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禪宗六祖我們能學到什麼?


禪宗六祖慧能

慧能得承六祖之位,卻依然是世俗之身,所以也難免世俗煩惱。

在得傳法衣後,六祖深夜南渡,遁隱山林六年之久。表面看來是逃避法衣之爭,其實在慧能的心理世界,鬥爭更為激烈。

慧能踏碓圖

之前在東山禪寺,慧能不過是個二十來歲,剛入山門8月有餘,在米房踏碓,且不識字的凡僧,且有首座神秀名冠當時。

得傳法衣之後,這一切並未改變。

六祖之身是要保持慧能本色,以頓悟傳法?還是改弦易轍,習字學文,像個世俗眼中的完美祖師一樣活著?

慧能為此糾結、思考了六年,終究以慧能之身開始了禪宗六祖之路。其智、其識、其勇、其功使其位居東方三聖之列。

世人的焦慮都不是源於自身,而是源於世俗。如果在意世俗之見,在意旁人的眼光和看法,自身就會因此迷失。失去自我,也失去了真正寶貴的東西。

禪宗五祖弘忍

五祖傳衣,看到的不是世俗眼中慧能的不識字、慧能的南方獦獠之身。他看到的是慧能的慧根,頓悟大法的能力,以及不卑不亢、堅守自找的氣魄。

建議慧能南渡,避免紛爭是表。樹欲靜而風不止,身處漩渦,想不被波及也難。遠離是非,找到真我是里。逃離紛爭,靜身獨處,需要熄滅的只是內心之爭。找到自己,才不會迷失,佛法也不會迷失。

其中真意,非大智不得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