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太虛大師會推崇西方凈土思想?看完它的核心就懂了

東漢支讖翻譯《般舟三昧經》為始,後經三國吳地支謙、西晉竺法護、姚秦鳩摩羅什、劉宋畺良耶舍等人的譯經活動,以《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等為代表的西方凈土經典,在傳播西方凈土思想的同時,也進入了文學的世界。

根據學術界目前的研究情況,西方凈土思想的內容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大乘佛教的佛國土概念,本源思想,生天與解脫,念佛三味。

凈土與佛國土、極樂世界

凈土,是大乘佛教的重要內容。就其淵源來說,學術界普遍將其追溯至大乘佛教的佛國,佛經中多稱佛上、佛剎。因特彆強調佛國土清凈、莊嚴、光明等特質,所以稱凈土。

凈土的概念

廣義上的凈土與佛國土概念相當,既包括凈土,也包括不凈土,主要體現的是佛教獨特的世界觀和宇宙論,之後延伸出念佛往生的實踐論,以及身土之辯、佛土分類等具有哲理意味的佛學思想。

凈土的特質

凈土的特質分為表層結構和深層內涵。

第一、從整體上看,整個宇宙無中心、無焦點。它以光明所照的範圍為度量衡,由此鋪衍出三千大千世界,各各獨立,卻又構成一種有機的整體。在這一整體內,沒有中心,重重無盡,彼此間形成一種混沌圓融的平衡。

第二、從微觀來看,以須彌山為例,世界呈現出一種從下往上的等級結構。

第三、在一佛土中,有不層次的生命體,生活在不同層次的領域。眾生隨所造之業,不停地來迴轉生於這些不同的層次。

第四、整個世界,連同在其中居住的一切生命體,都呈現出成住壞滅、上下流轉的動態遷變。這種遷變,不楚封閉式的循環往複,從而為凈土的演繹創造了邏輯上的可能性。有無數這樣的世界體系,在更加宏大的時空跨度內擴張、收縮。

首先,從大的層面看,佛教的凈土,無疑是整個宇宙遍布的無窮無盡的世界體系的一種。尤其是佛經中所描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美好莊嚴的凈土,它們彼此之間相互獨立,並行不悖。

其次,由於世界從整體上具有層層遞進的等級特質,因而相對於眾生所生存的地方,這些佛國凈土又成為了一種極具超越意義的更高等級的存在形態。大乘佛教提出凈土的概念,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穢土,又稱娑婆世界、五濁惡世。因此,娑婆世界與極樂凈土,具有不可分割的相生性。

最後,由於心識與世界之間的互動關係,所有的佛國凈土都和有情眾生息息相關,這就為凈土的內涵從宇宙論向心性論的轉變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和理論前提。《法海經》曰:「吾僧法之中,三十七道寶之妙,神足住壽,飛騰十方,靡所不適。瞬息之間,周旋無量佛界,到殊勝之剎。能以其道,化導群生,凈己佛土。」

也就是說,在諸佛凈土中生活的諸眾生,憑藉隨心識而生的業力因緣,能夠自由的出入其他國土。《維摩詰所說經》曰:「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佛教凈土的深層內涵從他方凈土轉向唯心凈土,與此存在密切的關係。

本願思想與他力法門

聖嚴法師解釋為:「所謂本願,是指諸佛在初發無上菩提心時,或在因地上修行菩薩道時,一邊見到佛國的清凈莊嚴,同時又體恤到眾生的憂患疾苦,故以夙願,為成熟眾生,願於無量劫,積功累德,建立佛國凈土。」綜合來講,本願即歷經生生世世修行而成就凈土的過去因。這其中包含著三層重要的內涵:

一、強調本願在因位上的過去時。

二、強調一種持續的、不間斷的修行過程,即修行的相續性。

三、因中含果,因果相續的必然性。本願的內容即是凈土的藍圖,本願是成就凈土的根本因。因此聖嚴法師強調說:「佛土是由願力而成,不是僅由於修行的功德而成。」

生天理想與輪迴解脫

當今學術界普遍認可,從歷史現實來看,佛教的出現有著深刻的反婆羅門傳統的思想背景和批判意識。原始佛教強調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和涅槃解脫,作用之一就是以緣起性空說來破婆羅門傳統思想的梵我說。

因而在立論的方法上有一重要的特色一一遮詮法,就是不立本體,以否定性的批判方法破一切肯定性的執持,從而開顯出一種基於否定性思維和立論方法的空無所執的終極狀態和終極境界。這就是原始佛教涅槃解脫的根本義。

佛教的西方凈土思想,從終極的、究竟的層面看,和涅槃解脫論是相通的,旨於對婆羅門文化傳統的義理超越。而從具體的事相來看,凈土思想又是從古印度文化傳統中發展出來的,必須從本土文化中汲取營養。佛經中對各種凈土的描繪,大底可從古印度婆羅門教所描繪的天界內容中找到蛛絲馬跡。

賴永海在《中國佛教通史.凈土宗》中指出:「生天思想是凈土信仰的起源之一。」生天,就是在未來世往生天界,享受至樂,解脫輪迴。在婆羅門教中,凈土就是毗濕奴神所在的天界。

原始佛教繼承了古印度文化傳統中的生天思想,認為修梵行能夠幫助修行者往生天界。比如《阿含經》記載,生天作為果報,需要相應的善因,包括禮敬諸佛、修習梵行、供養沙門等。此外,《般若經》、《金光明經》、《楞伽經》、《妙法蓮華經》等也普遍都有生天之說。《法華經》曰:「大聖顯示諸法相。度苦惱眾生,令得大歡喜。眾生聞此法,得道若生天。諸惡道減少,忍善者增益。」

天界的內容,成為佛教凈土.雛形的重要來源。《長阿含經》中描述了須彌山王頂上三十三天城的壯觀景象,可見,天界絕不是佛教修行者的終極歸宿。佛教的終極關懷指向個人的解脫,而不是止步於天界。原始佛教提出以涅槃為解脫的終極歸宿。到了大乘佛教時期,涅槃的概念有所變化。

等到凈土思想逐漸興起的時候,為了突出佛國凈土的清凈莊嚴以及其終極意義,《攝大乘論?智差別勝相》宣稱「諸佛如來凈土……出過三界行處」,顯然超過了天界,在三界之外。世親菩薩《往生論》也明確指出,阿彌陀佛所在的西方極樂世界「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

可見,大乘佛教的凈土是超越三界、跳出六道輪迴的,在終極層面上和佛教的涅槃解脫相溝通。但受天界內容的影響,凈土思想賦予了涅槃解脫以形象生動的境相。而「惟有彌勒兜率凈土是由小乘佛教信仰的未來佛所居之兜率天發展而來,仍留在三界之內,成為三界中唯一的一個凈土。這也成為凈土信仰與生天思想淵源關係的證據。

凈土法門與念佛修持

印順法師曾道:「念佛是大乘的通泛法門,小乘中也有,但現在,專指大乘的念阿彌陀佛。」印順法師對念佛三昧的解釋為:「以佛為所念境界,心在佛境上轉,如依此得定,即名為念佛三昧。」這透漏出幾個層面的信息:一、念的方法,重在心地上下功夫。

二、念佛之佛,泛稱大乘佛教的諸佛菩薩。在具體的修持上則隨緣方便,並不專指阿彌陀佛。

三、念佛的功夫,最終是要達到三昧的境地。心在佛境上,念念不斷,心不亂。早在原始佛教時期,釋迦牟尼佛入滅後,弟子懷念佛陀的偉大人格,冇的憶念佛陀的音容笑貌,苻的憶念佛陀的教義教法,從屮獲得精祌的慰藉,振奮起光大佛法的雄心,堅定解脫的信念。這是念佛修持逐漸形成的現實條件。

《依據文章的內容,修行者修習般舟三昧,最後就能感得十方現在諸佛全部出現在其面前。念佛而見佛,念佛國土就能見佛國土。其中更舉比丘比丘尼念阿彌陀佛而見到阿彌陀佛為例,開念阿彌陀佛之先聲。

到了彌陀類經典出現的時候,其中包含的念阿彌陀佛的念佛修持就更加的清晰明確。最早譯出的《無量壽經》中明確提出,往生彌陀凈土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修種種善業,發願往生彼國。

第二種是不作沙門,但要專念阿彌陀佛,修持善業,包括起塔造像和布施沙門等。第三種是既不作沙門,也不修功德,但只要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乃至十念,發願往生,最終就能往生彌陀凈土。

《觀無量壽經》提出了十六觀法,更詳細的說明了一心觀念阿彌陀佛的具體內容,包括觀落日、海水、黃金地、寶樹、寶池、寶樓、寶座、西方三聖的佛身以及觀往生的不同階次和方法,包括上品往生、中品往生和下品往生觀。

西方凈土思想的淵源

阿彌陀佛和西方極樂世界的起源問題

從宗教的角度來看,佛教諸經就阿彌陀佛的出世給出了不同的解釋。大體有四種說法:

第一種是法藏比丘說,以《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觀無量壽經》等為代表。文章提到,過去世自在王佛在世說法的時候,有一位國王,聞法歡喜,齒棄王位出家,成為一名比丘,名叫法藏比丘。

他聽取世自在王佛宣說的無數的佛國莊嚴之後,攝取這些佛土的精華,提煉為四十八條,以四十八大願的形式在佛面前立誓,要實現大願,建設凈土。等到他經歷了無數劫的修行之後,實現大願。以四十八願建設的佛國凈土,稱西方極樂世界。他自己則修行成佛,號阿彌陀佛。

第二種是無浄念王說,以《悲華經》為代表。經中提到,過去世有刪嵐提世界,寶藏如來在世說法。當時國王無諍念和上千個兒子,一心向佛,供養寶藏如來。後來,寶藏如來放大光明,示現十方世界,有凈土也有不凈土,讓無諍念及兒子們選取。無浄念王發下二十四願,願取凈土。

隋代譯出的《一向出生菩薩經》講到,過去世寶功德威宿劫王佛在世說法的時候,轉輪聖王的太子不思議勝功德,聽佛說法。後來經過了九萬歲,修習陀羅尼並教化眾生,積功累德,最終成佛,即阿彌陀佛。

第三種是大通智勝佛之子說。《法華經.化城喻品》講到,過去世大通智勝如來在世說法的時候,他原來是轉輪聖王之子,後來出家成佛。他自己俗身的時候,有十六個兒子,全部隨他出家修行,為人講說《法華經》。十六子後來全部修行成佛,其中有一個未來成為阿彌陀佛。

第四種月上王子說。《鼓音聲經》說,阿彌陀佛的父親是一位轉輪聖王,名為月上,母親叫殊勝妙顏。在筆者看來,所有這些關於阿彌陀佛起源的宗教解釋,某種程度上都可以視作是包含著部分歷史真相的宗教隱喻。而轉換這些宗教隱喻的密碼,則需要從阿彌陀佛的佛形象和這些經書自身的生成史中去尋找。

阿彌陀佛形象考

關於彌陀信仰的起源,學術界目前有多種多樣的論證。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結合阿彌陀佛形象和西方極樂世界境相的他力往生思想,早在公元一世紀就己經出現在西北印度的健陀羅地區?。就彌陀形象的淵源,目前主要的觀點分為兩大派:一派持外來說,認為阿彌陀佛形象和來自中亞地區的日祌崇拜信仰有密切關係;一派持內生說,認為阿彌陀佛形象是在印度本土過去七佛等的宗教神話模式刺激下產生的。

和西方學者普遍認為阿彌陀佛來自日神崇拜的觀點相左,大多數亞洲學者,尤其以日本和印度為主,多認為阿彌陀佛是從古印度傳統祌話思想中演變而來的,尤其是吠陀祌話。還有部分學者認為是來自佛教的由大喜見王神話和無量光天神話。認為阿彌陀佛形象來自吠陀神話的學者,主要從毗濕奴梵天等神話敘事中尋找其原型模式。

首先,是毗濕奴說。主張阿彌陀佛形象來自毗濕奴神話的,可追溯到十九世紀末的日本荻原雲來。他是日本凈土宗僧人,精通佛教梵語。他從語言學角度考證,認為梵語阿彌陀佛除了有無量、無限的含義外,也包含有阿彌利哆,即不死、甘露的意思。這就與吠陀神話中的毗濕奴神和與酒神蘇摩關聯了起來。

由此,從凈土信仰而生的具體修持法門,依次提了出來,包括從心而生的觀想念佛和從口宣念的稱名念佛。從念佛到往生凈土,必須通達念念不斷、一心不亂的念佛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