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金剛經修心課》

【日更第1403天】

懵懵懂懂

一直在修心


因為很喜歡《了凡四訓》的譯本,遂買了同一位作者的另外兩本書《金剛經修心課》。


我純屬對《金剛經》好奇,經文晦澀沒有注音,就讀不來,但這位作者寫的淺,讀起來很舒服,還很貼心有注音版本,很喜歡他用講故事的方式寫這本著名的佛家經文,讓人不再覺得難,於是讀得懂。


讀金剛經需要準備的心態是:


把心空下來,把各種習慣新的想法放在一邊,以一種敞開的心態去閱讀它。


金剛經沒有任何結論,只是一種啟迪,一種指引,指引我們從一切成見里解放出來,獲得一種不為外界干擾的平靜的力量。


「當這種力量充滿你的日常生活,不會害怕失敗,不會害怕生病,不會擔心失業,不會恐懼死亡,不會在成功里迷失,不會在得到里無聊。當你不再焦慮,不再害怕,不再擔心,不再恐懼,如果你任何時候都保持清醒的覺知,任何時候都具有穿透的洞察力,那麼不論你在做什麼,你都會用心投入,不論什麼結果,你都會滿心歡喜。」


沒有得到的時候,想要得到;得到以後,想要守住;得到的慾望,守住的慾望,是人類基本的慾望。想要得到就會擔心失敗;想要守住就會害怕失去。


如何避免焦慮?


不執著:對一切的對象不再執著,一切外在的對象就不會再對你構成不確定,甚至威脅,你就不會再有不安,擔心,害怕,也就不會再有焦慮。


當你對一切的一切不執著,外在的一切不會讓你焦慮,而會讓你面對真相,回到自己,讓你充滿創造的活力。


你不會再活在焦慮之中,你將活在自由和創造之中。


我有一種感覺,就是讀很多的書,都是為了抵達一種內心自由的狀態,解決自己的困惑,或是尋找某種共鳴,安撫內心的寂寥。


人的一生是有很多的狀態的,安靜的,熱鬧的,喧囂的,避世的,都只不過是人生百態罷了,既然如此,每一種狀態都不若熱熱鬧鬧地活出來,也不必拘泥於某一種固定的狀態。


但自由幾乎是所有人的嚮往,因為人生在世,實在太多束縛,太多放不下,太多求不得了。


書中對「聰明」和「智慧」有很認真的解釋,書中認為,用來謀生的手段,策略,都不過只是聰明,所以聰明被稱之為「小」。


而智慧,在佛教的意思則是:明白世間的一切道理並且對於世間的一切沒有什麼留戀,只是一心尋求著最高的精神境界。故有「大智慧」之稱。


佛教所說的智慧,處理的是如何到達彼岸,而非世間俗事;當把如何抵達彼岸弄清楚了,應付世間種種不過雕蟲小技耳。


-END-