔纏身,痛苦不堪。他慢慢開始懷疑自己的信仰。
這時,他不禁想起了很多人和他說過的,有一位釋迦牟尼佛,智慧圓融無礙,沒有開解不了的問題。於是下定決心拖著病體前去禮拜佛陀。
聽說佛陀在祇園精舍說法,這一天,他帶著誠懇恭敬的心,獨自走進了園林,想請求佛陀開示!
他沒有直接進入莊嚴宏偉的精舍里,只是在精舍外的樹林下徘徊猶豫,望著這一座幽美寧靜的祗園,心中真是羨慕和喜歡。
望著精舍的大門,他自言自語道:「佛陀應該會出來的!」
他的心中,一刻不能安定,矛盾和痛苦,緊緊纏縛著他,使他幾十年來,始終尋不到解脫人生苦痛的方法。
過去,當他一有了苦痛就祈求天神,但是這麼多年來,他所敬奉的天神,從沒有過一次滿足他的希求,久而久之,他發生懷疑:「天神到底能否能解除人生的苦痛,賜予人們的福樂呢?」他陷於矛盾的深淵,不能自拔!因而,他多病多愁,身體消瘦不堪!
正當他陷於沉思的時候,外面正走回來一位比丘,善羅尼賓見他那行儀莊重的態度,不禁走向前恭敬問道:「你是婆羅門的修道者嗎?」
「不,我是比丘,是佛陀的弟子!」他很驚訝,什麼是比丘,什麼是佛陀的弟子,他含糊地猜測道:「你是在追尋人生真理的嗎?」
比丘說:「我不但在追尋著人生的真理,也是解脫煩惱痛苦。」
「那麼!你能告訴我如何解脫現在生中的苦痛嗎?」他急切地追問。「出家人靠自身的努力!」比丘簡單而肯定地回答。
一瞬間,善羅尼賓像聽到真理的鐘聲,喚醒了他一向認為人生的一切苦難,是單純靠神力來救度的觀念,他驚訝地問道:「自身的力量才是解除自身的痛苦,這是你超勝的獨特方法」。
「這是我老師佛陀的教誨,我只是把老師的言教告訴你,我個人沒有超勝的獨特見解!」「你的老師!是誰呀?」
「我的老師,是徹悟人生宇宙真理的佛陀!」
「呵!我聽說有一位佛陀,我今天也是來找佛陀的!」善羅尼賓若有所悟。
「是的,你見過佛陀嗎?」
「不,我沒見過,不過,我常聽到別人讚頌佛陀普渡眾生的偉大精神,所以,我早就仰慕了!」
「你來這裡是要拜見佛陀嗎?」
「是的,我要拜見佛陀,但是,像我這樣平凡的人,佛陀肯見我嗎?」
「在偉大的佛陀慈悲心中,沒有高低貴賤的分別心,他對一切眾生都是一樣的護念,你不要猶豫。」
善羅尼賓隨在比丘的後面,進到精舍里拜見佛陀。
正在禪定中的佛陀,睜開慈眼,和藹地對善羅尼賓說「善羅尼賓!你來得正好,你有什麼問題,儘管問我!」受寵若驚的善羅尼賓,五體投地地禮拜著,他凝望著莊嚴和善的佛陀說道:「佛陀!我的身體壞極了,從瘦弱多病的身體中,我體會到生老病死的苦難,身體實在是一切苦痛的根源,因此,我相信了婆羅門的話,祈求神力的保佑。可是,貧窮的依然貧窮,多病的依然多病,久而久之,使我對神感到懷疑。佛陀!我現在的心理非常矛盾,請你指示我,我究竟信神好呢?還是不信神好?」
佛陀靜靜地聽完了善羅尼賓的細訴,指著離園林不遠的一個村落,親切地問他道:「善羅尼賓!你看那鄉村裡的農夫,如果在萬物生長的春天,不辛勤地耕耘播種,天天只在神的面前,祈求神賜給他秋天豐收,你想自己沒有耕耘播種神會賜給他秋天的豐收嗎?」
「不會!佛陀!不耕耘下種,任他如何祈求,荒蕪的土地都不會有收穫!」
「善羅尼賓,你回答得真好!再說,有些人不務正業,不好運動,身體日漸瘦弱,家境日趨貧窮,就如不耕耘的田地,日趨荒蕪貧瘠一樣,決不會因求神而身體健康,免除痛苦,到了秋天能豐收的!」
佛陀又問道:「善羅尼賓!如果有一個農夫,萬物生長的春天,辛勤的耕耘播種,但他沒有求神的恩賜,你想,在他的田地里,會不會因他不求神,而沒有收穫?」「佛陀!不會的,只要在田裡播種付出辛勤的勞作,雖然沒有求神,到了秋天依然會有收穫。」
「善羅尼賓!就像這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肯勤儉度日,家業肯定富裕,積極運動鍛煉自身會使身體健康,就如在田裡播種了種子,到了秋天,仍然會有豐收的!」
「所以,婆羅門教的求神,不是解脫人生苦痛的辦法,唯有從自己平常的身心活動中,精進地止惡行善,凈化身心,就能解脫痛苦,進入凈樂的聖境!」
善羅尼賓聆聽了佛陀的妙法,心中所有的矛盾和痛苦病根頓時痊癒,他感到未有的歡喜,向佛陀再三頂禮致謝,並皈依了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